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都聽說過“智者養水得魚”這句話,意思是說聰明的人懂得只需要照顧好一片水域,就能從中收到漁獲。在農村,如果你挖了個大坑,裏面放上了水或者下雨流進了水,那麼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可能會發現裏面竟然有魚了,然而又沒有人往裏面放魚苗,那個魚又是哪來的呢?真是很讓人詫異。

其實不單是農村的水塘,有些在高山上的水池裏面也會有魚,魚通常不會逆流而上直到高山上面的,通常也不會有人往裏面放魚,那麼那些又是哪來的呢?

很多人認爲魚是自然而然生出來的,這種看法顯然是不科學的,一種生命體不可能那麼快生成,即便水中的有機物能生成生命體,也不會直接進化到魚的階段。也有人認爲水塘的土壤中有魚卵,俗話說“千年草籽、萬年魚籽”,魚卵可以在土壤中存活較長時間,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因爲很多魚卵外面有保護膜,可以讓魚卵在一定的溼度下保存較長時間,然而“萬年魚卵”這樣的說法還是太誇張了,有生物學家認爲即便在適宜的環境下,魚卵的存活時間最多也不超過10年。

那麼這些新挖的水塘和高山上的水池中爲什麼會突然生出魚來呢?實際上最大的一種可能性是和水鳥有關係的,我們都知道水鳥常年在水中游動,那麼它們的羽毛中就會沾上很多魚卵,然而水鳥又是會飛的,有些水鳥甚至是候鳥,它們的活動範圍很大,當它們來到一片沒有魚的新水域中時,羽毛中的魚卵就會落到新水域中,那麼這些魚卵在新水域中孵化之後,這片水域也就會有魚生存了。

所以,某一片新挖的水塘或者沒有魚的水域突然有魚了,如果不是人爲原因,那麼多是和水鳥有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