< 本文 取材自 無上大道部落格 內容 >


    一般的宗教信徒都會誤以為他們的創教教主或是開宗的宗師皆是一個悟道的高人,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偏差之觀念,老子有創建道教嗎?釋迦牟尼佛有創建佛教嗎?孔老夫子有創建儒教嗎?耶穌有創建天主教嗎?穆罕默德有創建伊斯蘭教嗎?都沒有,這些創教的人都不是他們所尊稱的教主,而是後人在這些教主滅度數百年後才開始創教的,才開始尊稱的,所以道教不是在春秋戰國時代由老子自己所創建,而是到了東漢時代才由張道陵開始創建,佛教的釋迦牟尼佛也從未見過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的任何一部經典,也從未說過哪一種佛法纔是如法,哪一種佛法又是不如法,所以什麼佛法是「如法」或是「不如法」都是後人自己杜撰出來的,當然佛教的什麼三法印也不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那都是後人自己揣度出來的,當然耶穌他本人也不知道他自己就是上帝,更不知道有《聖經》這一本經典,更不知道《聖經》就是天主教與基督教信徒心中的真理,當然更不知道他除了十二個門人之外還有幾十億的信徒,那麼社會上八萬四千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那些創教的教主或是開宗的宗師真的是一個悟道的高人嗎?非也,如果他門真是一個悟道者,那麼必知真經無字、真理無言、真悟無語,如此的話,那麼又如何會創立新的宗教派門出來,並編撰了一大堆的經典或到處講經說法呢?所以聖人留經典給後人之目的,旨在啟發世人之悟性以悟出祂們所說那些話的第一義諦,而不是為了讓後人沉迷在那些「方便之說」的假理之上。

 

    為什麼說:「社會上八萬四千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那些創教的教主或是開宗的宗師不見得是一個悟道的高人呢?」,道理非常簡單,我們可以先瞭解老子、釋迦牟尼佛、孔老夫子、穆罕默德與耶穌他們都是信哪一種宗教才悟道的呢?當然沒有,否則祂們是絕對悟不了道的,為什麼呢?因為宗教的經典教義所顯現出來的,字字都是宗教派門一己的門戶之見,而其傳教教者每日講經說法之內容,句句都是宗教派門一己的教義,那麼真正的道在哪裡呢?每一個人都依教奉行,奉行到最後之結果不是隻有宗教教義這種門戶之見嗎?又何來悟道呢?所以儒、釋、道、耶、回等五大聖哲,他們皆是從大自然與自心這兩個「真道場」中悟出真道來的,故他們所悟之道與社會上八萬四千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的那些經典教義完全無關,因為他們悟道的時候根本還沒有那些經典教義,可見各宗教法門的那些經典教義之內容不是「道」而是「理」,不是宇宙間唯一之「真理」,而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些普普通通的「假理」,不是「真諦」而是「俗諦」,古德有云:「天下無二道,聖人無二心」,故不能說這個宗教的門戶之見是道,那個宗教的門戶之見也是道,更不能說佛有什麼慈悲心、不忍人之心,而聖人有什麼辭讓之心、側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與善惡之心,如果說這些聖人有了這麼多種心的話,那麼他們這些聖人便是一位應世、度世之聖人而非真正悟道已無任何凡塵俗世罣礙之真聖人,這些佛也是具有慈悲心度世、救世之報身佛而非真正涅槃、靜寂的法身佛。

 

    既然道是宇宙間唯一之真理,那麼當然天下就無二道了,既然天下無二道,那麼社會上所有宗教的經典教義內容便不是真理,既然社會上所有宗教的經典教義內容不是真理,那麼當然那些由宗教分支出來的宗門之修行方式與理論更遠離了真理,既然宗教所分支出來那些宗門之修行方式與理論遠離了真理,那麼由那些宗門再分支出來的一大堆派別就離真理更遠了,古德有云:「一本散萬殊」就是這個道理,道就是這個「一本」,而社會上八萬四千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的那些經典教義內容便是所謂的「萬殊」了,聖人度化眾生是為了治一切心,故纔有一切法之應世,故一切法之現世即是所謂的「萬殊」,那麼修行難道是一些開宗宗師發現新的理論,然後又搞一大堆新的宗門派別出來嗎?所以目前又有什心海家族、太極門家族、慈濟宗、法輪功、賽斯心法等等新的門派,又開始募款籌建自己的道場為其信徒來講經說法以度化眾生,那麼這些新的宗門籌建之目的到底是為了要歸返一本還是要繼續散萬殊呢?當然是為了繼續擴散萬殊下去,如此的話那不是離真理越來就越遠了嗎?例如未來法輪功這個修行團體或慈濟宗這個宗門,萬一其弟子之理念有異於李洪志先生與證嚴上人,那麼他們是不是還會繼續散萬殊下去呢?所以各宗教法門的修行人千萬不要誤以為,那些開宗立派的新一代宗師就是一個已經悟道的人,反而應該警覺到他們這些新一代宗師正是帶領他們那些信徒遠離真理正道之人。

 

    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慈濟宗的修行人若是他們已經從慈濟宗之門戶之見覺醒過來,那麼他們就應該跳脫出慈濟宗門戶之見的這個框框,並返回到真正佛教這一個教門來,然後再跳脫出佛教教門的門戶之見返回到真正的道門來,又豈能由慈濟宗這一個宗門再繼續往下分支出去,再另外成立一個新的派別呢?古德有云:「修行不是為了追求有,而是要返回無」即是此意,一個由宗門繼續往下分支支出去的小派別,他們自己後來所衍生出來之教義,連原來宗門的那些門戶之見都甩不掉,更別說是超越佛教這一個教門了,所以那些信徒又怎麼可能會悟道呢?我們都知道藏傳佛教的密宗有紅教(寧瑪派)、花教(薩迦派)、黃教(格魯派)與白教(噶舉派)等四大教派,另外紅教寧瑪派還有分出1敏卓林寺、2噶陀寺、3多傑札寺、4白玉寺、5雪謙寺(協慶寺)6竹欽寺(佐欽寺、卓千寺)等支派系,另外寧瑪派還有兩個重要的傳承這兩個傳承是屬於全寧瑪巴的,一個是龍欽寧體傳承,另外一個是敦珠新巖藏傳承,而在薩迦派方面則有1迦寺系2.哦爾系3.察爾系4.等四種分支,而噶舉派方面則有1、香巴噶舉與2、達玻噶舉等兩大支系,而其中的達玻噶舉這一系後來又發展出1.噶瑪噶舉、2、採巴噶舉、3、跋絨噶舉與4、帕竹噶舉等四大分支,而其中的帕竹噶舉這一體系後來又分出1、直貢噶舉、2、達隆噶舉、3、竹巴噶舉、4、雅桑噶舉、5、措普噶舉、6、修瑟噶舉、7、耶巴噶舉與8、瑪倉噶舉等八個小支派出來,在魯派格方面則區分成1、前藏的達賴喇嘛、2、後藏的班禪喇嘛、3、內蒙古的章嘉仁波切與與4、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仁波切等等的各派支系。

 

    一般而言派系之分支與派系的本身,其理念是大同小異的,會分出另外一支派別出來,是不認同原來派系的某一些論點而已,並非是全盤否定原來之派系,就如同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摩門教等等的基督信仰的理論基礎在舊約方面是與伊斯蘭教的安拉信仰並無二致的,只是後來的觀點不同罷了,而本身同樣是基督信仰的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與摩門教,他們也只是因為一小部份的教義認知不同而分裂出去,其底下的各種教會派系又何嘗不也是如此呢?那麼我們不要討論說那些最小的派系,他們所遵循的那些教義到底是「真理」或「假理」,就連最原始的基督信仰之舊約、新約難道就是真理嗎?其實答案不言可喻,真理沒有文字相,更無語言相,基督信仰的舊約與新約怎麼可能是真理呢?故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又豈能將那些神話故事、出生神話、復活神話或醫病神話等等的傳說當成是真理呢?更不能將先知、使者、門徒所傳遞之信札內容也當成了真理,相信那些東西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種觀念,是信徒才會有的觀念,而非修行人應有之觀念,耶路撒冷是聖城嗎?如果是聖城的話為什麼兩千多年來會因為耶路撒冷這一座聖城而犧牲無數的生命呢?血腥之地就是「凶地」,有人意外死亡之屋宅就是「凶宅」,那麼被尊稱聖地或聖城由何而來呢?釋迦牟尼佛在尼泊爾蘭毗尼的出生地是聖地嗎?佛教徒一定認為是聖地,但是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摩門教等等的基督信仰者,他們會認同釋迦牟尼佛在尼泊爾蘭毗尼的出生地是一處聖地嗎?其實那些觀點都是各宗教的門戶之見罷了,根本不是事實。

 

    基督信仰者認為耶穌就是上帝而不是人,這種話只能說給基督信仰者聽,說給其他不相信的人聽,他們會當成笑話或無稽之談,如果耶穌就是上帝而不是人,那麼耶穌誕生之前的宇宙是誰創造的,穌誕生之前的一百四十餘億年之間,整個宇宙都沒有上帝嗎?上帝派耶穌來拯救世人,只拯救他所存活的那幾十年嗎?耶穌誕生之前的人上帝不屑救他們的靈魂嗎?那麼從古至今耶穌到底拯救了幾個人的靈魂呢?能否舉個例給社會大眾知道何人的靈魂確實是耶穌拯救的呢?如果耶穌能拯救他人之靈魂,那麼他為什麼不先拯救他自己的生命呢?可見修行人絕對不能迷信,更不能認為宗教教義所說的話都是真理,否則根本不用修行了,宗教是為了教化眾生從他們那些假理之中去悟出真理而創建的,而不是說那些宗教的經典教義內容就是真理,經典教義內容是一種治心病的藥,合於我們自己病情的心藥就能治癒我們自己之心病,但若是不合於我們自己病情的心藥,那麼那些藥就跟廢物一樣,根本不能治癒我們自己之心病,而且反而對於我們的心病還有害,因此信教不能亂信,我們若能參透這一個宗教法門之假理而悟出真理出來,那麼我們信仰這一個宗教法門就是找對了正確的路,但是如果我們沉迷在某一個宗教法門的那些假理之中,那麼我們就是信錯了宗教法門。

 

    古德有云:「佛陀若有說佛法,眾生死在佛法裡,佛陀若無說佛法,眾生墮入輪迴中」,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一句話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祂所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之內容都是觀機逗教與應病予藥的「方便之說」而非真正的「佛法」,如果眾生不察將釋迦牟尼佛觀機逗教與應病予藥的「方便之說」當成了真正的「佛法」,那麼眾生便陷溺在假佛法之中而無法解脫出來,但是釋迦牟尼佛若是不說這些方便之說,那麼眾生解脫無門、開悟無路,那不是都墮入輪迴之中而流浪於生死之間嗎?所以真正的修行是借假修真、藉假悟真,而不是將假當真、誤假為真,由此可見連釋迦牟尼佛本人親自說過的話都不是真理,更不要說其滅度五百年後信仰者陸陸續續編撰出來的三藏十二部經典呢?既然釋迦牟尼佛本人親自說過的話都不是真理,那麼後人所陸陸續續編撰出來的那些三藏十二部經典之內容會是真理嗎?既然佛教陸陸續續編撰出來的三藏十二部經典之內容不是真理,那麼由佛教基本教義分支出去的律宗、三論宗、禪宗、法華宗、淨土宗、唯識宗、華嚴宗、密宗等大乘八宗與俱舍、成實等小乘二宗之中國佛教十宗,其宗門之門戶之見會是真理嗎?既然佛教十宗其宗門的門戶之見不是真理,那麼由那些宗門再分支出去的那些派別之理論會是真理嗎?當然也不是。

 

    既然那些宗教的門戶之見都不是真理,那麼那些法師每天講經說法都是在傳播邪見又怎麼能說「弘法利生」呢?而那些在佛學院修學的僧尼又怎麼能立志畢業之後要去弘法呢?而錯誤的知見又怎麼能度化眾生歸真呢?既然講經說法之內容不能度萬靈歸真,那麼又豈能一面用言語導誤信徒,另一面又伸手向信徒募款來蓋道場、佛堂與禪堂呢?蓋那些富麗堂皇的道場、佛堂與禪堂的結果不是導誤更多的眾生與害更多的人遠離真理嗎?既然如此,那怎麼還告訴那些供養佛、法、僧三寶的信徒,說他們幫助法師蓋道場、佛堂與禪堂有無量功德呢?我們不覺得他們捐款讓法師蓋道場、佛堂與禪堂來導誤眾生也是共業結構之一嗎?業障都數不清、還不了、去不掉了,還奢望有什麼無量功德呢?所以目前各宗教法門那些法師、信徒不要再到處去亂弘法度眾生了,先救救自己脫離輪迴纔是最重要的,自己先悟道纔有可能去度眾生,自己若沒有悟道,還到處去弘法佈道,那是在殘害眾生而不是在度化眾生,而要讓自己悟道最眾要之關鍵,就是要往道的方向去走,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回頭是岸」,因為我們宗教向下演化之結果,越後面離道越遠,越花俏的修行方式越是末稍之法,末稍之法就是「末法」,有的人誤以為所謂的「末法時期」是指佛教的法從衰微到滅亡時期,也就是佛法分化、流變漸漸會變得很嚴重,社會風氣不好,信外道、邪師傳法的人多於信正法的人,隨即佛像、佛寺廟、佛經等等都開始變質,甚至於到最後還會不復存在。

 

    也有的人誤以為末法時期,唯有淨土法門才能成就,他們認為除了唸佛求生淨土之外,老實講根本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而且回頭也就是地獄,因此印光大師文鈔中的大集經有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唸佛.得度生死」,事實上「唸佛」這種修行方式本身也是一種末法,唸佛根本不可能得道,事實上唸佛跟道根本扯不上邊,唸佛又怎麼可能得道呢?相由心生,所以相不離心心生則法生,因此法不離心,心外無相可顯,心外無法可生,因此修行人不論是口唸阿彌陀佛的佛號、心憶唸佛陀的法身或是心中想念佛陀無量之功德,那些修持方式皆是心在作用所產生之幻相,不要說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連淨土宗這個宗門的門戶之見都脫離不了,更何況說要悟道、行道與成道呢?因此.古德曾經說過:「無念纔是正念,有念皆是雜念」即是此意,一個修行人若他的心中充滿了阿彌陀佛的佛號、佛陀法身或是佛陀無量之功德等等的雜念,那麼他又怎麼可能悟道呢?又怎麼可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呢?連真正的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都不知道,又如何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呢?不是嗎?

 

    社會上八萬四千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之中,每一種宗教都有他們宗教特殊之教義理論,每一種宗門派別也都有他們的殊勝的修持方法,但是這些理論或殊勝法門都只是「小徑」而不是「大道」,只能容下幾個人行走的路就是「小徑」,多數人都能走的路則稱為「道路」,所有的人都能走的大路才稱為「大道」,所以說不論是小乘、中乘、大乘、圓覺乘、聲聞乘、菩薩乘或佛乘等等的「乘」,那都是車輛的形容詞而已,也都只能承載少數的人或讓一部份的人得度,不能真正度萬靈歸真,故那一些理論皆不是「無上大道」,因為無上大道根本沒有任何的乘,無上大道充滿整個宇宙之間,它是無所不在的,只有我們修行人自己悟不悟得出來而已,它能乘載所有的萬靈蒼生歸「真」,許多宗門派別的宗師或傳教者,他們都非常的自豪說他們的弟子皆能因為獲得他的灌頂、開頂、開悟、印心、加持而得到最高之修行成就,所以他們的弟子都紛紛出來發表他們的悟道心得,有的人因為禪修而見到紫光、黃光、白光、綠光或金光,有的則是頭顱頂上開了幾寸大小的洞,有的則是他們的靈體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兜率宮、彌勒淨土或天堂,真是洋洋灑灑不可勝數,但是那些人他們真的悟道了嗎?而他們所悟出來的又是什麼道呢?連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中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一句話都悟不透,更遑論說他們已經悟出真道了。

 

    各宗教法門的那些大師們,他們講經說法之內容有離開過自己宗教法門的小框框嗎?當然不可能,那麼,他們那些聽經聞法之弟子聽了那麼多年之開示,所聽到的內容有跳脫出自己宗教法門的小框框嗎?當然也不可能,而他們那些弟子每日早晚所做之功課與儀軌有跳脫出他們自己宗教法門的小框框嗎?當然更不可能,那麼他們怎麼可能悟「道」呢?密宗的修行理論、儀軌或修行方式離不開密宗,禪宗的修行理論、儀軌或修行方式離不開禪宗,淨土宗的修行理論、儀軌或修行方式離不開淨土宗,連自己宗門的這一個「窄門」都走不出去,更遑論說走出佛教這一個「教門」,如果一個佛教的修行人他將佛教律宗、三論宗、禪宗、法華宗、淨土宗、唯識宗、華嚴宗、密宗、俱舍宗、成實宗等中國佛教十宗之理論完全搞清楚,那麼他是否已經真正悟道了呢?當然沒有,因為他所理解的只是佛教一己的門戶之見而已,根本不瞭解其他八萬三千九百九十○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之教義,古德所謂的:「一理若悟通,萬理便悟徹」,即是在說如果修行人他悟透了真理這「一理」,那麼凡塵俗世那八萬四千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之普通道理便能通通悟徹,瞭解佛教這一教之理論只是瞭解「佛理」而已,而不是說他已經參透了「真理」。

 

    那麼眾修行人我們再仔細的檢討一下,各宗教法門的那些活佛、上師、金剛上師、仁波切、上人、無上師、大師、法師、神父、牧師、導師、阿訇、喇嘛、尊者、禪師、祖師、大法師、主教、樞機主教或教宗等等的傳教者,他們講經說法或佈道的言論內容,有哪一個人已經離開了自己的派門、宗門或教門等等的門戶之見呢?當然不可能,天主教的教宗他講經說法或佈道的言論,如果脫離了基督信仰,那麼他就會被打成叛徒而失去教宗這一個冠冕,佛教淨土宗的法師其講經說法之內容如果離開佛教淨土宗之教義,那麼那些信徒又如何看待他呢?他還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有法師的名相嗎?但是一個連派門、宗門或教門等門戶之見都離不開的法縛之人,我們還能期望他們悟道嗎?當然不可能,因為他們離真正的無上大道太遙遠、太遙遠了,信教不等於修行,弘法也不見得是在傳道,若我們這些信教的信徒們,如果將自己派門、宗門或教門等等的門戶之見當成了真理,那麼是否就代表說社會上那八萬四千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的每一種宗教法門之經典教義之理論都是真理呢?如果不是這樣解讀的話,那麼請告訴我哪一種宗教?哪一種宗門?哪一種派門的經典教義之理論纔是真理呢?我想每一種宗教派門皆會說他們那一教、那一宗或那一派之經典教義理論纔是真理,但這只能說給自己的信徒聽,傳到社會上會笑掉人家大牙的。

 

    瞭解了這個道理之後所有的宗教信徒或修行人務必要真正的清醒過來,因為真理又哪裡會有教?會有宗?會有派呢?如果有的話,那麼您說到底是哪一種宗教?哪一種宗門和哪一種派別呢?如果大家所說的正道,不是指您所信仰的那一種宗教、那一宗門或是那一派別,那麼您會認同嗎?反過來說,如果說的是您自己所信仰的那一教、那一宗或是那一派,那麼別人會認同嗎?不要傻了,社會上那八萬四千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通通都不是正信,其理論也都不是真理,真理沒有文字相,更無語言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才說真經無字、真理無言、真悟無語即是此意,那麼已陷入教門、宗門或派門之有心修行者要如何回頭呢?很簡單從派門之假理跳脫出來返回至宗門來,再由宗門之假理跳脫出來返回至教門來,然後再從教門之假理跳脫出來返回至道門來,由道門開始修,悟道之後才能行道,行道圓滿了才能成道,成佛與成聖的人不是悟道而是瞭解自己的門戶之見而已,成佛與成聖的人要悟道之後才能開始真正起修,否則其所有的修行皆是往錯誤的方向在前進,這正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與平天下等修行次第之主因,一個修行人若沒有格物的話,那麼他哪裡能產生真智慧呢?而一個沒有真智慧的人,他的意念又如何能誠呢?意念若不能誠的話,那麼他的心又如何能正呢?心若沒有正的話,那麼他的身又怎麼能修呢?目前各宗教的信徒皆將善心這種偏向於善的邪心當成了「正心」,所以形成了做善事造善業這種偏邪之行為出來,那麼我們還能期望他有一個正確的修行理念嗎?

 

    連大學之道三綱八目的第一目「格物」都完全搞錯,那麼後面接下來的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與平天下等七目又怎麼可能正確呢?所以古德有云:「人類最大的悲哀就是無知」即是此意,所謂「無知」即是指缺乏真智慧,而缺乏真智慧就是指不瞭解宇宙之真相而言,真智慧沒有產生出來,必然會將佛理當成真理,將佛智慧當成真智慧,將世間之假相當成了真相,所以才產生一連串錯誤的行為出來,以至於造成今日之痛苦,為什麼說佛理不是真理呢?例如遇到事情或是逆境的時候,聖嚴法師說:「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是標準的佛理,但卻不是真理,真理根本就沒有任何「順境」與「逆境」的煩惱與罣礙,因為「順境」與「逆境」皆是人心之感受,率性謂之道,以赤子之心而言又哪裡有什麼「順境」與「逆境」之感受呢?更不要提說還有什麼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等等後續之問題,初生嬰兒之性皆是本性,他們又豈有什麼「順境」與「逆境」之罣礙呢?我們因為動心起念將假相當成了真相,故才會產生「順境」與「逆境」之感受,所以才會產生煩惱與罣礙,如果真智慧產生了,必然會知道「順境」與「逆境」都是幻相,心中若著了「順境」與「逆境」之相,如此才會產生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或放下它等等之問題,真正的道根本就沒有什麼「放下」或「不放下」的煩惱與罣礙。

 

    例如佛光會所提倡的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唸的「三好運動」,這就是標準的宗教語言而非真理,何謂「好事」呢?放生是不是好事呢?廢除死刑是不是好事呢?收養流浪狗是不是好事呢?古德有云:「心慈無智之人是大惡人」,因為世界就是被這種人搞亂的,一個缺乏真智慧的人,假善與真善分不清楚,慈悲與大慈大悲亦無法判斷,因此古德亦說:「無智之善適足以濟惡」即是此意,什麼人是好人?什麼人又是壞人呢?好人有「真好人」與「假好人」之分,而壞人也有「真壞人」與「假壞人」之別,一個低智慧的人他們又怎能分辨得出來呢?例如某一位縣長或是立法委員,為了他自己下一次之選舉,想辦法幫農、漁民爭取不應得的補助款,您說這一位縣長或是立法委員他們是一個「真好人」或是一個「假好人」呢?宗教之語言皆是假理導誤了無數之眾生遠離了真理,那麼您說他們是一個「真好人」或是「假好人」呢?宗教的法師講經說法說是為了要弘法利生,但實際上卻是在導誤眾生無法悟出真道來,那麼您說他們是一個「真好人」或是「假好人」呢?善心與慈悲心都是宗教語言,離真正的道還有霄壤之別,善心與慈悲心都是凡夫俗子之心,無心與大慈大悲心纔是真正的道,所以各宗教法門之修行人千萬不要被那些錯誤的假理所愚弄而不自知,自己受了錯誤假理的蠱惑在造善業或惡業,還誤以為自己是在做善事功德無量呢?還是先修出自己的真智慧再說吧,否則自己連判斷善惡之能力都沒有,因此修行人要悟出真正的道,首先必須先跳脫出自己派門、宗門與教門那些錯誤之思維,纔有可能走到道門之門口,沒有進入真正的道門,遑論說要成道,連悟道的機會都沒有,更不要說是行道了,而悟道之後的「解行合一」纔是真正的修行,其他皆是錯誤的修行。


*  *  *      *  *  *


歡迎您進到"命運潘朵拉"的世界,與我們一同靜下心認識自己。


"命運潘朵拉" 線上免費易經八字一對一諮詢平臺歡迎加入,安排諮詢預約時間,官方 Line ID : @den2376t


命運潘朵拉部落格

http://fatepandora.pixnet.net/blog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