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先生的傳奇經歷,大凡上了一些年紀的人,都有所瞭解。從珠海的巨人大廈矢折,很多人都認為從此之後,史玉柱先生會從公眾的視線中消失,從此一厥不振,包括我自己在內,當時也是這麼認為。誰知十餘年的光景,史先生又東山再起,且又風光無限,的確讓人欽佩不己!對於史先生的這段傳奇經歷,本人認為:一是史先生創業的決心所驅動,人生路上,誰沒有成功、失敗的經歷泥?有些人成功了就沾沾自喜,找不到東西南北。有些人失敗了,整天沉浸在後悔、埋怨之中,怨天尤人,不從自身找原因,不去總結成功或者是失敗後的經驗和教訓。而史玉柱先生則不然,成功或失敗,都擋不住他勇往直前的決心。二是有常人所沒有的堅強意志和毅力。所謂人生無常,一個人一帆風順還好說,總結來總結去,都是如何如何把握機會,抓住市場。而像史玉柱先生這樣,曾經摔了一個大跟頭的人,要想東山再起,沒有十年臥薪嘗膽,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我想是難以做到的。第三是,史玉柱先生有一幫同甘共苦的團隊和對事物有非凡的洞察力。一個人,一個團隊成功了什麼都好說。失敗了,那問題就來了,因財失義,兄弟因財反目成仇的事例比比皆是,這些經驗和教訓,誰便一找一個人都能說出一大蘿筐,我想史玉柱先生能有今天,應該與他那一幫能喫苦耐勞,同甘共苦,能相互理解的難弟難兄是分不開的。總之,在史玉柱先生再次成功的今天,我相信公眾說他什麼的都有,把他拜為神的,把他視為楷模的…等等都兼而有之,史玉柱先生給我的啟示就是,能象他這樣,成亦好,敗亦好,人生如史玉柱能拿得起,放得下,就不愧為一種高境界!


史玉柱負債纍纍後跑到江陰躲了起來,很快又靠腦白金髮家。中間是有人操盤的絕對不是外界說的那麼高大上。首先我不否認史玉柱的天資縱橫,但是看問題必須清醒一點!一個人負債數億,再有本事也不會短時間馬上崛起,正常情況一旦負債銀行以及周圍朋友都不會再借你錢。那史玉柱拿什麼錢全國電視臺打廣告?拿什麼錢生產腦白金和鋪貨。這些就要理性思考。具體就不說了,不過可以調查一下史玉柱哥哥是誰,還有一個叫姓段名yj的高手。


1989年深圳大學研究生畢業,隨即下海創業,依靠M6401桌面中文電腦軟體挖到人生第一桶金,1993年開發巨人大廈,因資金鏈斷裂,一夜之間負債2.5億,成為「中國首負」。後東山再起,再次創業成為一個保健巨鱷、網遊新銳,身家數百億的企業家。2011年6月,又成功地在金融領域投資了華夏銀行和民生銀行,成為投資大鱷,史玉柱再次崛起的故事,突顯出「執著與毅力」的魅力與價值。

從「程序猿」到「跨界大咖」、從「億萬負翁」到「億萬富翁」,從「營銷高手」到「資本高手」,史玉柱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創業者之一,堪稱:中國商界最耀眼的「失敗者」,也為中國商界留下了一份彌足珍貴的商業思想記錄。

27年創業歷程,事業跌宕起伏,一夜負債2.5億到身價158億,其經驗、策略都是史玉柱交學費交出來的,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他的商道又是什麼?

一、最好的策劃導師就是消費者

實際上搞營銷只有一個詞,唯一的一個詞,就是你的消費者。你把消費者研究透了,你的營銷方案就出來了。所以過去,我們堅持的是這個,這一條路,不信權威,指導我們的唯一老師就是消費者。在做腦白金的時候,我跑了70多個市場,跑終端,沒有上萬,但絕不低於5000。腦白金「送禮」這個概念就是從老太太那兒聊出來的。

我覺得只要是營銷型的、做消費品類型的公司,除了掃地阿姨,每個人都應該瞭解消費者,只有這樣,這個公司的營銷方向,公司方向才會少犯錯誤。

二、營銷最核心的是要了解你是銷給誰

營銷,我覺得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要了解你是銷給誰。賣腦白金,要對老頭老太的兒子女兒說。中國的老頭老太太其實對自己是最摳的,不捨得自己花錢。怎麼樣才能讓他買腦白金呢?他們就說,除非兒子或者女兒要給他買,他就願意喫。所以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就覺得,要賣腦白金,不能跟老頭老太說話,要跟他的兒子或者女兒說話。向老頭老太太說沒有用。

三、廣告是對消費者大腦的投資

廣告,它其實是一個投資,它是投資消費者大腦。所以廣告是一個積累,最怕的就是打一段時間就換,尤其是打了半年一年就換掉,這樣你前面花的錢基本上就全浪費了。所以廣告語能不變盡量不要變。

廣告播放,要研究怎樣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該大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大,能大到多少就大到多少,不需要的時候別播,需要的時候集中猛砸。廣告要在消費者腦海里形成印象,需要很長時間,需要持續,要播起碼有1年以上的計劃。「送禮」=「腦白金」,就是長期電視廣告對消費者大腦投資的結果。

四、老闆一定要親自抓營銷

營銷驅動型公司,老闆一定要親自抓營銷。只要老闆不自己親自抓,這個公司一般沒戲。因為老闆親自抓營銷,就意味著這個公司的命脈是掌握在你手裡了。對於營銷驅動型公司,營銷就是舵,你作為一把手你自己都不去管這個方向,管這個最重要的舵,那這個公司很容易出錯。

老闆親自抓,更大的作用是:整個公司的資源,人力、財力、物力,會往那個方向去流。老闆不管,那個地方資源是缺乏的。老闆親自抓營銷,公司的精英骨幹也就會每天自己在那琢磨廣告的事、消費者的事。

五、營銷的基礎一定是好產品

任何一個成功的產品,如果它做的時間長,這個產品一定會對消費者有幫助,如果沒有幫助,一定不會做長久。營銷固然重要,但是它的基礎一定是好產品,要產品本身對消費者是有幫助的,而且是消費者自身能夠感受得到的好處。腦白金銷售13年,銷售額還在創新高,但媒體朋友說腦白金是騙人的,這個不符合事實,一個東西騙一年兩年可以,現在13年了還在上升。

一個企業想做大、做持久,一定要做好的產品,負責任的產品,否則這個公司根本做不起來,至少做不持久。

六、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

毛主席的十大軍事原則裡面有「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其實我們做企業也是這樣,我們做企業能不多元化盡量不多元化,這是一個。

第二個,一個企業不是說產品越多越好、產品型號越多越好。其實有一個主打產品,就一個特別大的產品,就夠了。產品能少一個就少一個。少的目的其實就是毛主席的這個「集中優勢兵力」,集中到一點去,把精力、人力、物力、財力,全聚焦到一點上去。當你2倍於敵人的時候,你不要圍對方,你一定要5倍於敵人的時候纔去進攻他,10倍的時候才能圍城。

一個企業必須在這個行業裡面形成你的核心競爭力,如果你搞多元化,你就無法形成你的核心競爭力。從創業的1989年開始到珠海那段時間,想銷售什麼產品都銷售成了,就沒有失敗過。所以在這種環境下就開始了多元化之路,這是一條不歸路。失敗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沒有深入行業進行研究,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很多都是拍腦袋拍出來的。

七、聚焦、聚焦、聚焦,堅持、堅持、堅持

在做品牌、產品的時候,對消費者的利益點,能少盡量少。可能一個產品有很多好處,其實你說三個好處就等於什麼都沒說,消費者記不住。所以一定要聚焦,只說一點是最佳選擇。

不要貿然進入一個行業,因為你還沒有交過學費的。一定要聚焦聚焦再聚焦,選好一個項目,而且在這個一個項目裏,從科研開發到銷售、生產各個領域你還不能平均用力,在這裡面,你還要重點去攻某一點,然後把你的人力、財力、物力都往真正有競爭力的那一點去聚焦。

力往一處使,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堅持,堅持你的廣告策略、你的廣告語、堅持你的項目與產品,切記三心二意,杜絕廣告播放一段時間停一段時間,如果你播的少,這個錢就浪費掉了,你的水永遠開不了,你前面燒的火也白燒了。能讓人記住的廣告,特點就是不停地重複。

八、只認功勞不認苦勞

企業文化不應該流於形式。第一條就是說到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說。這是我們中國不少人的陋習,喜歡拍胸脯,喜歡說大話,尤其是下級對上級說大話,也有上級對下級說大話。在這種氣氛下,企業上下級之間就沒有了信任,就沒有了戰鬥力。

企業文化的第二條就是隻認功勞不認苦勞。苦勞對一個企業是沒有任何貢獻的,它不會帶來任何利潤。但是中國的文化裏常說,我沒有功勞還有苦勞。我們企業只認功勞不認苦勞,把它灌輸下去,一旦認可之後,企業效率自然就會高。

巨人的文化就是:說到做到、只認功勞、嚴己寬人、敢擔責任、艱苦奮鬥。

九、決策失誤是一個企業代價最高的成本

一個企業付出最大的成本、最大的浪費並不在於他的實際操作,實際上決策失誤所付出的代價是最高的。當初巨人蓋巨人大廈,這一件事就把巨人徹底拖垮了。一個企業陷入困境,甚至於破產,很少是因為它管理上的失誤導致的,而是它做了不該做的事。

任何一個人腦袋都會犯錯誤,你是老闆,是個天才,你也會犯錯誤。我過去自以為想成熟的,其實70%的都是錯的,因此,公司的決策一定要既有民主,又有集中。

作為一個企業的負責人,錯誤的東西是很多的,所以只能和自己的企業內部骨幹多交流,多徵求他們的意見,決策權一定要民主,任何一個項目應該由集體決定。即使不能保證100%正確,但失敗率會下降。決策完了之後,只要不是方向性錯誤,就要堅定地執行,不要經常停下來調整調整,再停下來調整調整。

十、市場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競爭

一個公司要在市場上勝出,可能就是在人的根本問題上一定要做好。市場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競爭。巨人重新起來,資金沒多少資金,實際上還是靠這批人,人確實是十分關鍵。

一個團隊好不好,首先是老闆做的正不正。做的不正,團隊肯定會散掉。首先他們會觀察你,你大不大度,如果你是個小肚雞腸的人,一有風吹草動,肯定就會離你而去。第二點你對人真不真誠,你對你的部下真不真誠。

作為老闆就要琢磨員工,他為什麼要跟著我幹。除了感情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就兩點:第一點是收入,這個過去可能羞於啟齒,老是用事業心、企業文化去淡化這個,事實上是不對的。第二個追求是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想得到上級、同事以及同行的認可,你就要給他創造這樣一個環境、條件,要給他搭舞臺。

關於人才的問題無外乎有三個方面:找人、培養人、用好人。

選人標準就是毛主席說的又紅又專。紅,指人品好,專,指業務好。

培養人就是,你要把他放在那個位置上,還要授權給他。如果給他那個位置,卻不授權,那他永遠專不了。要允許下面的人犯錯誤,在授權上應該這樣:先帶他一段,送一段,然後充分授權,只有在充分授權之後,他成長才能更快一點。

用好人要做到三點:第一個是不用空降部隊,有的人是個人才,但換了環境,就不一定是人才。第二個就是對幹部充分授權。讓最瞭解情況的人有決策權,最懂的人不能做決策。第三,多引進戰術人才,少引進戰略人才。一個企業制定戰略的人太多,就會整天在一起誇誇其談。制定戰略是董事長的事。


感謝邀請。

對於史先生的力挽狂瀾,必須具備一些特性,我分為三類,一,人格上的特質二,對於事業的認知,三,財力的來源。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有自己強大了,別人才會投資於你。

我想補充一下,希望大家對事物的認知有一個新的提高。對於什麼做事業必須艱苦啊。堅持啊,多動腦之類的屁話我是不願意說的,根本沒什麼卵用!

希望對大家有啟發,有意義。關鍵在於自己,對自己的投資纔是人生最好的投資!


搞房地產資金鏈斷裂,然後賣出腦白金獲取資金投入遊戲,等於販賣電子海洛因,成功了,不過我覺得這種人必有報應,因為害了多少青少年。


這個人,不簡單。絕對是個牛逼大咖!不管你看不看得起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