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由於工作原因摸過很多的車,做過很多車的評價,但是寫車輛試駕體驗,平生還是第一次,這次有幸短暫「領養」了一隻全新奧迪A6L,也算是有個很好的開端。由於平時上班時間較忙,所以主要在上下班途中和周末進行了短暫的評價,話不多說,進入正文:

1.新設計顏值更吸睛,改內飾科技感更強

剛接到A6L的時候,感覺就是一個A8L的縮小版(公司正好有個A8L),整車外造型和內飾都是和A8L一樣的家族化設計,節省成本又能提升檔次,贊!

外觀上採用更加誇張的前格柵設計彰顯霸氣!

(圖片都是懷柔山區上行駛拍攝的,運送土石的大車又比較多濺上很多灰塵)

同時增加運動感的肌肉線條又顯年輕!

內飾上也是和A8L一樣的三屏設計,減少很多物理按鍵,科技范十足,但是也同樣不幸的淪為了指紋和灰塵收集器。

屏幕點擊操作按鍵會有震動觸感,類似於蘋果手機HOME按鍵的觸感,可以有效防止誤觸並確定點擊完成,好評!

在這裡提一下人機交互,體驗太差了,每次讓導航到一個地鐵站,能給我送出省,貌似沒有一次准過,有沒有OTA在線升級一下吧。

2.乘坐視野均不錯,儲物空間待提升

乘坐空間方面還不錯,本人176cm,78kg,坐在車內空間足夠,不壓抑。後排更加舒適,前排調到正好的位置 在後排腿部空間還有三拳的距離。長軸距就是好,當然這也和車型的商務定位有關。電子檔把手感不錯,就是感覺有點大,不知道手小的女同學會不會習慣。

後視野較好, 帶防炫目的後視鏡可以很清晰看到車後的情況,為啥我單列出來?因為MODEL X和RX450h讓我感覺。。。哎。

車內儲物空間上不滿意,中央扶手下的空間僅夠放一個錢包,表面上也沒一個放手機的地方,很不方便。

因為車型商務型定位,整個車對後排還是很友好的,更寬敞舒適的空間,後排自動空調,後排天窗,我感覺不好的一點是後排給了個點煙器,但是沒有給USB口,如果後排有人充電的話,點煙器充電頭很容易被腳碰到。

3.動態風格偏舒適,容易上手車好開

車輛的商務定位的原因,比較注重車內尤其後排的乘坐感受,所以說追求動力操控的話,還是建議買BMW了,對於一些新手司機來說這個車就倆字:好開!

駕駛性

車輛動力性較好,S檔位下,TIP in的扭矩突變比較明顯,推背感較好。

Padelmap標定較好,油門控制比較精準、線性,正常駕駛的換擋平順性非常棒,但是少數非正常情況下會有頓挫(例如某些車速下減速後急加速),貌似是DSG的一個特點,可能出於預接合檔位的判定或者是DCT離合器的保護吧。

底盤調教:

懸架調教偏舒適,可以有效的過濾掉路面的細小激勵,三種轉向模式區分比較明顯,轉向力的線性增長也比較不錯,但是可能由於動態的車身姿態和轉向力矩的問題,在低速變道時候信心感不是很強(也可能和我選的轉向模式有關)。

制動踏板感沒啥大毛病,不再贅述。

NVH:

整車NVH做的非常棒,屬於這個級別的車應該有的水平。風噪路噪都不大,尤其是發動機噪音:聲品質好,強度低。說明發動機調校和聲包裝做的都很不錯,加分!但是車輛怠速時候,有時候發動機隔2-3秒會有一個震、聳動,類似於三缸機少了一拍。

4.總結

我是一個有腰肌筋膜炎的懶人,所以我還是很希望能夠靠在暖和的座椅上並且解放自己的雙腳的,但是我這個車的配置上沒有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預警、座椅通風及加熱這些配置,這些貌似都需要選裝。哎,來自窮人的尷尬。。。

全新A6L屬於偏重於商務出行而又顏值出眾的一輛好車,同時能看出研發過程中很注重細節品質的,雖然在一些地方我個人感覺還是有些不太理想,但是還是希望奧迪這個品牌可以越做越好,最終附上我這個新手大疆玩家拍的全新A6L山路試駕小視頻。

視頻封面

00:31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