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早期,特別是懷孕2個月左右的胎兒特別容易受到干擾,甚至可能因為一些負面影響出現畸形。一起來看一下導致胎兒畸形的四大因素到底是什麼?如何避免他們?一旦發現胎兒畸形應該怎麼辦呢?

用藥不當導致胎兒畸形真人真事:藥物的可怕力量

1964年,德國一些孕婦因出現妊娠反應服用一種叫反應停的藥物作為鎮靜劑。時隔不久就出生了近萬例「海豹肢」畸形兒,從而引起全世界對藥物致畸作用的重視。人們過去總認為胎盤是胎兒的天然屏障,任何藥物都不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這件事改變了人們對藥物致畸的重新認識。

任何藥物,包括維生素一類的營養藥物,既有其治療作用的一面,又有其不良反應的一面。這一方面和用藥者當時的機體狀況有關,也同用藥的劑量和方法有關。研究發現,藥物在孕媽媽體內可以通過胎盤運送到胎兒體內,甚至達到和母體內的藥物濃度相等的程度。

懷孕3個月前謹慎用藥

藥物對胎兒的致畸作用最敏感時期是懷孕3個月之內。在這段時間裡,胎兒各器官都開始發育,各類蛋白及脂類合成活躍,細胞分化迅速,最後形成各個不同的器官和組織。如果在器官細胞合成分化過程中受到藥物干擾,就會造成胎兒器官畸形。一個時期內用一種藥物可引起多個器官畸形,也可能多種藥物共同導致一種畸形。胎兒3個月後,各器官基本發育成形,此後再使用藥物一般不會再發生畸形。

但也不能因此就說懷孕期間不能用藥,只要告知醫生懷孕的周數,經過醫生處方並遵守用藥方式,不但可以放心用藥,還可避免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併發症對胎兒的不良影響。

病毒感染導致胎兒畸形 孕早期檢查自己是否受到病毒攻擊

在懷孕早期,有些檢查是孕媽媽一定要做的,其中就包括致畸病毒檢查,絕大多數畸形兒的產生都和病毒有關,所以在孕檢的時候孕媽媽一定要特別留意。

妊娠期病毒感染的發生率比正常女性要高,幾乎大部分病毒都能傳染給胎兒。其中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等對胎兒有嚴重的影響。妊娠期感染病毒後可引起流產、早產、死胎、宮內發育遲緩及低體重兒,對存活的胎兒可導致先天畸形及其它系統改變。

絕大部分胎兒畸形都與這些病毒的感染有關,最為可怕的是:孕媽媽感染這些病毒後無癥狀或有些輕微的不適,這些不適不需任何治療就會消失。可是留給胎兒的是無窮的禍患。大部分病毒感染無葯可治。

5大病毒在作怪

早孕期的致畸病毒檢查是一定要做的,包括: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B19微小病毒、水痘病毒和弓形蟲感染。不僅要求檢查每個病毒的IgM,還要求檢查IgG,因為前者是表示孕婦正在感染病毒,後者表示孕婦已經感染過了。

值得注意的是流行性感冒也可能導致胎兒畸形。因為流感可引起高熱、毒血症、缺氧、脫水、酸中毒,這些情況可能給母體以巨大的損傷,也可能影響胎盤,影響胎兒的血液循環和氧氣供應,最終影響胎兒的發育。所以不能忽視流感病毒對胎兒的傷害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