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慧娟 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天是鸟儿繁殖的季节。眼下正值衢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暨第38个“爱鸟周”。

2018年,掌上衢州曾报道了衢州几位市民一度成为野生小鸟“房东”的各种故事,最近,记者再度联系上他们,听他们讲述最新的“人鸟情未了”。

故事一:鸟妈妈好像出事了

去年的时候,记者采访了三位被“房东”的衢州人,斑鸠、乌鸫……小鸟不请自来,在他们家的阳台、窗户上安家落户,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几天前再度接到记者电话的时候,衢州学院的张学辉老师马上就发过来好几张鸟窝和鸟蛋的照片。“对的,今年又来了,而且下了5个蛋。”

住在府山公园附近的张老师告诉记者,去年是第一次有小鸟在他家阳台上做窝下蛋孵小鸟,特别稀罕,他当时每天都给小鸟拍照片、视频,观察它们的每一天的变化,还特意各种咨询才知道这鸟儿叫乌鸫。张老师还翻出了当时发的朋友圈。“去年3月底来做窝,4月2日开始孵蛋,然后5月1日就飞走了。”张老师开玩笑地说,这些乌鸫鸟翅膀硬了就飞走了,都不带留恋的。

心里还有牵挂的张老师并没有把这些“房客”留下的鸟窝清理掉。“今年等我注意到的时候,已经又来了小鸟而且下了五个蛋了。”张老师说,今年来的小鸟还跟去年一个品种,但也认不出来跟原来的是不是有关系,它们重新修整了鸟窝,然后下了一窝蛋。

张老师的学校里有一个特别擅长蛋雕的朋友,他们两还经常在一起聊些“鸟事”,之前这位同仁还想问张老师要个蛋,说还没有雕过想试试手,被张老师严词拒绝了。

可正当张老师又开始准备拿出摄影大师的劲来摄录小鸟的活动时,鸟妈妈突然不回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发生什么意外了,我看成鸟已经好几天没回来了,去年都没有这种情况啊!”张老师担心地说,现在还不知道要怎么办,先等等看再说吧。

故事二:今年鸟儿怎么还没来

曾经因为斑鸠在空调外机上搭窝,一整个大夏天都没开空调的江山黄先生一家,今年则还没有等到“老朋友”。

“最近我们也一直挂着这个事情,这小鸟前年、去年都来了,今年怎么到现在还没来啊,往年这个时候应该第一窝开始孵蛋了。”黄先生告诉记者,在家里空调外机和墙壁的缝隙里头,从2017年就有斑鸠入住,前两年都孵了四五窝。家里人和小鸟之间也处得很好,特别是家里的老太太,各种上心,每天看望还给送各种食物,简直是每天一大寄托。

“去年10月的某一个晚上,最后一窝斑鸠还在窝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突然刮大风,我当时马上就跑过去看了,虽然那个时候孵出来的小斑鸠也会飞了,可那天风太大,我怕鸟窝被掀翻什么的。”黄先生说,他当时冲到鸟窝旁就没有看到鸟了,也不知道是飞走了还是被风吹掉了。“后来鸟儿就没有回来。今年没回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去年被吓坏了。”

黄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在他家搭窝孵蛋的斑鸠,第一窝的时候也发生了鸟妈妈大概二十多天没回来的情况。“也不知道是孵不出来鸟妈弃窝,还是鸟妈妈出了意外。”黄先生将这些没孵出来的蛋收拾掉,后面来了新的斑鸠,继续孵蛋。

“前两天我又特意去看了下之前留下的鸟窝,也把鸟窝边上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收拾了下,免得小鸟看着乱不想来。”黄先生说,他妈妈已经问了好几次怎么今年鸟儿还没来,“我都跟她说应该就快来了。”

家住衢州西区亭川北小区的牛梓诺小朋友去年也被突然在阳台搭窝乌鸫鸟打开了新世界,今年已经8岁的牛梓诺,最近也常常问他妈妈,怎么今年小鸟还没来。

专家提醒:就算喜爱,也要保持距离

“鸟妈妈没回来,有两种可能,一个是遭遇意外,这个也不好说,毕竟外面世界那么危险,遭遇什么都有可能;还有一种是人为干扰太大,成鸟弃巢,放弃这个蛋,放弃这个窝了。”浙江野鸟协会理事赵锷告诉记者,对于斑鸠、乌鸫鸟这些鸟类来说,并没有说每年都到同一个地方搭窝筑巢的习惯,就像上文黄先生那种两年都有斑鸠来筑巢,也不一定是同一批成鸟,这种筑巢的情况都是随机的。“就是如果原来有鸟窝在这里,可能它飞过的时候,看到可以利用,就留下了。”

随着现在我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很多城市常见鸟类在趋利避害之下,可能会选择它们认为没有威胁的人类阳台之类的地方搭窝。而且很多人会认为,小鸟筑巢,是好事,有福气。而且现在各种宣传加持下,大家保护鸟类的意识也在增强,人和鸟之间相处越来越和谐。“还是那句话,尽量不打扰,不要用手去摸蛋或者小鸟,不要过度干预小鸟的生长。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真爱,这也是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