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最後的衝刺階段,考生應該按考綱回顧課本知識(概念、公式、定理、定律)。對重點知識的核心要加以強化:如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的推論比基本公式更常考查;向心力、洛侖茲力一定不作功;克服安培力做功等於迴路產生的內能、產生的熱量;曲線運動總按正交分解;動量定理、動量守恆要先選正方向;克服安培力做功等於整個電路產生的焦耳熱求解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問題應畫軌跡,找圓心,求半徑。

重視物理實驗:考生實驗要從目的、原理、器材、步驟、數據處理、誤差分析6個方面着手。設計試驗要遵循的原則:安全性、準確性、方便性。

全面考慮試題條件:如摩擦力是動摩擦還是靜摩擦;彈簧彈力是拉力還是壓力;電荷是正還是負,有無初速,是否僅受電場或磁場力作用。成像是實像還是虛像。

矢量方向是否確定,機械波向左還是向右傳……要注重物理思維方法的靈活運用,一條路走不通就要變換思路考慮問題:如整體法、隔離法、逆向思維法、控制變量法、等效法、對稱法、圖像法等等;聯繫實際題要注意抽象成某些物理模型。

迴歸課本形成體系:高考在即,這時考生應該回歸課本,盤點一下自己的知識結構,在自己的大腦中形成一個知識體系。同學們可以把以前做過的試卷、題目整理後,檢視自己曾經出過的錯題,從中找到自己知識上的漏洞,思維方式上的偏差,解題規範上的漏洞。對於這些錯題儘量重新做一遍,在這個過程中要思考當初出錯的原因,必要時還要重新回到課本澄清一些概念。

高考前大多考生基本是放假在家自主複習,有的考生這個時間只看書、只看筆記,不做卷子,結果高考找不到感覺,建議這期間一定每天做卷子,可以是做過的卷子,練練手、熱熱身、找找感覺,一做就有信心,不要做新的難的卷子,使自己的信心受到挫折。

每位同學都要有一個堅定的“搶分”意識,那麼如何做到“搶”分?做到題不錯二。對於曾經做錯的題,要再次重溫,認真反思,再次總結知識點,沉澱精華。

反思主要從試題涉及的知識點、解題方法、解題規律、失誤原因、語言規範、思維的優化等方面進行,而且要將該知識點所考察的內涵和外延都要有一個反思,如果下次遇到同樣考查此知識點的題目,但是換了另一種方式來設問,那麼就要儘量避免自己以前錯誤的思維方式,另闢蹊徑,才能柳暗花明。

這樣的反思和積累對解決難度較大的信息遷移題特別有幫助,這類題考查學生通過閱讀,提取信息和進行信息加工、處理的能力,也考查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減少無謂失分。在答題時,一要“細心看要求”:要抓住題目中的關鍵字,例如“正確與錯誤、大與小、強與弱、能與否,由強到弱或由弱到強,名稱與符號,分子式、結構簡式、電子式,化學方程式與離子方程式”等,即使題目會做,由於不注意上述詞語,就有可能造成失分。二要“準確看條件”:如“所有主族元素”、“標準狀況下”、“溫度不變”、“室溫時”、“無色”、“酸性溶液”等。三要“全面看問題”:知識整合,周密思考,全面判斷,滴水不漏,特別提醒碰到“氣體”題,注意溫度和壓強;碰到“字母”題,注意含義及單位。

注意各量的單位。物質的量濃度(mol/L),摩爾質量(g/mol),溶解度(g)、溶質的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互換時的體積單位等。題目中隱含性的限制條件如:(1)酸性的無色透明溶液,(2)pH=0的溶液,(3)水電離出的c(OH-)=1×10-14mol/L的溶液等。注意常見符號的應用如“=”,可逆符號、“△H>0”、“△H<0”、沉澱、氣體符號,寫電子式時“[]”的應用、物質的聚集狀態、特殊的反應條件等。

聲明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由高中生學習(ID:gzsxuexige)編輯整理。

學習哥團隊尊重版權,如存在文章/圖片/音視頻使用不當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聯繫(QQ):536241253

版權 | 內容 | 活動 QQ: 254773567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