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改革不能讓國民老無所養葉檀( 2013-09-12 23:15:07) 2013/9/12南方人物週刊

養老改革勢在必行,改革應以底線思維守住普通人養老底線,改變目前的養老金制度不公平的低效狀態。統籌養老、不公平的養老以及延遲退休,會讓中國退休企業職工老無所養。

養老制度改革不能單單圍繞養老金、減少養老人口做文章,否則路會越走越窄。

國人必然有明確認識到,作為人口大國、老年化大國,由於人均壽命大幅延長,我國建立不久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國家,不可能讓公民有充分的養老保障,也就是說,養老金僅供餬口,不可能讓老人過上體面的生活。

雖然養老金繳納數在上升,但支出更大,隨著隱性通脹上升,養老金缺口越來越大。具體表現,就是地方政府的養老支出大幅上升。據中國社科院編撰的《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11》顯示,從1997年各級財政開始對養老保險轉移支付算起,補貼規模迅速擴大,從2000年各級財政補貼金額為338億元,到2011年新增補貼高達2272億元,財政累計補貼金額達1.2526萬億元。這意味著,近三分之二的養老保險累計結餘(1.9萬億元),來自於財政轉移支付。如果如中銀團隊測算,養老金在2050年總負擔累積佔據中國名義GDP75%的規模,會壓垮任何一個國家。

目前企業職工退休養老金水平低下,從2005年開始不斷上調,1月9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會議,決定把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上調10%,提至月人均1893元。雖然從2005年開始養老金屢經上調,2012年調整後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721元,與2005年調整前月人均700元的水平相比,8年累計月人均增加1021元,每年上調128元左右。但不到2000元的養老金無法保障體面生活,孩子結婚購房價格指數級上升,加劇了老年人的焦慮感,同時擴大了養老金缺口。

要讓老人過上尊嚴生活,首先要保護公民產權。

能過上體面退休生活的是三類老人,一是年輕時積攢了大量財富的老人,二是子女擁有一定財富較為孝順的老人,三是體制內退休的公務員與事業單位員工。第一類屬於特例,在任何社會富裕羣體都沒有養老障礙,第三類是要改革的目標,只有第二類在中國有推廣價值。年輕人越是有創業空間,越是能夠積累可靠的財富,也就越能夠善盡贍養之職,等到自己老年人,對於社會的依賴也就越少。相反,如果社會個體的財富常常被剝奪,所有的人成為公平的窮人,那麼,所有的養老負擔也就必須由政府背負。

無論是延遲退休,還是養老金入市投資,前提條件做實養老金個人帳戶,建立在個人有選擇權的基礎上,一刀切的延遲退休與養老金入市,可能帶來社會整體效率的急劇下降。如一些權力部門的公務員、壟斷國企的辦事員無事可幹,一張報一杯茶是常態,你讓他延遲退休佔據了更多的社會資源,消耗了更多的社會財富,是經濟效率的一劑毒藥。對於高科技民營企業來說,對於金融機構的金融人才而言,創業時期真正是一天等於二十年,五加二、白加黑的幹活,到了50歲之後,已進入行業老年梯隊,非逼著人家65歲退休,既不人道也不專業,是對這些高技術、高創新行業的嚴重阻礙。

美國人退休怎麼辦?根據自己意願自主選擇。因為個人養老帳戶已經做實,你可以在短時間內把養老帳戶做得很豐厚,除此之外也可以自主購買商業性的大額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也許50歲之後,華爾街的投行家就可以在加勒比海享受日光浴,臉書的創始人扎克伯格現在就可以退休。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永遠不退休,當一輩子的大學教授,或者像巴菲特一樣,活到老投資到老。

個人帳戶做實就變得異常重要,我繳納了多少養老金就享受多高的退休待遇,而我國的養老金空轉意味著,我就是繳納了再多的養老金,退休後也只能得到2000塊錢。

根據人社部的數據,2012年年末遼寧、吉林、黑龍江、天津、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河南、湖北、湖南、新疆等13個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省份共積累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3396億元,做實帳戶有必要儘快推廣到全國,一本糊塗帳沒有激勵機制,就永遠談不上有效改革。

只有做實帳戶,由繳納者個人決定是否入市投資,進入養老基金贏虧由個人承擔,才談得上養老金入市。現在社保基金入市靠的是國有股劃撥和特權,這樣的特權者大規模增加,股市就得玩完。更要命的是,2012年廣東等省1000億社保委託全國社保基金入市,投資回報在9%以上,但養老金個人賬戶卻無利可圖,全國社保基金會的解釋是,目前用滾存結餘養老金投資運營產生的收益,不應區分統籌基金收益和個人賬戶基金收益,而應將投資運營收益全額計入滾存結餘基金。請問,如果投資收益填補了不知哪個黑洞,個人繳納者為什麼要入市?

養老體制改革,做實個人帳戶,保護個人產權纔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消除階層養老不平等,至於延遲退休,放一放吧,否則養老會大亂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