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今日發佈的《2018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顯示,境外對我國證券投資淨流入上升。2018年,境外對我國證券投資淨流入160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9%。其中,境外對我國股權投資淨流入607億美元,增長近七成:債券投資淨流入995億美元,增長13%。

近年來,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開放步伐加快,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相繼實施,境外投資者投資我國證券市場更加便利。同時,隨着我國債券、股票逐步納入國際主流指數,境外投資者配臵我國債券和股票的需求上升。

《報告》認爲,境外對我國證券投資淨流入上升說明我國證券市場吸引力不斷提升,境外投資者參與的積極性和便利度顯著提高,也體現了A股納入明晟(MSCI)新興市場指數等積極信號的影響。分季度看,前三季度境外對我證券投資延續2017年下半年以來的趨勢,保持高位淨流入,分別爲438億美元、652億美元和431億美元,四季度有所回落,爲81億美元。

從境外對我國證券投資的主要渠道看,一是境外機構投資境內證券市場962億美元,增長79%,主要是境外央行增持我國政府發行的債券:二是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渠道流入資金447億美元,增長八成:三是非居民購買我國居民機構境外發行的股票、債券274億美元,其中以我國居民機構在香港上市發行H股爲主,下降38%。此外,銀行承兌遠期信用證(附匯票)形成資金淨流出80億美元。

據外匯局統計,近年來境外機構不斷增持我國債券和上市股票(含基金),持有的合計規模從2014年末的2192億美元上升到2018年末的4448億美元,增長103%。其中,持有的債券規模從1085億美元上升到2638億美元,增長143%:持有的股票規模從1107億美元上升到1810億美元,增長64%。未來,我國證券市場在吸引境外投資者方面仍具有較大潛力。

(經濟日報 記者:陳果靜 見習編輯:覃皓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