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員身穿的高效保護衣一直有使用,並非新置裝備。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警方近期參與前線抗疫工作,一度惹來不少是非,例如有警員穿上「高效保護裝備」,被指裝備比救護員和衞生署人員還要充足,有人甚至質疑警隊是否有特權,以及謠傳警隊囤積大量口罩,劉賜蕙強調有關防護服裝一直有使用,早年曾穿着這類防護服裝到堆填區尋找嬰屍,至於口罩只是有足夠數量,並非「多到用唔晒」。

警員本周一在青衣長康邨康美樓,協助07室住戶撤離,前往「隔離營」,其間傳媒拍攝到警員穿上特強保護服,有人認為警員身上保護服,比救護員和衞生署人員的防護衣還要好,質疑警隊享有特權。劉賜蕙解釋,該套防護衣稱為「barrier man suit」(「高效保護裝備」),分別有藍色及白色,過往通常在處理厭惡性案件時穿上,例如年前前往堆填區尋找嬰屍。

劉續稱,警員協助隔離人士前往隔離營,或護送懷疑患者往醫院,可能會遇上突發事故,例如有人逃跑觸發追逐時或有身體碰撞,故此穿上充足防護服裝有助保護同袍,不過警隊往後處理有關防疫工作時,會先行諮詢衛生署意見,讓前線警員穿上合適防護衣。

另外,近日網上流傳警隊囤積了大量外科口罩,劉強調警隊的口罩存貨足夠,但並非用之不盡,又澄清警隊近期從未向物流署接收外科口罩,至於每次派發七個口罩給有需要的同袍,是基於他們經常與大眾接觸、行動上有需要或身體有特別情況,而且預計他們會使用七日,眾人領取時亦要簽署作實,並非任意拿取。

劉補充,警隊除了提供外科口罩及防護衣予警務人員,亦有眼罩、面罩、防護帽、鞋套及即棄手套等,務求讓參與前線抗疫的同袍免受感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