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指數不多,不開發出ETF產品可惜了。

  一、smart beta ETF可能有較大市場空間

  未來在指數基金的發展過程中,指數增強和smart beta 可能都有着巨大的市場機遇。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重視這兩類ETF產品的佈局。

  目前市場上的ETF產品中,跟蹤寬基指數和行業指數的較多,而跟蹤基本面指數的Smart beta ETF相對較少。

  二、央視財經50ETF已經來了

  央視財經50是一個不錯的指數,它是以“成長、創新、回報、公司治理、社會責任”五個維度爲考察基礎,在A股市場上遴選出50家優質上市公司組成其樣本股,再經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對五個維度進行權重優化,編製成的指數。該指數共包含50只樣本股,每個維度各10只。

  對於這個指數是從多維度來選擇成分股的,所以不同於其他藍籌類的指數,這個指數的成分股行業分佈相對而言比較分散,金融股的權重佔比相對而言沒那麼高。

  市場上的建信央視財經50、招商央視財經50都是跟蹤這個指數的,其中建信財經50的規模較大。但是遺憾的是建信財經50一直沒有想着來發行這個指數的ETF產品,於是被中融基金搶了先。

  中融央視財經50ETF ( 159965.OF ) 於3月19日發行上市,發行份額6.67億元。但是很多ETF產品都有發行上市以後經歷大規模贖回的情況。不知道這一隻基金會不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如果中融能把這個產品的規模做大,產品流動性夠好的話,這可能是個不錯的ETF產品。

  三、基本面50ETF即將要來

  在基本面指數當中,投資者很容易想到嘉實基本面50,這是一個LOF產品,也是市場上頗受關注的一隻基本面指數基金。在基本面50的產品佈局上面,嘉實基金沒有把該指數的ETF產品先發機會讓給別人。沒錯,嘉實基金要發基本面50ETF了。

  基本面50ETF追蹤的是中證銳聯基本面50指數(000925),該指數挑選以 4 個基本面指標(營業收入、現金流、淨資產、分紅)來衡量的經濟規模最大的 50 家 A 股上市公司作爲樣本,且樣本個股的權重配置與其經濟規模相適應。從持倉情況來看,該指數主要成份股是金融股、原材料、工業等成份,其中金融股佔比過半。

  四、smart beta ETF的規模很重要

  當然發了smart beta ETF產品後如果沒有能夠把規模做大的話,基金公司可能也越做越辛苦。

  在筆者看來,如果一個ETF產品的規模沒有做到10個億以上,都是一個比較尷尬的事情。事實上,之前有一些基金公司發了部分的smart beta ETF產品,包括嘉實深證基本面120ETF、建信深證基本面60ETF等產品,遺憾的是這些產品的規模都沒有超過10個億。

  目前市場上smart beta ETF產品中規模最大爲華泰柏瑞旗下的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代碼:510880),目前的基金規模爲23.55億。不過這一隻基金成立的較早,人家在2006年就成立了。紅利ETF是我國市場上第一隻smart beta ETF產品,也是目前規模最大的紅利主題ETF和規模最大的smart beta ETF。遺憾的是這一類成功smart beta ETF的案例並不多。

  相信隨着ETF產品的大發展,各家基金公司各類smart beta ETF的佈局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