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 酒渣鼻系血管運動神經失調的慢性皮膚疾病,臨牀以鼻部、兩頰、前額及頸部瀰漫性皮膚潮紅、伴發丘疹及毛細血管擴張為特點。嗜酒及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胃腸功能紊亂(如消化不良、習慣性便祕),長期使用化學製劑的化妝品,心血管疾患,內分泌障礙及體內有感染病竈,有毛囊蠕形蟎蟲寄生,可為本病主要致病因素。好發生於30-50歲左右的男性患者。 有哪些癥狀? 1.紅斑期:面中部特別是鼻、兩頰、眉間及頦部發生紅斑,對稱分佈。紅斑初為暫時性,在進食辛辣食物或熱飲、外界環境溫度升高、感情衝動時面部潮紅充血,自覺灼熱『反覆發作後,鼻翼、鼻尖及面頰等處出現淺表如樹狀的毛細血管擴張,使面部中部持久性發紅。患者常伴皮脂溢出。 2.丘疹膿皰期:在紅斑基礎上,面頰部、頦部可出現丘疹、膿皰,甚至結節,鼻部、面頰部的毛囊口擴大。皮疹時輕時重,常此伏彼起,可數年或更久。少數病人可並髮結膜炎、瞼緣炎等。中年女性患者皮疹常在經前加重。 3. 鼻贅期:僅見於少數患者,絕大多數發生在男性。患者鼻尖部皮脂腺和結締組織增殖,形成紫紅色或腫瘤突起。表面凹凸不平,毛細血管擴張顯著,毛囊口明顯擴大,皮脂分泌旺盛。從紅斑期發展至鼻贅期需要數十年。 需要做哪些檢查? 從鼻部擠壓皮脂塗片,部分患者可以檢查見到蠕形蟎。 如何治療? 桑白皮15-20克,枇杷葉15-20克,生地15-20克,石膏15-20克,金銀花15-20克,黃芩10克,赤芍10克,黃連6克,甘草6克。 *伴大便乾燥,口乾苦,加大黃6克,瓜蔞15克; *鼻尖肥大者,加炒山甲15克,桃仁10克; *舌質淡紅胖大有齒痕,加黨參12克,白朮12克,茯苓12克; *口乾,少苔,加玉竹10克,沙參10克。 上藥加水煎煮2次,藥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劑,12劑為1個療程。 同時外塗復方硫黃洗劑,每日2次。 有哪些單驗方? 1.生麻黃節、生麻黃根各80克,切碎,用水沖洗乾淨後放人乾淨鋁壺內,加白酒1500毫升,加蓋,用旺火煎30分鐘,然後置於陰涼處3小時,用紗布過濾裝瓶備用。早晚各服25毫升,10天為1個療程。 2.硫黃、輕粉各30克,杏仁27粒,共為細末,用油或水調勻,每晚外用1次。 3.枇杷葉、天花粉、桑白皮各10克,蒼朮、黃芩各8克,薏苡仁30克,甘草3克,水煎,分為2次服用,隔日1劑。 特別提示 1.避免飲酒,不喫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多喫新鮮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使暢通。 2.有其他慢性疾病應該積極治療,去除慢性病竈。 3.如有高脂血症,食物中應限制膽固醇的攝取,少喫蛋黃、奶油製品、動物內臟或飽和脂多的動物性脂肪。應多喫蔬菜。 4.避免面部過冷、過熱的刺激,不要在烈日下暴曬,避免冷風吱襲。塗搽外用藥物前,先用溫水洗凈,搽幹患處。 5.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疲勞,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6.喫飯不宜過飽,保持消化道的正常功能。 7.不宜在夏季、高溫、濕熱的環境中長期生活或工作。 8.禁用有刺激性的化妝品。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