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新西蘭特派特約記者 劉天亮 趙理銘 環球時報記者 彭澤鋒】澳大利亞外交部長佩恩29日在一份聲明中稱,莫里森政府將建立一個新的、具有創新意義的“澳中關係國家基金會”,以加強與中國的關係。與此同時,佩恩還宣佈任命一名普通話流利的知華派爲下一任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這兩個舉措被普遍解讀爲澳大利亞試圖“重置”對華關係的信號。

  “澳中關係國家基金會”並非全新機構,而是現有“澳中理事會”的延續,首任主席將由原機構的負責人繼續擔任。不過,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等媒體報道,新機構從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獲得的撥款將大幅增加。此前政府每年向澳中理事會撥款100萬澳元,而新機構的撥款將增長至5年4400萬澳元。此外,新機構的職能範圍也將相應擴大,除之前關注的教育、文化和藝術領域,還將推介澳大利亞在農業、基礎設施、健康、老齡化、環境以及能源等方面的優勢。該基金會被定位爲“以鮮明姿態”促進澳中關係的平臺,它將集結私營企業、行業機構、非政府組織、文化組織、州和聯邦機構以及澳大利亞華人社區的共同努力。

  即將接替現任駐華大使安思捷的是現任澳大利亞外交和貿易部北亞司司長格雷厄姆·弗萊徹。他1983年在澳外交和貿易部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1986年首次被派往北京,曾先後3次被派往中國任職,對澳中雙邊關係十分熟悉。ABC稱,弗萊徹是一名頂級中國專家。《澳大利亞人報》則評論說,派一名並非鷹派或安全強硬派的人士擔任駐華大使,可能也是一個收起強硬姿態的信號。

  佩恩在宣佈相關決定時重申澳中關係的重要性。她表示,新基金會將幫助兩國在關鍵問題上超越“不同視角”,表明澳大利亞致力於以“共同利益、互利互惠、互相尊重”爲基礎,與中國發展建設性關係。佩恩甚至用“渦輪增壓”來形容對澳中關係未來的期待。

  有輿論觀點認爲,莫里森政府之所以伸出這些橄欖枝,是因爲此前澳方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的強硬表態讓中澳關係陷入長期緊張。而最具標誌性的事件包括,澳方率先禁止華爲作爲5G網絡設備供應商,以及渲染中國干涉澳大利亞政治並出臺反外國干涉法等。

  聊城大學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於鐳29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澳政府的兩個重磅舉動對澳中關係發展是一劑強心針。他表示,一些澳大利亞民衆也在反思,是否應對華採取友善的方式,與美國拉開距離以避免喫虧。於鐳還表示,澳大選臨近,莫里森政府此舉也是爲了拉攏對目前澳中關係現狀不滿的一部分選民。對於“重置”對華關係的說法,《澳大利亞人報》評論說,言論的一致性和對中國的更深入理解,從長遠來看更有價值。

  另一方面,去年在5G設備安全問題上急於站隊、追隨美國抵制華爲的新西蘭近期也開始調整對華政策。31日,新西蘭總理阿德恩將開啓她上任後的首次訪華之旅。雖然此訪因新西蘭國內近期發生恐襲事件而縮短至24小時,但有評論認爲這將爲中新關係再次確定友好的基調。

  此前,阿德恩原定去年進行的訪華行程被推遲,原計劃今年2月舉行的“中新旅遊年”活動也被推遲。一系列事件引發新西蘭民衆對新中關係的巨大擔憂。在各界的高度關注下,阿德恩表態稱新中兩國關係“複雜”,但新西蘭一直很重視與中國的關係。隨後,中國駐新西蘭大使吳璽在一場活動上表示:“當前中新關係正處在關鍵階段,雙方應着眼長遠,牢牢把握兩國關係前進的方向”。在此背景下,中新關係開始逐漸緩和。

  當被媒體問到,恐襲案發生後,訪問中國是否是個兩難選擇時,阿德恩回答說,兩國已爲此訪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如果推遲訪問,顯然是不合適的,“但中方非常理解新西蘭目前的形勢”,所以最後選擇折中方案。據悉,原計劃隨阿德恩同訪的商貿代表團取消行程,她本人將與中國領導人會面。在飛往北京前,阿德恩今天首先要在惠靈頓爲推遲的“中新旅遊年”活動揭幕。

  (劉天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