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首先要說的是希特勒並沒有作出停止追擊敦刻爾克英法軍隊的決定,他僅僅是在龍德施泰德的建議下,命令A集團軍的裝甲部隊暫停進攻,但是同時下令北面的B集團軍立即發起進攻,消滅包圍圈內的英法聯軍。

法國戰役爆發以後,德軍利用裝甲優勢迅速實現突破,到5月20日,順利的將30多萬盟軍包圍在敦刻爾克附近。然而在5月24日,希特勒去A集團軍司令部的時候,龍德施泰德卻向他建議暫時讓A集團軍的裝甲部隊停止進攻。

龍德施泰德的理由很充分:

首先,A集團軍的裝甲部隊進展太快,所以配屬給他們的步兵部隊已經被甩開,缺乏步兵部隊配合的裝甲部隊是很危險的。加上敦刻爾克附近的地形並不適合裝甲部隊作戰,所以裝甲部隊最好暫緩進攻,等步兵上來。

其次還是因為進展太快,前線的局勢已經比較混亂了,敦刻爾克附近的德軍共有16個師,而這16個師屬於A、B兩個集團軍的4個軍,此時急需成立一個指揮部來協調這些部隊的作戰。

此外在側翼的隆美爾報告前線的盟軍已經展開反擊,雖然事後證明盟軍的部隊並不多,但是當時無疑讓龍德施泰德覺得有必要觀察一下形式再做決定,畢竟包圍圈外還有不少法軍,他們也可能為了解圍而發起進攻,德軍需要保留足夠的預備隊應付突發情況。

龍德施泰德提出的新的作戰計劃是讓機動部隊則停留在朗斯-貝頓-埃爾-聖奧梅爾-格拉夫林一線,以便防止盟軍突圍。希特勒對龍德施泰德的建議表示了贊同,隨即同意讓裝甲部隊停下進行修整,不過他同時下令,立即加強北面的B集團軍,讓B集團軍發起攻勢,消滅包圍圈內的盟軍。

不過B集團軍的進展不順利,所以兩天後希特勒下令A集團軍恢復攻勢,不過最終還是未能突破盟軍防線,包圍圈內多數盟軍得以從海上撤走。


法國戰役進行得非常順利,這讓人們不可思議。正當德國裝甲部隊佔領法國北部,將30多萬英法聯軍圍困在敦刻爾克這個狹小的地帶,並且發動掃蕩的時候,卻出乎意料的接到希特勒關於停止進攻的命令。這一命令讓英國在唯一的退路上撤出了22.4萬人,讓法國撤出了11.4萬人,英法會說這是「敦刻爾克奇蹟」。但事實上,在沒有任何其它東西可以挽救英法軍隊的時候,保住他們生命的恰恰是希特勒。也正是這些當年在敦刻爾克撤走的英法軍隊,為日後盟軍的反攻提供了兵力保證,同時也為五年後希特勒第三帝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出現驚人一幕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不禁讓人唏噓不已。希特勒做出這個決定,除與自身複雜性格有關外,同時也受到了身邊其它高級參謀思想活動的影響。

1940年5月24日,一個關鍵性人物出現在了希特勒的視線中,這個人便是龍德施泰特。龍德施泰特是一名謹慎的戰略家,他總不放過一切不利的因素,尤其是善於避免在樂觀的時候犯錯誤。龍德施泰特在彙報情況時特別提出,由於長時間的迅速行動,裝甲部隊實力已經減弱,並且指出可能會受到南北兩面的夾擊,尤其是南面。同時提出保存裝甲部隊實力,以供未來作戰非常必要。龍德施泰特的建議肯定會影響到希特勒,至於是否直接影響到了希特勒做出停止進攻的命令就不得而知了。

再有可能影響希特勒做決定的,就是凱特爾和約德爾了,他倆是當時希特勒大本營中的主要軍事首腦。約德爾強調過,自己曾根據一戰時的經驗建議過希特勒,裝甲部隊不能在沼澤地使用,那樣會使裝甲部隊受到重創。再加上裝甲部隊的實力已經相對減弱,而且即將發動的對法國的第二階段的攻勢已經迫在眉睫,所以停止進攻是最好的選擇。

除了上述幾個人外,還有就是空軍司令戈林影響了希特勒這個決定。憑藉戈林在第三帝國不可動搖的二把手位置,他說話自然是有分量的。他曾向希特勒保證,他的空軍可以從天空封鎖海邊敵人的退路,能完成合圍的任務,結果表明戈林過高的估計了自己軍種的威力。

但事後表明,德國空軍其實並沒有發揮其全部力量,希特勒是對空軍進行了限制的。我們不得不猜測,這背後是有希特勒的政治動機的。希特勒曾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合說起過,自己對英國的要求,就是站在英國人可以接受的立場上,來和英國謀求和平。如果把敦刻爾克的英法軍隊趕盡殺絕,丘吉爾自然會全力對付德國。希特勒對英國又愛又恨的複雜感情,最終導致他做出了停止進攻的命令。


比如說,針對台灣島內的一些高速公路,包括一些重要的交通樞紐,甚至包括一些重要的隧道,那麼它就制定了所謂的這種自曝和自毀的計劃讓登陸的兵力,無法進行快速的機動,這可能也是焦土戰略的這樣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從目前來看,我認為,所謂的焦土戰略只是對於島內的老百姓去傳遞一種恐懼感,讓他們對大陸產生更多的隔閡,對於兩岸之間產生更多的這樣的一些恐懼感,但是把這樣的一個說法,這樣的一個戰術擺到了明面上,我相信最大的抗議聲音可能是來自於台灣的民眾,大家想一想,如果把基礎設施破壞了或者說的武器裝備對自身進行攻擊,那麼我認為首先遭殃的還是台灣老百姓。


在法國戰役開始後,德國軍隊長驅直入,攻破了英法軍隊的防線,一口氣把40萬英法軍隊壓制在了一個叫做敦刻爾克的港口城市內。敦刻爾克沒有防禦工事,德國的裝甲部隊快速的完成了對這一帶的合圍,眼看就要消滅這股殘敵。就在這個時候,希特勒忽然下達了一個讓人捉摸不透的命令,裝甲軍停止繼續進攻,把消滅敵人的機會留給空軍。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空軍並沒有完成這個任務,英國方面調集了大量的輪船,將33萬英法軍隊運送到了英國,等到希特勒反應過來的時候,敦刻爾克僅僅還有幾萬法國軍隊駐守。這個事件也就是歷史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希特勒的這個命令一直讓人捉摸不透,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希特勒讓裝甲部隊停止追擊英法軍隊呢?

一種說法是:在法國戰役開始前,英法聯軍和德國軍隊的實力差距差不多,希特勒自己也沒有想到能夠打的這麼順利,當發現勝利來的太突然的時候,希特勒沒有反應過來,所以下了這麼一個糊塗的命令。這個說法確實有一定的根據,不過考慮到當時的戰場情況,希特勒的這個命令也並不糊塗。

從軍事上來看,希特勒沒有讓坦克部隊繼續追擊一方面是為了保存實力,坦克部隊已經損失的夠多了,再去消滅著40萬全副武裝的殘敵有些力不從心。並且當時敦刻爾克的沼澤遍布,並不適合坦克部隊作戰。坦克部隊是德國的王牌,希特勒認為沒有必要為了消滅一群驚弓之鳥,損失掉自己的主力坦克部隊。從政治上來看,空軍是德國納粹自己的軍隊,法國戰役中空軍的表現一般,希特勒需要給空軍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再加上戈林的鼓吹,(戈林保證空軍能完成任務,保盧斯:我信你個鬼,你個糟老頭壞的很)更讓希特勒堅信空軍就能解決問題。

二戰時期的空軍還沒有獨立作戰的條件,只能作為陸軍的輔助,戈林的這個想法顯然是超前了。同時希特勒還幻想著英國能夠求和,他不希望和英國在這次戰爭上結仇,希特勒沒有足夠的海軍,缺乏進攻英國的必要條件。後來海獅計劃的流產也說明德國跨海作戰的可行性不高,能夠和英國和解,是德國最佳的選擇。


這是一個目前有很多說法,爭議也很大的問題。通常的說法有3種,

1. 希特勒輕信了戈林關於空軍即可消滅盟軍的說法。但是我認為意希特勒的判斷力,以他對戈林喜歡吹噓的個性的了解,還有就是希氏身為步兵出身對最後還需陸軍出馬才能最後解決對手的基本常識的掌握等幾點來判斷,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希特勒不會因此下令的。

2. 希特勒始終幻想和英國實現英德和解,不想逼英國太迫,更不想因為殲滅30萬英國遠征軍而和英國結下死仇,因而故意放英國一馬。我認為這一點也說不通。誰都知道,只有讓對手輸光了本錢,才可以讓他認輸,靠放對方一馬是不可能使他感恩戴德而坐到談判桌前來的。

3. 德國裝甲突擊部隊經過長時間不間斷地突擊,已經是強弩之末,不得不停下來整補,希特勒下令純屬是迫於現實的無奈之舉。我認為這種說法還是可信的。德國2005在德國電視二台(ZDF)為了紀念二戰結束60周年播放了一系列電視記錄專題片。其中在談到敦刻爾克時,引用了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和龍德斯泰特等人的回憶錄,約德爾的戰時日誌,以及德國總參謀部的文件。這些都證明,德國突擊部隊高速不間斷地進攻,戰線拉得太長,後勤補給跟不上,有的坦克師只剩下不到40輛坦克還可以開動。特別是南線法軍向德軍側翼,尤其是向色當,梅斯方向的反擊力度越來越來強,給德軍造成很大的威脅。本來希特勒寄希望於可以一鼓作氣地攻進港口把盟軍攆下大海。可是在敦刻爾克外圍沒能突破法軍的防禦而陷在的沙地里。所以希特勒在很多將領的再三強烈要求下斟酌再三終於下令停止進攻。其實下令讓空軍接手不僅是給老朋友戈林和空軍一個面子,搞一下軍種平衡,而且可以騷擾延緩盟軍從海上撤離的進度,希特勒壓根也沒指望可以僅靠空軍就能把這三十多萬盟軍給收拾了。只是他和整個德軍統帥部都沒有想到英國的動員能力如此之強,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面就把33萬人接運出去,也過於輕視了在敦刻爾克外圍防禦掩護的8萬法軍的抵抗是如此強烈。戰後當初那些曾經強烈請求希特勒下令停止的德軍將領,特別是古德里安等都緘口不提自己當年的行為而一股腦吧這個責任推給了希特勒。

我認為德國紀錄片的觀點是真實可信的,也算還了希特勒一個公道。

4. 總的來說敦刻爾克一事上,德軍高層進退失據、瞻前顧後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心態失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