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越南空軍兩架蘇27SK型戰機從越南中部空軍基地起飛,入侵中國南沙領空,此後不久,越南更是通過海洋法,侵犯中國主權,引起中國強烈抗議。從整個事件來看,蘇27事件顯然在為後者造勢,表明越南企圖通過一系列行動,達到長期侵佔中國南沙部分島礁的目的。

根據報道此次侵入南沙的越軍蘇27戰機是從越南中部的富吉空軍基地起飛的,這也是越南戰機首次從中部起飛巡邏南沙。圖為富吉空軍基地。

越南戰機首次從中部基地起飛巡邏南沙

根據報道此次入侵中國南沙的越南空軍蘇-27SK戰鬥機是中部基地起飛的,飛機屬於越南空軍第372航空師,出發基地是越南中部的富吉空軍基地,由於該基地距離中國南沙較遠,所以以前越南空軍飛機入侵中國南沙領空,均是從南部的芽莊空軍基地起飛的,芽莊距離中國南沙不到600公里,以蘇27系列作戰飛機航程和作戰半徑來看,從此地起飛,採用高-高-高剖面,可以在中國南沙滯留時間超過1個小時,對於中國海軍來說威脅較大。

不過隨著中國海軍防空能力的增強,特別是052C防空驅逐艦等新型艦艇、蘇30MKK、殲10、殲11、預警機及直升機、空中加油機等新型作戰飛機的服役,已經可以在南沙組織起較為完善的海上防空體系,因此越南空軍希望能夠增加突擊方向,以便戰時能夠從多個方向、多批次對中國海軍編隊發起攻擊,增加中國海軍編隊的防禦難度。

在這種情況下,峴港空軍基地的重要性就得到提升,從這裡到達南沙大約600-800公里左右,採用高-高-高航線剖面,可以在中國南沙上空滯留半個小時左右,對於組織一次攻擊來說,已經綽綽有餘了。

現代海空戰對戰機導航系統要求很高

不過作戰飛機要想在一個地區作戰,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指揮引導這一關,也就是說我們經常說的,現代空戰的勝負不僅僅取決於作戰飛機、機載武器和飛行員的技戰術水平,還需要有完善的指揮引導系統,作戰飛機在執行作戰任務前,一般要根據作戰任務制訂飛行計劃,確定航線和飛行數據,飛行員依靠導航設備,按照設定好的航向、速度飛行,並採取目標視或者利用探測系統探測地面地標,來確定航線的正確性,糾正導航誤差。

同時外部探測不斷把目標信息傳遞給作戰飛機,飛行員據此修正航線,確保能夠目視或者機載雷達開機的時候能夠探測到目標,隨著技術的發展,現代作戰飛機的導航系統日益完善,實現了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這些系統可以根據儲存在計算機內的航路點信息,自動計算飛機的航向誤差,指導正確的航向引導參數,同時還可以與飛行控制系統交聯,根據相關信息形成操縱指令,自動操縱飛機完成導航任務。

蘇27SK的航空電子相對比較簡陋,難以完成海上導航和對艦精確打擊這樣的任務。圖為蘇27戰機座艙。

越南蘇27戰機的導航系統屬於早期型號

不過筆者注意到此次蘇27SK飛行並不是單一機型,還有一架安26和一架型號不明的飛機,根據新聞報道這兩架飛機用於通信聯絡保障。這似乎表明越南空軍的戰場建設還沒有完全形成,在南沙還缺乏完善的指揮引導體系,當作戰飛機向目標空域飛行的時候,首先要在機場和目標這間建立大圓航線,然後按著這個航線飛行。

但是考慮到天氣、飛機機動及導航系統誤差等,飛機的航向可能會產生誤差,因此需要進行糾正,根據相關資料,越南空軍採購蘇-27SK屬於早期型號,它配備的應該是早期PNK-10導航系統。

蘇27導航系統還是機械撓性陀螺誤差較大

PNK-10導航系統是一種包括慣性導航系統、無線電導航系統、無線電羅盤等設備在內的綜合導航系統,具備對飛機的自動導航能力,但是它的缺點在於導航精度不高,受限於前蘇聯當時的技術水平,PNK-10採用的還是機械撓性陀螺,它的定位精度較低,同時PNK-10的導航計算機的運算能力不足,因此整個系統的誤差較大,特別是經過長距離飛行的時候。一般認為蘇27SK在陸地作戰的時候,經過長時間飛行後就需要地面導航系統進行航線糾正。

如果是在對方區域上空,沒有地面系統保障或者由於電子戰,飛機不能隨便向外發射電磁波,那麼飛機可以利用機載雷達或者光電系統探測地面比較明顯的地標,據此糾正飛機的導航誤差。蘇27SK配備的OPSF-27光電瞄準系統具備下視能力,可以在起飛前選擇一個明顯的地標,如山峯、大型橋樑、小島等,具有明顯目視可見或紅外可見特性的固定目標作為導航點。

越南空軍蘇27戰機導航系統還是機械撓性陀螺誤差較大,在海上飛行需要運輸機使用利用多普勒導航系統和無線電導航系統為其提供地標數據。圖為越南空軍蘇27型戰機。

蘇27戰機受制於導航系統難以在海上發揮作用

飛行過程中,根據慣導系統的定位信息實時計算飛機與導航點的大概距離,並與光電瞄準系統的作用距離進行比較當目標導航點進入光電瞄準系統探測範圍時,開啟光電瞄準系統進行搜索,確認搜索到目標後,光電瞄準系統測量載機相對校正點的位置參數,包括方位角、俯仰角和斜距離;火控計算機根據地標點的地理坐標和測量的相對位置參數,計算出載機的現實位置,並與慣性導航系統傳送來的載機計算機位置參數進行比較,得出導航偏差值,對導航系統進行糾正,但是這個方法在缺少地標的地區,如海上、沙漠等就無法進行。

越南使用運輸機給蘇27提供海上飛行導航

這次越南空軍出動安26伴飛蘇27SK一個作用可能就是作為活動的導航系統來使用,它利用多普勒導航系統和無線電導航來獲得自身的位置,同時飛行員目視來發現海上的地標,然後發送給蘇27SK,由後者進行導航糾正,這種方法在平時可以使用。

但是戰時,由於運輸機速度低,安26的巡航速度不到500公里,因此會拖累編隊的速度,不利於快速反應,同時運輸機也容易被對方攻擊,因此沒有太多的實戰意義,新型作戰飛機一般採用內置的設備來糾正慣導系統的誤差,我們最熟悉的就是GPS、INS複合制導系統,它就是利用GPS定位精度不會因為距離和時間的增加而降低,這樣可以為INS提供運動中的初始對準,提高了系統的反應速度和導航能力,同時當GPS信號被幹擾或者阻斷的時候,INS可以幫助GPS迅速獲得信號,越南空軍蘇-30MKV型戰鬥機配備的PNK-10PU-02導航系統就具備這樣的功能,它採用了激光慣導系統,內置A737衛星導航定位接收機,遠程作戰能力明顯好於蘇27SK。

越南空軍的蘇27SK戰機需要按照蘇27SM的標準進行升級。圖為蘇27SM戰機。

越南蘇27雷達只有空戰模式需升級

因此對於越南空軍來說,如果蘇27SK在南沙上空作戰,必須升級導航系統,也就是將現有的PNK-10綜合導航系統升級到PNK-10PU-02的水平,除此之外,蘇-27SK的機載火控和武器也有升級,目前越南空軍蘇27SK使用的是SUV-27火控系統,雷達使用的的NO01E雷達,只有對空模式,只具備使用R-27E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的能力,另外NO01E缺乏對地工作模式。

蘇27也沒有發射精確制導炸彈、空地導彈和反艦導彈的能力,所以蘇27SK在對地、海攻擊的時候只能使用普通炸彈和航彈,這在艦空導彈性能日益提高的今天,顯然缺乏效費比的。同時該機在空戰中面對著使用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的戰鬥機明顯處於下風,因此對於越南空軍來說,可能還要對蘇27SK的航空電子和機載武器進行升級。

比如NO01E換裝新的火控計算機,增加探測距離,具備使用R-77E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的能力,增加多普勒銳化、合成孔徑成像等對地模式,具備投放精確制導炸彈和空地導彈能力,增加對海工作,可以發射空艦導彈。

現代戰場目標密集需要預警機探測甄別

經過這種改進,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蘇27SK新導航系統需要GPS信號糾正,一旦GPS信號被關閉或者幹擾,蘇-27SK的導航系統仍然需要其他外部系統糾偏,實際上這只是越南空軍缺乏體系不完善,缺乏整體作戰能力的一個反映。對於越南空軍來說,首先它缺乏大面積目標探測能力,我們知道現代戰場日益廣闊,各種目標密集和混雜,在攻擊目標前需要能夠探測、識別目標,並且確定目標的攻擊順序,否則的話就無法發揮武器系統應有的性能,比如現代作戰飛機需要外部目標指示,才能隨機應變,佔據有利位置,提高攻擊的成功概率。

預警機可以監控實施情況引導戰機先發制人

現代反艦導彈的射程一般在100公里以上,相應的探測系統至少要保障3萬平方公里的目標探測和指示能力,因此這需要搭載有先進雷達的預警機和海上偵察機,如美國的E-2C預警機可以監控超過1000萬立方公里的空域,可以同時探測上千個目標,控制上百個自動攔截作業,在對海工作的時候,也可以探測面積廣大的海域,對目標進行確定和分類,引導飛機進行攻擊。

美國的P-3C海上巡邏機,配備有先進的機載雷達,對於海上目標的探測距離超過100公里,由於該機航程遠,一個航次下來,可以覆蓋面積廣大的地區,同時飛機還掛載先進的電子系統,可以執行電子偵察等任務,飛機配備有魚叉反艦導彈,可以執行反艦任務,也可以掛載水雷,執行佈雷任務。

C-295型預警機為空客公司和以色列聯合研製,價格便宜適閤中小國家使用。將配備可360度持續全覆蓋的先進雷達。圖為C-295型預警機。

越南海空軍缺乏數據鏈和自動化指揮系統

相比較之下,越南空軍沒有預警機,只有幾架M-28輕型海上巡邏機,速度慢、航程近、滯空間有限,同時機體小,設備性能差,雷達探測距離短,也不能掛載反艦導彈和水雷執行作戰任務,因此所以越南空軍大面積區域目標探測和指示能力差,只能依靠艦艇雷達和島礁雷達來為作戰飛機提供目標探測與引導,但是這些雷達功率低、探測距離有限,受限於地球曲率,低空空情掌握能力有限,並且容易受到攻擊。

另外越南空軍缺乏數據鏈與自動化指揮系統,目前越南空軍只有蘇27、蘇30等比較先進的飛機以及海軍少量新型艦艇有數據鏈,大部分裝備還只能依靠語音通信,同時自動化指揮系統也不完善,只能在局部形成聯合網路作戰系統,難以形成整體的作戰能力,另外越南空軍雖然建立了一定的後勤維護保障能力,但是由於經濟技術實力有限,機載武器、主要零備件依賴進口,難以支持長期作戰。

越南軍方已經在國際航展上考察預警機

越南空軍也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問題,一直在尋求解決之道,比如在2011年巴黎航展上面,越南空軍對EADS的C-295空中預警機表現了濃厚的興趣就是一例,但是越南畢竟是欠發達國家,經濟實力有限,建立這樣完整的作戰體系,恐怕不是短期能夠完成的。

近年來,越南耗費巨資引進了對海攻擊能力強大的蘇30戰機。圖為越南空軍裝備的蘇30戰機。

越南佔據南沙大部分島礁擁有地理優勢

近20年以來越南國內經濟發展迅速,國防經費也得到了迅猛的增長,海陸空軍軍備得到大幅度更新換代。

越南現在已經佔據了南沙羣島的大部分島礁佔據了地理上的優勢。其中的南威島(被越南稱做長沙島)是其中最大的島嶼。南威島不缺乏淡水,並有天然良港。構建有大型軍民兩用機場,南威島西部就是新加坡至香港或馬尼拉航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威島上的戰鬥生活設施全面,此外南威島也是越南在南沙羣島的前沿地區指揮中心。

越南海空軍發展迅速已形成一定實力

雖然越南的總體軍事實力比中國弱小很多。但是越南距離南沙羣島距離比較近,而且在南沙羣島已經經營幾十年,形成了以守代攻較為有利的態勢,在局部戰場越南海空軍的劣勢並沒有那麼大。為了保住這些島礁,越南近年來致力於建立一支裝備現代化輕型護衛艦、毒蜘蛛導彈艇、紅寶石遠程岸防導彈系統和基洛級潛艇組成的海軍力量,並且與俄羅斯合作生產以俄「天王星」(Uran)反艦導彈為基礎聯合研製新型巡航導彈。即便無法在與中國海軍在衝突時奪取制海權,也要能對中方造成相當大的損失。

瓦良格航母編隊也無法輕取越南海空軍

到現在越南已經裝備了十幾架蘇27戰機,並且還購買了20架蘇30MK2戰機,未來還將繼續購買蘇30戰機(越南軍事代表團在今年5月訪問白俄羅斯時表達了希望購買儲存在該國的18架二手蘇-30K戰機的意願)。此外越南還升級了米格23型戰機以及米格21型戰機。裝備了S-300PMU遠程地空導彈,使越南空軍獲得了對南沙海域的空中領域有一定的掌控能力。

越南軍隊以蘇27戰機為防空力量,以S-300防空導彈為掩護,以蘇30戰機為海上突擊手,以攜帶超音速導彈的導彈艇依託島礁。再配以潛艇部隊和島礁上的岸基超音速反艦導彈,即使中國的瓦良格號航母編隊開到南沙已不一定可以輕取越南海空軍。

解放軍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表示,越南在70年代、80年代,它的飛機就已經在南海巡邏,入侵中國領空已經是很多次,中國已經提出過多次的外交抗議。

雖然,越南的國家實力和軍隊實力與中國有很大的差距。越南最大的優勢就是事實佔領著南沙的大部分島礁。而且越南距離南沙距離較近,有一定的地理優勢。南沙的石油天然氣是越南一個主要的外匯來源。所以,越南是絕不會主動放棄南沙島礁的。

現在越南只會不斷的加強自己的軍事實力,特別是海空軍力量。越南這次首次從中部機場起飛即是越南從多方面加強對南沙控制力的一個明證。

現在隨著中國航空母艦試航及隱身飛機研製成功,中國維護南海主權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因此對於中國有關部門來說,需要在必要的時間採取必要的措施阻止越南的侵略行為,以維護中國的國家安全和海洋權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