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銀行並不是什麼新生事物分類:

《“道德銀行”是新生事物嗎?》

趙忠心

一些大中小學推出“道德銀行”,說是作爲“德育工作”的一次“新”的嘗試和探索,根據各自不同的特點和需要制定了不同的細則。有的把學生在“道德銀行”的“儲蓄“作爲期末評優的依據之一,有的還可以“支取”積分換來回報,甚至可以折抵過錯。

熱鬧過後,紅火一時的“道德銀行”都已不同程度地呈現出日益蕭條的態勢。

所謂的“道德銀行”,就是“儲存道德”的銀行,它是根據學生參加志願者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等情況,將學生們在這些活動中的表現行爲,按一定的標準轉換成“道德幣”的形式存入“銀行“,作爲其在“道德銀行”中的儲蓄。

在人們的印象中,“道德意味着無私奉獻、不計報酬、不圖回報”;而“銀行”則是與金錢、利益、回報等聯繫在一起的。“道德”與“銀行”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概念,卻把這二者生拉硬扯在一起,給人的感覺是不倫不類。

把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毫無關聯的概念捆綁在一起,將道德行爲摺合成“貨幣”的形式儲存起來,並可以用來支取申請相關幫助或享受相應待遇,這必然要涉及到“道德行爲”能否計價買賣的問題。而且還可以“支取”,能“換來回報,甚至可以折抵過錯”,這顯然是一種“交易”,直接違背了“道德”的本義。

“道德行爲”是倫理範疇的行爲,比如,父母爲孩子做的一切,孩子爲父母做的一切,這都是倫理義務,是奉獻,是不圖回報的。不僅在行爲之前就不是爲獲得回報而做的,就是行爲之後也是不要求回報的。

如果父母爲孩子做了事要求有回報,那就等於是在向孩子“放債”,把父母子女變成是赤裸裸的冷冰冰的的“金錢關係”;如果孩子爲父母做事是爲了獲得父母的好評或表揚,是把孝敬父母變成是要獲得回報的“投資”,那就不是真心孝敬父母了,而是“虛情假意”。

有人說,“道德銀行”可以作爲對傳統道德評價方式的一種補充。

“道德銀行”首先要爲道德行爲尋求一種有效的測評和獎勵的方式。“道德行爲”這種東西如何存入銀行?誰有資格給道德行爲打分?誰有權利規定道德行爲的分值?誰有這樣的道德的公信力?對道德行爲怎麼統計和驗收?這些問題不解決,“道德銀行”是無法開辦下去的。

“道德銀行”的始作俑者,其本意無非是以公益服務實績來鼓勵學生向好人好事看齊,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道德水準的目的。但如果學生僅僅是爲獲得“道德銀行”的計價和獲取“回報”,而去做好事的話,就會讓學生染上濃厚的功利主義和利己主義的色彩,這對他們的成長並無好處,會使學生變得“過分精明”,越來越自私。

道德行爲應該是來自良心和良知的一種自律。主要通過社會實踐和教育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道德行爲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體驗來獲得,而不應僅僅依靠“虛擬物化”刺激的方式去鼓勵。

將學生的善行義舉模擬爲爲物質財富,無形中也會給學生一種不良的啓迪,尤其是一些學校實行的任何一種道德行爲,都可以換取回報或折抵過錯。這會讓人懷疑道德行爲人本身的動機和目的,從而愈發導致學生對道德信念產生危機。

現在,有些人對市場經濟社會有一種誤解,認爲在今天的社會裏,什麼事情都得要跟“市場”接軌,都帶有“經濟”色彩纔算是時髦。

其實,這是對市場經濟社會的一種膚淺認識和理解。市場經濟社會也不是一切人與人的關係都要通過“交易”來調節,同樣也需要有“道德”來調節,這是不同的兩個領域,不能強拉硬扯在一起。

這種“標新立異”做法,華而不實,花拳繡腿,是對道德純潔性的一種褻瀆,不該提倡、推廣。

“道德銀行”不是什麼新生事物。新生事物是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具有生命力的新鮮事物。而“道德銀行”最多也就是一件新鮮的“噱頭”而已。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