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長衫,一本書卷,與青山為伴,於裊裊香煙中度過時日。這樣的生活自是令人羨艷的,而以上情境只是趙秋實生活的一部分。

(趙秋實帶著兒子進山採取製作香料的植物)

趙秋實是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易蟄酵母制香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其祖訓有言,「做好人,制好香,做良心香」。所謂「易蟄」,「易」乃「平衡、通達」,「蟄」乃「扶陽、蓄勢」,世間萬物各有其秉性,「易蟄「即取良草益物,驅污濁之氣。但對於趙秋實來說,「讓百姓懂得香,會用香,用得起香」便是他一生的追求。

在趙秋實記憶中,自孩提時家裡就一直以制香為生。當其他孩童都在外玩耍的時候,他卻跟著奶奶學習制香的技藝。幫忙看葯、研磨藥草、招呼客人,觀察著奶奶與他人的交談,於無形中接受著香道文化的薰染。後因歷史原因,趙家的香具俱毀,趙秋實也不得不轉行做起了園藝。直到近些年國家提倡傳統文化,他才得以重拾祖業,踏上古法制香的傳承之路。

趙秋實說,「在古時,香主要有三大用途,一是計時,常說的一炷香大概為45分鐘;二是當做祭祀工具之用;第三個用途就是幫助人們凈化空氣、調養身心和美化心靈。」

對於香道,趙秋實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網上說,人們通過眼觀鼻嗅動手製作,對香材的一種感悟,稱之為香道。而我的理解——約三五好友,在一起相聚,取一塊好的良木,此時香點燃,香在外,道在內。就像我不太會做菜,約幾個朋友來家裡喫我炒的菜。那麼我的菜好不好喫重要嗎?重要的是咱們幾個相聚聊天。這就是道!菜不重要,香也不重要。」

至於趙秋實制香的香材,大多取自於終南山,秉承古法,天然製成。順應自然時令入山,發揮植物的最大效用。而山內1300多種藥草,選取入香的不過300餘種。

在香材的選用和搭配上,趙秋實遵從祖傳制香的精髓,講究一個「君臣」配。每一種香都只用一味名貴香料做主香材,再以主材的特點、氣味配置其他的輔料香材。「一定會有一味主香,以它的香味為引,其他輔助香材的氣味不能跟它太沖」。

配好香材,再按照採用祖傳的工藝,對香材進行炮製、研磨、配比後,再加入酵母,放入香壇中用黃泥密封三個月,方纔成型。

傳統製法製成的香料留香時間大概只有二十天,而趙秋實做的香料留香最多可達九十天。這其中的奧祕便是趙家祖上傳下來的已有兩百多年的酵母發酵配方。

趙求實解釋說:「所謂酵母發酵,其實就跟蒸饅頭一樣。草木香的燥性大,加入酵母,可以去其土性和燥性,使味道更平和。同時激發出香材的天然草本香味,增長其留香時間。而不同時節,溫度和濕度各有差異,所用的酵母種類和分量也就不同了。」

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香道文化,趙秋實開了一家名為「詩經裏」的形象店。在這裡,香不再拘泥於傳統的線香、盤香、塔香,它可以是可隨身攜帶的香囊、香牌,還可以是造型精美的耳環。往來的人都能在這裡切實地瞭解與體驗香文化。

此外,趙秋實還是國家級香道師、全國高等學校創業者指導師,除制香之外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各地傳播香道文化,用著自己的努力拉近著大眾與香的距離。「一說香別人就感覺好貴好神祕,一管沉香都在兩三百以上,艾草香三四十塊錢,可艾草香的功效不次於沉香啊,所以每個人都是可以接觸它的」。

小常識:

據史料記載,中國用香的歷史十分悠久。

春秋時,已會用澤蘭、蕙草、椒、桂等作燻燒、佩帶、煮湯、熬膏、入酒之用。在唐代,香文化開始成熟與完備。大批文人、藥師、醫師及佛家、道家人士參與香的研究和利用,使其進入到了一個精細化、系統化的階段。時至宋代,品香、點茶、插花、掛畫已並稱為「四般閑事」,融入日常生活中。…………………………圖文:手藝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文木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