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貝卡電影節創立於 2002 年,由羅伯特·德尼羅等人推動,它最初的宗旨是爲了給 911 重創後的紐約曼哈頓下城的復興做貢獻,現已發展成爲了獨立電影界一個引人注目的平臺。雖然在獨立電影界的地位還無法與聖丹斯相提並論,不過翠貝卡鼓勵各種形式的故事,從紀錄片電影到電視作品,從短片到 VR 作品,從音樂到遊戲。

  創立初期,一些明星和導演作品的首映讓翠貝卡積累起了名氣,其中包括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失眠》和休·格蘭特主演的《關於一個男孩》等。近年來它則逐漸在紀錄片領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

  除此之外,本屆的翠貝卡中有不少中國導演和作品存在。

  陳一虢執導的短片《11:50》入圍了

  短片競賽單元

  。這是一個關於輪迴的故事:夜晚的 11:50 分,金中西(黃志瑋飾)駕車遊蕩在街道上,沒想到發生意外,撞死了人。掩埋屍體的過程中,他在死者身上搜尋到一把酒店的房門鑰匙。死者的手機響起,來了一條引起金中西好奇的短信。於是他前往酒店一探究竟。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陷入了無盡的循環之中。

  有不少電影都嘗試過循環的故事,早在 90 年代,就有了《土撥鼠之日》,受此影響的《忌日快樂》也講起了循環,而 Netflix 剛剛上線的《愛,死亡和機器人》中也有一集這樣的故事。

  陳一虢是上海科技大學-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導演班、編劇班的學員。對於這個融入驚悚元素的故事,陳一虢在解釋時表示:“佛典曰,世間萬物,因果輪迴。人生就好像一個圓,只是在不同的點上經歷着這個圓,兜兜轉轉,最終還是逃離不開。但我覺得,這是一種認命的心態吧,就好像故事的主人公,他並不知道自己經歷着什麼,或者將要發生什麼,始終在用相同的思維和行爲方式進行着自己的人生,所以纔會不斷的輪迴。而作爲旁觀者的我們卻很清楚,所以畫圓的是我們自己,能夠跳出這個圓的也是我們自己。”

  《11:50》工作照

  同樣入圍短片競賽單元的還有劉陸主演的《珍珠》。劉陸曾是孟京輝戲劇工作室的簽約演員。投身於影視後出演了賈樟柯執導的《天註定》和《山河故人》,在姜文的《一步之遙》中也有演出。《珍珠》講述的是在偏遠漁村裏一位單親媽媽給 6 歲女孩上了最後一課的故事。

  在紀錄片競賽單元中,有一部聚焦藝術家馬良的作品《我們的時光機》。攝影師和廣告導演出身的馬良近年來以他獨創的形象逼真的木偶裝置舞臺劇《爸爸的時光機》而受到藝術界的廣泛關注。該劇是一部風格奇幻、充滿詩意的非傳統木偶戲劇,以馬良與其父親的共同生活經歷改編而成。紀錄片呈現了馬良在此期間的藝術創作過程。

  另外,蘇昊丹導演的原創 VR 動畫《ELLO》入圍了 VIRTUAL ARCADE 單元,《ELLO》是繼《拾夢老人》和《烈山氏》入圍威尼斯後,平塔工作室又一部入圍國際電影節的作品。蘇昊丹曾在追光動畫先後參與了《小門神》《阿唐奇遇》《貓與桃花源》等作品的故事板創作。

  《ELLO》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孤獨與希望的故事。同名主角獨自生活在宇宙角落的一個小星球上。爲了讓別人知道自己住在這裏,他修建了一個大型的霓虹燈廣告牌,希望借這微弱的光亮能夠吸引到其他人的注意,可日復一日的等待和期盼,卻從未得到過任何迴應。

  今年的翠貝卡電影節將於 4 月 24 日至 5 月 5 日展開。

  題目和文中圖片由《11:50》片方提供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