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为「地球上最热门的运动赛事」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粉墨登场,
办理大型国际运动赛事对于国家发展或城市建设可说是一帖有效的催化剂,但这个论述是否能够在巴西世界杯足球赛获得验证似乎成了一个问号。

事实上,当国际足球总会当初选择巴西作为主办国时就已经知道巴西的硬体条件不敷使用,也就注定了巴西先天不足的局面,再加上政府部门行政效率不彰及国内社会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包括贫富差异、治安不佳等后天失调的情形使本届世足赛有可能成为近几十年最「落漆」的大型赛事之一。
而两年后的里约也将办理奥运会,同样地,国际奥委会及许多国际单项运动总会对于里约奥运筹委会的进度也不满意,面对此景,也只能「剉啦等」。同一时间,获得2022年世足赛承办权的卡达也笼罩在买票疑云之中并接受国际足总调查中,值得一提的是连国际足球总会主席都公开表示选择卡达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分析诸多国家办理赛事的动机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型是「运动带动国家发展」,以英国、韩国及新加坡为例,这些国家视运动为重要建设工具,以伦敦奥运为例,其透过奥运办理重新发展其伦敦最落后的地区,也就是进行城市再造的工程,同时,其政府也借此一平台大力输出其文创产业及产业经验。韩国的研究也指出其成功办理1988年汉城奥运有效促进国家认同及催生出后来流行的「韩流」,主办2002年的世足赛及球队优异表现也让陷入金融风暴的韩国人重新找回民族自信心。而新加坡也采用类似的概念但考量本身的情形而有不同之作法,其政府在数年前就推出的「透过运动让生活更美好」愿景,并兴建一座容纳五万人的运动设施办理东南亚运动会及女子网球大年终赛事以有效带动其运动及观光产业。而这些国家都有些共通的特色,第一,持续办理大型赛事,以韩国为例,除前述所提之夏季奥运及世足赛之外,其在2011年已经办理了世界田径锦标赛及将于2018年办理冬季奥运会,并号称是全球第六个国家办理国际赛事的「大满贯」,而新加坡从过去的青年奥运会、F1赛车到今年起连续五年的女子职业网球大年终赛事。第二,水平整合运动相关行政部门,如英国与韩国将观光、文化或传播部门合而为一,一方面是看上运动与前述单位的产业关连性,另一方面是有效进行运动与其他部门的统筹协调。
第二类型的国家是抱持「运动展现国家形象」思维,如俄罗斯、卡达及巴西等,这些国家试图以国家经济资源一方面进行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向世人说明其国家形象,俄罗斯从去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喀山世大运、今年的索溪冬奥、2015年的水上运动会及2018年的世足赛,俄罗斯期望透过这些赛摆脱苏联解体的形象。而超过600亿美元的卡达世足赛的场馆预算及其周边建设将是世足赛史上最巨大的工程,可以显见的是这些华丽的硬体建设将会透过全球媒体展现其因石油所带动的经济能量。这些国家对于赛会视为国家形象工程,对于办理所需行政效率及产业联动性则有努力空间。
巴西世足赛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型国际运动赛事如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成功的关键在于许多建设与投资是以区域的永续发展为前提,并非为了办理赛会而兴建场馆,并且需要跨部门整合才有加乘效果。

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