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藍光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楊鏗喊出“九年千億”的目標。2018年,藍光破千億的說法甚囂塵上。

藍光發佈的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房地產業務銷售額855.39億元,同比增長47%;歸母扣非淨利潤24.69億元,同比增長84.80%;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扣非)19.32%,較2017年增加6.83個百分點。

顯然,2018年,藍光千億未遂。

另一方面,從2015年至2018年,藍光的資產負債率也在逐漸走高,分別爲79.82%、80.90%、80.00%、82.04%。不僅如此,近年來藍光頻繁出現高層人事變動、多地爆發業主維權事件,系列現象不斷蠶食藍光品牌。這家衝擊千億的房企正焦灼前行。

在標杆房企們廝殺激烈的全國市場,藍光從區域市場悄然崛起。

2019年1月更是新增7宗房地產項目,金額合計約12.76億元;而去年同期公司新增了1個房地產項目,交易總對價約2.97億元。2018年全年藍光共拿地約284億元,同比增長65.4%。

此前數據顯示,2017年藍光通過合作、股權收購、代工代建等方式在全國攬下31宗地塊,合同金額約爲186.44億元,土地面積爲255.85萬平方米,其中非直接招拍掛項目的儲備資源佔比超過85%。

2013年,藍光加快全國化的戰略步伐,加速了在全國主要城市佈局的速度,實現從“四川藍光”邁向“中國藍光”的全面昇華。2015年,藍光成功借殼迪康藥業上市,2017年業務銷售額躍至581.52億元,三年複合增長率達78.4%。

近兩年,藍光的全國性擴張進一步加速。其通過收併購等不同方式進駐了天津、揚州、長沙、重慶、雲南、無錫等省市,立足以成、渝、昆爲核心的西南經濟圈,拓展華北、華東、華中的戰略佈局。據不完全統計,藍光的全國性佈局版圖已經延伸至18個區域、50餘座城市、100多個項目。

一路激進擴張,針對藍光的各類維權事件在2018年集中爆發。當年四季度,全國範圍多個城市先後出現藍光業主不同程度維權現象。藍光地產品牌形象及產品質量倍受質疑。

2018年10月,浙江嵊州藍光雍錦世家出現業主維權。11月中旬,無錫藍光雍錦園業主拉橫幅進行維權。12月,位於瀘州龍馬潭蜀瀘大道三段的瀘州藍光·長島國際社區爆發業主維權。同月,南京藍光公園一號項目出現精裝修維權事件。同樣是12月份,還有來自合肥、西安、成都等不同城市的藍光業主陸續反映其房屋未達到交付標準,存在質量問題。

除了規模的持續擴張和亮眼業績,備受關注的還有高負債。

2015年至2018年,藍光資產負債率分別爲79.82%、80.90%、80.00%、82.04%,逐漸攀升的負債率背後,是藍光地產對“永續債”的依賴。財務數據顯示,爲了擴大規模,藍光在2016年發行8億永續債,2017年這一規模增至45.53億元,至2018年前三季度回落至39.7億元。有業內人士認爲,永續債有着利息支出蠶食利潤的隱憂,也爲藍光埋下隱患。

2018年6月標普信用評級,授予藍光發展“B+”的長期主體信用評級。標普預計,未來兩年藍光發展的槓桿率將保持在高位。同時,由於其採用輕土地戰略,土地儲備規模較小,利潤率低於平均水平,這一狀況使得藍光發展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中期增長情況的可見度較低。

除了高負債率,藍光高管人事變動頻繁。2016年以來,藍光發展一度出現高管“組團離職”的窘境。2016年,藍光發展副董事長張志成、董事會祕書蔣黎、常務副總裁張亦農、副總裁羅庚先後離職。2018年,董事和高級副總裁呂正剛、董事任東川和董事李澄宇陸續離職;8月,李高飛主動辭去公司董事、副總裁及董事會祕書。近日,魏開忠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職務。人事鉅變,也爲這個奮力衝擊千億的房企帶來無限焦灼。

業內人士總結,區域性房企本身與全國性房企的資金實力上就有很大差距,這直接導致其在融資渠道上無法與擁有資本市場融資便利的頭部房企相比較。此外,由於房地產受到政策調控,在房企融資環境普遍嚴峻的情況下,狂飆突進的房企隱性問題更值得深思。

(經濟參考報)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