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48年春,教養院更換院長,新任院長是任懿芳女士,江曼玲院長卸任。

那時我唸國小六年級,要準備考初中了,每天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來,新院長就任那天,我背著沉重的書包晚上回來後,才從寢室七嘴八舌的交談中知道當天交接的片段消息,印象最深刻就是新院長很會畫國畫。

任懿芳院長.JPG

不久就看見本尊與江院長的稍胖相比,她是高瘦,比我當時還高很多,臉上的笑容淹不住後面嚴肅的氣質,令大家生畏,大夥兒聽到她半高跟鞋摳摳的聲音,盡早閃開到了一邊

她對我們的生活起居很有主見。當時中高年級生是早上6點起床630分早餐7點離開教養院,走路約45分鐘到3公里外的木柵國小上課;她到任不久後提出個大哉問,「中高年級院生什麼時候早自習?」,答案是中高年級院生此後提早到5點半起床,在早餐前有30鐘的早自習時間

教養院在山邊,初春早上仍然很凍,我們5點半在黑夜中被挖起床,睡眼惺忪、空著肚子到教室早自習,剛開始大家不習慣,多半人在打瞌睡,常常被她勤快的查勤驚醒,夏天時就習慣了。一年後我進入初中一年級開始學英文,我遵從老師規定將課文背下來,就是利用早自習這段時間。多年後,民忠告訴我,剛入伍時,很多新兵不習慣早起,他卻覺得自在;謝謝任院長建立我們早起的習慣。

任院長與院生合照.jpg

這年夏天,任院長與部分院生在教養院大門拍了張合照,她著深色旗袍站在相片左後方,當天其他院生在木柵國小上課。

幹臣堂1.jpg

這年夏天,教養院多了一棟新建築物「幹臣堂」,從此我們有了像樣的餐廳、自習教室兼禮堂;茲恭錄幹臣堂的提詞如後;「黃前總司令仁霖於任內創設國軍先烈子弟教養院,其封翁幹臣先生對本院關懷碁切,臨歿遺命以賻金全部捐築茲堂,堂成爰命名幹臣,已示不忘遺愛之至意。石覺題 中華民國四十八年十月十日」

幹臣堂用餐1.jpg

這是那年我們在幹臣堂用餐的情形。每人都有一個餐盤,上面有三樣菜,湯及白飯放在中間走道鍋內任意吃,相片上還有一片西瓜。

 

在幹臣堂自習.jpg

這是那年我們在幹臣堂晚自習的情形照片上大家正襟危坐在自習,看起來很乖,實際上國小的高中低年級的男女生都在一起溫書,一室有將近七八十人,所以交頭接耳是常態,吵吵鬧鬧的也不少;崇孝曾對我說:「忘了什麼原因,我和小美吵起來,我說不過她,推了她一把,她毫不客氣一巴掌打過來,於是我倆當眾演了一齣鐵公雞。」,我說和女生打架沒出息,崇孝回答:「急了,管不了那麼多。」;再舉一例,中傑說晚自習時男生們在聊天,談及有趣事時,大夥兒鬨堂大笑,旁邊的模範生貴珠氣得轉頭怒目相視,幾個禍首趕快收斂;民國104年冬貴珠大去,這些坐六望七的老男人好不傷感。

48年夏幼稚部第3屆畢業典禮.JPG

這是那年在幹臣堂舉行第三屆幼稚園畢業典禮的情形,相片右起第三人是任院長,右起第二人是撫卹處黃處長,當年的畢業生如今已至少六十五歲了。

幹臣堂一室有三用,可謂勤儉克難至矣,謝謝黃仁霖將軍及他的封翁幹臣先生。

這年的初中生有玉芳、巨梁、保凱、永銘、正仁、恥宗等六人,他們另外在會議室自修。

 不知何時有人開始看武俠小說,一時武當、少林郎朗上口,妙的是,女生也開始看;另外就是玩軍旗,步兵與坦克殺成一堆,連女生也愛玩。

教養院每個月舉辦一次生日晚會當月生日的院生可以與院長合照享受一塊蛋糕院長也利用這個機會表彰績優院生,發表訓辭;與前任江院長不同的是,任院長會將頑劣院生叫到台前教訓他們,甚至於會對嚴重犯錯者當眾打手心,當第一次有人在這場合挨打時,我真是震驚、難過,縱使那傢伙真是壞。

每逢假日大家一起動手整理環境六年級及初中生另外要負責清潔幹臣堂,記得晚餐後,我們要先洗餐桌,接著將座椅放到餐桌上,浸濕地面後刷地,最後用拖把擦乾地面,再將座椅放回原位,前後要花近3小時。

教養院在行政上直屬聯勤總部,另外也成立直屬聯勤總部的董事會。教養院可以經由聯勤總部撫卹處獲得軍方資源,使得財務、人事等不予匱乏,教養院院長從而可以專心從事院務工作教養院也可以經由董事會的學者專家成員處獲得營運諮詢,在那個物資艱困的時代,這可能是最佳安排;董事長何志浩中將。

民國48年於圓山兒童樂園.jpg

教養院也辦郊遊遠足,這是民國48年秋天,我們到圓山兒童樂園玩了一下午,影中的9個男孩現在全部70開外了,他們背後可能是一江山烈士紀念碑。多年後我帶孩子重遊舊地,這碑不見了,打聽後得知碑已遷至內湖五指山軍人公墓,心中覺得這些烈士的壯舉已被忽視;我小學三年級時,他們慷慨赴義,犧牲經過都經媒體詳細報導,歷歷在目,如今卻遠離眾人視線,愈顯國家與社會的無情

與民國46年在廈門街的育幼院相比民國48年的教養院已經初俱規模由於屬於軍方單位,上級視導是免不了的,另外也新增外界參訪工作,這些視導與參觀都記錄在教養院的三周年紀念特刊裡

石覺上將送我們的大冰櫃它能儲存生鮮的功能自然不在話下,然而裡面存放的綠豆湯卻成為下午二點多的美點,在炎炎夏日喝碗冰涼的綠豆湯,是大家很盼望的事。

民國481018日的中央日報刊載了監委巡察教養院的新聞內容摘要如後:「監委們對於這個收容了因公殞職官兵遺屬子女150名的辦理情形表示滿意希望政府及各界人士多予支持,擴大收容,使已登記合格的一千三百多名烈士子女,均獲得收容,享受人間溫暖。」

越南訪問團參訪.jpg

這是越南(軍事)訪問團的參訪照片,越南戰爭始於民國44年,到民國48年可能已經有撫卹問題了。

華僑蒞院參觀.jpg

這年十月華僑蒞院參觀在幹臣堂觀賞幼稚部的表演

民國4812月狄恩夫人(在教養院三周年紀念特刊裡的用詞)以及美軍顧問團軍眷蒞院與院童歡度聖誕節(當時的美軍顧問團團長是Doan少將這可能是第一次美軍顧問團軍眷蒞院參訪我記得她們送給教養院一組音響設備一張胡桃鉗芭雷組曲唱片,許多玩具與巧克力糖果等。此後她們每年都會在聖誕節造訪教養院教養院也以精采的表演招待賓客當時最拿的出手的節目就是小美的木蘭舞

小美的木蘭舞.jpg

江曼玲女士擔任院長時期即外聘舞蹈老師教院生跳鈴鼓舞等民族舞蹈任院長除了延續此活動,還請了老師教院生書法、國畫。

小美與濱芳的筷子舞.jpg

小美與濱芳的筷子舞小美反串男生;後來有人說男生也可以跳,並慫恿中惠下場,他跳得真好,可惜沒有留下相片。

小美曾問我,是誰佈置聖誕節會場全院150位院生,大孩子要上學,小孩子幫不上忙,所有教職員各司其職,誰有空佈置?我一時語塞;她告訴我,佈置聖誕節會場的材料人工等都是任院長先生(一位少將)從自己的部隊免費提供的;狄恩夫人來教養院的前幾天,一些阿兵哥帶來了一顆真的柏樹,豎在幹臣堂,天花板掛起了波浪形彩帶、彩球,他們用融化的紅蠟燭做成紅色圓珠,再用棉線串起來,掛在聖誕樹上,再用金、銀及各種色紙剪成應景圖案貼在牆上,功夫真是大了,我聽了非常感慨。

民國48年2月室外鈴鼓舞.jpg

這是在戶外白天練習的新疆舞小美反串男生;在相片左上方有間茅屋,裡面住了一位不修邊幅的藝術家,毛筆字寫的龍飛鳳舞,也畫國畫,兩三年後離開了。

在民國489月開學前後,至少加入40多位新院生。到了48年底,全院已有150位院生,到達收容滿額,院生的學齡分析如下表:

民國48底院生數量統計

 

男生

女生

小計

初中

5

2

7

6年級

7

4

11

5年級

17

4

21

4年級

15

6

21

3年級

14

13

27

2年級

12

8

20

1年級

17

6

23

幼稚部

13

7

20

 

教養院的三周年紀念特刊.jpg

民國49329日是教養院成立三周年紀念日,聯勤發行了一本教養院的三周年紀念特刊,敘述設立教養院的緣由及經過;幸好有這本特刊,我們才能從內容中勾起對教養院的早期回憶。

在教養院的三周年紀念特刊裡記載了教養院的組職架構圖,其中包括了當時教職員名冊,真是彌足珍貴,我將它附在本文後面,請大家看看還記得那些師長。

朱咪老師與女院生.jpg

民國49年春天全體院生去木柵指南宮旅遊影中後排是朱咪保師,她是唯一未婚保師,也只有她和全院男、女生打成一片,她喜歡大家叫她朱孃孃,不要叫朱老師。

朱咪老師與男院生.jpg

影中後排是朱咪保師可心在前排左一,笑的真開心。

49年慶生會.JPG

這是民國49年一次慶生會的留影,最高者是福洋,鼓足腮幫子的是偉凱。

民國49年莊萊德夫人訪問教養院.jpg

這張相片可能是美國駐我國大使莊萊德的夫人於民國49年訪問教養院。

49年婦聯會參訪.JPG

 

 

 

 

這張相片可能是婦聯會於民國49年訪問教養院。

民國50年春祭國殤的蔣總統.jpg

民國50329日蔣總統主持春祭國殤,相片裡他正凝視教養院的院生代表

民國50年任院長率隊首次參加春祭國殤.jpg

民國50329日任院長(後排左一)率教養院的院生代表首次參加春祭國殤此後教養院每年奉上級指示派院生代表參與春祭國殤,直到蔣總統去世才停止。

教養院容納的150位院生於民國48年滿額由於向隅者眾,聯勤遂籌建新舍。

民國50年秋繼忠樓破土典禮.JPG

民國50年秋,四位女士主持新院舍(後命名繼忠樓破土典禮,左起第1位女士是任院長,左起第2位可能是莊萊德夫人,左起第3位不詳,左起第4位可能是婦聯會皮總幹事以書。

民國48年室外新疆舞.jpg

民國50年秋小美上木柵初中,她代表學校參加全省民族舞蹈,奪得冠軍。

任院長於民國51年春天卸任離職,服務約近三年,在3位幹部及23位職員協助下,她挑起撫育150位遺族子女的食衣住行養育責任,他們從3歲到16歲,有男有女,最小的孩子還在學習把屎把尿,最大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叛逆期,此外每年還要招待56次重要的參訪活動,這是個多麼艱難的工作。

我現在為人父母,教養兩個子女已經心疲力竭,如今回想,任院長要照顧150個孩子,不僅要有愛心,還要有行政能力,她辦到了,這不只是欽佩、感念能表達我對她的敬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