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己派 編輯/ 鄢子爲

風靡中國市場的奔馳,突然絆了跟頭。一則“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的視頻刷爆網絡,將奔馳推上風口,關於4S店售賣“潛規則”的討論甚囂塵上。

伴隨事件發酵,奔馳4S店背後的經銷商集團利星行浮出水面。作爲奔馳在中國最大的經銷商,利星行陪伴奔馳一路打下江山,也因利益糾葛相互博弈,至今手握奔馳中國重量決策權和話語權。

神祕的幕後老闆

奔馳車維權的輿論風波,越扯越大了。

繼發動機漏油風波持續發酵後,西安當事女車主購車時收費項目的合理性又再度引發熱議。根據當事車主的說法,她起初對於“金融服務費”一事完全不知情。直到交完首付款項後,自己才獲悉需要交納1.52萬元的“金融服務費”,且這筆費用“不可以刷卡”。

針對4S店的“潛規則”,多名網友在微博吐槽,4S店光靠賣車賺不到錢,所以想盡辦法從附加產品上賺取利益,勸導消費者辦理金融服務,甚至強制家裝和購買保險。

一名網友表示,自己在4S店購車時,強調不貸款、不貼膜、不要任何4S店贈送的腳墊等服務,只談裸車價格,雙方溝通了三個小時,中途銷售一直在推銷貸款。

事實上,涉事的西安利之星4S店,發生買賣糾紛並非首次。《21CBR》記者查詢天眼查平臺發現,西安利之星汽車有限公司涉及法律訴訟21起,且多起訴訟性質爲買賣合同糾紛。

在西安利之星維權事件之後,鄭州之星奔馳4S店也被曝出新車故障維權難事件,兩起糾紛指向同一個幕後老闆與經銷商巨頭,即顏健生與利星行。

顏健生

天眼查顯示,西安利之星成立於2012年,公司法定代表人爲顏健生,大股東中星集團持股75%。中星集團旗下擁有汽車經銷商集團利星行。

鄭州之星汽車銷售公司的最大股東,是天津中原星投資公司,該公司的唯一股東是上海東之星國際貿易公司,由顏健生擔任法定代表人。

馬來西亞“拿督”、利星行高管與奔馳中國董事,顏健生擁有多重身份但相當低調,關於他的報道甚少,僅在2007年港交所披露的文件中有過簡短介紹。時年52歲的顏健生,當時擁有超過25年的汽車業務管理經驗,在利星行任職10年。

顏健生擁有馬來西亞“拿督”的頭銜。“拿督”爲馬來西亞的一種榮譽稱號,不具有世襲和封邑的權力,是象徵性的終身榮譽身份。李宗偉、楊紫瓊、成龍等華人均獲得過該榮譽。

除了“拿督”稱號,顏健生最多的身份,與利之星相關。

《21CBR》記者查詢天眼查發現,顏健生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多達129家,多爲名字中帶“星”的“利之星”系。他還是利星行(中國)汽車企業管理公司、利星行貿易(中國)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擁有極大話語權。公開資料顯示,利星行集團是在中國成立最早、目前最大的奔馳汽車經銷商,西安利之星、合肥利之星等多家公司,都是該集團成員。

值得一提的是,顏健生還在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下稱“奔馳中國”)擔任董事。在奔馳中國的股東名單裏,出現了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戴姆勒股份有限公司和INSIGHT LEGEND LTD等三家公司的身影。其中持股比例25%的INSIGHT LEGEND LTD,據公開媒體報道,公司法人也是顏健生。

外界還關注到,顏健生與趙薇兄妹也有生意交集。顏健生旗下的蕪湖中星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由趙薇及其哥哥趙健擔任董事,趙薇爲最終受益人之一。

從利之星、利星行到奔馳中國,顏健生是這千絲萬縷關係網中的關鍵人物。

33年的恩怨糾葛

入華33年,奔馳能在中國市場開疆拓土,經銷商利星行功不可沒。奔馳中國在北京的辦公地點戴姆勒大廈,位於利星行集團旗下的利星行廣場,雙方關係緊密。

利星行與奔馳的關係,最早可追溯到1980年代。1986年,奔馳中國成立於香港時,利星行便獲得了奔馳轎車在國內的獨家代理權。2006年,奔馳中國總部遷至北京,奔馳才收回利星行在中國市場的總代理權和售後等功能。

2010年底,奔馳在中國內地的120家汽車經銷商中,利星行佔據40%的份額,地位近乎壟斷。

2010年,被問及利星行是否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奔馳中國在網絡渠道上的發展時,時任戴姆勒集團董事長蔡澈回答謹慎。他用了大篇幅說明利星行的重要性,是“最爲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早在中國豪華車市場剛剛興起的時候,利星行就開始幫助我們銷售豪華車,做出了相當大的投入。坦白講,對於利星行來說,那個時候的投入是回報甚微的。現在來看,這也證明瞭利星行的戰略眼光。”蔡澈說。

持股奔馳中國49%、控制奔馳在華近一半經銷商網絡,又是大股東的利星行,對奔馳中國的銷售掌控極大主動權。過於倚重利星行,一度成爲奔馳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掣肘,招來其他經銷商的不滿。

2010年,北京奔馳E級車上市前夕,由利星行控制的進口E級車大幅降價,比國產車還要便宜2萬元,令國產E級車出現未上市就打折的尷尬局面。

雙方的博弈曠日持久。2011年,奔馳進一步收權,越來越多“非利星行系”經銷商加入奔馳的銷售網絡。2012年,戴姆勒、戴姆勒東北亞和利星行三方簽署協議,戴姆勒所持有的奔馳中國股份將由51%增至75%,利星行的股份則由49%減持至25%。

2012年4月,奔馳在華的214家4S店中,利星行控制着50餘家左右,其份額已縮至25%。

多年下來,利星行已積累了深厚資源,其對奔馳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依然是奔馳在中國最大的汽車零售集團。

從銷量數據來看,奔馳中國近幾年的市場表現頗佳。2013年奔馳銷量僅有22.1萬輛,此後每年增幅都在20%以上。2017年,奔馳及smart品牌在華共交付61.1萬輛新車,同比增長25%。

水漲船高,利星行也賺得盆滿鉢滿。2010年,利星行營收達到390億元,2017年營收增至801.1億元。在2018年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中,利星行位列第三。

根據利星行在招聘網站所發佈的最新公司介紹,其服務網絡遍佈全國82個城市,建立了154家網點。與之對比,截至2018年8月,奔馳在華經銷商網點總數近600個。

這場輿論風暴將持續發酵,奔馳及利星行將如何收場?

綜合自經濟觀察報、每日經濟新聞、新京報、北京商報、觀察者網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