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說到這個李煜,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吧,可以說是才華橫溢,琴、棋、書、畫那可是樣樣精通,上面的那兩句詞可謂是千古流傳,但是這樣的才子卻是南唐最後的一個皇帝。

李煜的才氣可以稱的上是藝術家,或許正因爲如此,當這個皇帝他並不合適,畢竟藝術家可以說是感性的動物,感性的人怎麼可以當得了皇帝呢,皇帝最重要的是要理性。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才能使一個國家更加的強大。

李煜當上皇帝的那一年是公元961年,被後人稱爲李後主。據說李煜是一個一隻眼睛有兩個瞳孔的人,也就是重瞳。那可真是一個異人了,畢竟小編還真沒見過誰一直眼睛兩個瞳孔的。

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個皇帝最一個皇朝的最後一任,他就會被打上亡國之君的標記,對於亡國之君,後人就會出現相關與他的爭議,爲什麼亡國,我們的李後主身爲葬身於金陵的南唐最後一位皇帝,當然也是飽受後人的爭議,後世人們也會詆譭他的無能,都是因爲他的昏庸導致的滅國,這就被抹黑的很慘了。

雖然李煜是亡國之君,但是他也並不像後人說的那樣昏庸無能,他不想商紂王殘暴不堪,只能說他出生的不是時候,那個時候那麼混亂。如果他出生在一個太平盛世,豪傑輩出,那就有用文之地了,或許他還會是一代明君,畢竟他開始執政的時候,也算是知人善用。

李煜登基爲南唐之主的時候,已經是混亂不堪了,再燦爛輝煌的花朵也會迎來凋謝的時候,唐朝已經猶如要凋謝的花朵,搖搖欲墜,就像那種半死不活的,只有一口氣吊着。單單靠李煜一個人呢,也是力有不逮,改變不了什麼的。更有甚者,宋太祖趙匡胤發動的陳橋事變,南唐此時的情況,對於強大的圍剿已經是無能爲力了。

大家也知道宋太祖趙匡胤吧,他也是一代梟雄,古語有云:成王敗寇,畢竟他是一個開國皇帝,他成功了,不管其性格如果,靠的的是誰,梟雄就是梟雄,可以稱的上是用兵如神。

如果李煜自己的文采,加上趙匡胤的用兵之道,兩者結合,估計南唐的盛世到來也並非幻想。

開寶八年,南唐的終於迎來的末日,都城淪陷,南唐之主投降,南唐滅亡,李後主成爲俘虜,被押往汴京。

其實一開始,趙匡胤或許是欣賞他的才幹,或者是彰顯自己的仁慈,也只是將李煜關押,並未殺掉他,然後,李煜可能就有點作死了,就是寫了《虞美人》,這首詩語文課本也有,思念自己的故土,你說國家都滅亡了,你還思念幹嘛。你思念就思念了,還要寫一首詞出來,讓大家都看的到,這樣還能留着你嗎?要是一有機會,你就起兵造反了,於是可悲的李煜,就是因爲一首詞被毒死了,不作死就不會死展現的也是淋漓盡致。

我們熟悉李煜大都不是因爲他是一位皇帝,而是他的文采,他所作的詞也是千古流傳,最出名的是虞美人、浪淘沙。這兩首都是在語文課本都有出現過,更是必背的詞。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深入人心。

我們再來說一下李煜的國家,爲什麼叫做南唐呢,其實也就是其地理位置的關係,因爲都城在江南,而其的國家又稱爲唐國,因此也被稱爲南唐了。該國家一共歷經三代,也就是開國皇帝李熠的爺爺李昪,然後就是李熠的老爹唐元宗李璟,最後也就是末代皇帝的自己了。

其實李熠只是他老爹的第六個兒子,出生在昇元元年,秉性善良,不喜歡宮廷的爾虞我詐,一心沉醉於文學,一身書生氣,沒有什麼帝王氣概,因此也不是皇帝繼承人的第一人選。

李熠的大哥,也是唐元宗的嫡子,其可謂英勇非凡,立下了喜多的汗馬功勞。不過因爲其對權利的慾望太重,讓的自己的父親不太喜歡,因爲唐元宗李璟也算是一個仁德之君,竟然把自己的弟弟立爲皇太弟,這是準備繼承人的節奏嗎?這着令得李煜的大哥狗急跳牆,不得了,自己的皇位即將失去,於是就把自己的叔父給毒死了。後來事情敗露,這也正常,畢竟不透風的牆還是很少的。李璟就廢除其職位。後來據說李煜的大哥是被叔父的鬼魂給嚇死的,虧心事做太多了,也有可能。

然後李煜害怕自己被捲入此爭權奪利的戰爭,也就表明了自己對權利沒有慾望的立場,自己只喜歡文學,於是整天和一些文人吟詩作對,不亦樂乎。本來他的大哥也是想除掉他的,但是看他弱不禁風,一點帝王氣概都沒有,就放棄了。沒想到老爹偏偏就喜歡上了他的文采,將皇位給了他,這令得李煜也是萬萬沒想到,可以說意外當上了皇帝,不過既來之則安之。

其實李煜也是挺聰明的一個人,文采那麼好,如果他把全部心思用在治國安邦之上,也不見得就會輸給了宋太祖,一個異人,天生雙瞳孔的他,身爲千古詞王的他,相比一心一意做什麼事都不會比別人差吧。

關於李煜的死也是存在着許多爭議的,我們在惋惜這一代詞王的不得善終的同時,也該引以爲鑑,居安思危,不要等無能爲力了纔來感慨自己的不盡力。清人畢沅在《續資治通鑑》中曾經說過:“李後主之卒,它書多言賜鴆非善終”。

李煜真的是作死嗎?其實不然,就當時那種情況,就算他不寫那首詩,也有其它原因導致死亡,畢竟前朝之主還活着,也是令人寢食難安,生怕哪一天死灰復燃。這也不能說宋太祖手段殘忍,只能說是時也命也,大家覺得呢。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