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吃飯喝酒是一種文化。在很多地方,吃飯之前都得先來兩杯小酒,一筷子菜一口酒,菜要吃的從容不迫,酒要品的津津有味,而各種主食硬菜,到了最後不過是酒過三巡,匆匆填飽肚子的東西。人生對於滋味二字的深刻印象,大概就是從下酒菜開始的吧。然而,各地的人,喜歡的酒不同,有的人喜歡口感綿柔的酒,有的人喜歡濃烈炙熱的酒,但是無論是什麼樣的酒,都離不開一盤最深入人心的下酒菜,一道對味的下酒菜對於愛喝酒的人來說,就和久別重逢的知己一樣。

說到下酒菜,我覺的東北人的下酒菜最是“手到擒來”。隨意到身邊有什麼,什麼就能拿來做下酒菜。東北人的下酒菜,可以是一把青翠欲滴的小蔥,這邊蘸着大醬,那邊嘬着白酒;

也可以是一盤撒了薄鹽、炒的焦酥的花生米,花生米在油脂的浸潤下,香酥可口,一盤子花生米配一杯酒,可以讓東北人把最掏心窩子的話都說出來;

還可以是一盤筋肉分明、滷香濃厚的醬牛肉,東北人大口的吃肉,細細的品嚐,酒水連同牛肉一起穿腸而過,胃口被打開了,話也就多了,氣氛在下酒菜的烘托下也漸入佳境。

廣東人的下酒菜裏,離不開一盤肥瘦相間、肉質軟嫩的叉燒。叉燒在廣東人心目中的地位應該是很高的吧,廣東人就連平時說話,都常常帶着叉燒二字。比如說,媽媽罵孩子的時候會說“生舊叉燒好過生過你”,意思就是生個叉燒都比你強;廣東人有時候會說別人扮叉燒,意思就是裝的好像很厲害的樣子。由此看來,這個叉燒在廣東,應該是個厲害角色吧。確實,一碟烤的剛剛好的叉燒,口感幾乎入口即化,表皮酥脆,外表還帶着一點焦糖色,口感上多汁肉滑,味道上鹹甜兼備。配着冰涼的啤酒下肚,讓不勝酒力的廣東人,都會爲了這道下酒菜忍不住多喝幾杯。

叉燒

上海的下酒菜,可能是各地下酒菜之中最糟的了。不過這裏的糟,不是糟心的糟,而是酒糟的糟。在上海,萬物皆可糟,雞翅、鴨舌、牛肉、五花肉、筍尖、豆腐乾等等,只要是上海人想吃的,都可以放到酒糟中慢慢浸潤,而這個過程,需要一個漫長的等待,待酒味入髓,火氣全消的時候,這些糟貨就算大功告成了。

糟蝦

糟雞爪

對於潮溼悶熱的上海來說,這些糟貨有祛溼敗火的功效,甚至每個上海人的冰箱裏,都會備上一罐子糟毛豆。把毛豆清洗乾淨之後,兩邊各剪開一個小口,開水斷生,然後放進糟滷裏,吃的時候,先用嘴巴對準毛豆的口子處認真的唆一唆,豆子和湯汁一起被吸進口中,冰冰涼涼清爽解膩,這樣的下酒菜,是上海人的夏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糟毛豆

你那裏的下酒菜是什麼?也許說起下酒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