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講

燻 香

從草藥、樹脂到精油

隨著香料種類的增加

薰香

從祭祀、養生到怡情

扮演著越來越豐富的角色

▲ 圖自《中華遺產》2008年10月

攝影 /王凱

草藥煙

薰香最早出現源於宗教信仰

上古開始,人們敬「天」

燻燒物體的煙霧

直上雲霄,在空中飄散

最適合擔當溝通天地的媒介

但燻燒何物頗費周章

普通的柴禾不能聊表對神靈的尊敬

動物皮骨燒起來氣味不好聞

煙色濃黑又不好看

經過篩選,身上佩戴的辟邪草藥拔得頭籌

把藥草晾乾再切碎

往火盆裏撒上一把

頓時升起一股青煙

伴著香味四散開來

味道芬芳的燻煙草藥不止一種

後來又演化出檀香、桂香等各種草木香

鬆散的香料粉粒不耐燒

也被整形成線香、柱香等緊固形狀

▲香粉手間抖

攝影 /邱軍?楊朝暉

永春篾香製作共有沾、搓、浸、展、掄、切、晾、染、曬九式,這種制香工藝是由唐宋時期移居福建的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後裔引進、發展起來的。

▲傳統手工制香九式

上下滑動,查看圖片

樹脂

西漢時,張騫從西域帶回香料龍腦

它不是曬乾的草木碎片

而是龍腦香樹的樹脂

燃燒時只有少量青煙

香味卻更深邃

除了焚香祭祀

人們發現樹脂薰香有安神醒腦的功效

於是又被富貴人家用於養生保健

到了唐朝

樹脂薰香在民間已很流行

海外的薰香貿易越發發達

如鑒真東渡時

一次就帶去了幾十種薰香

讓日本人也開始崇尚薰香

▲ 香事工具品類繁多,這些只是初級工具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5年04月

精油

美好的氣味是人類的共同需求

西方人不用燻煙來祭祀

但同樣追求嗅覺的享受

16世紀,香水萃取技術發明後

西方人喜歡從花草中提取精油來薰香

精油是液體

從外貌上看,透明、黏稠

理化性質跟油脂相近

不溶於水,易溶於酒精等有機物

所以得名「精油」

精油受熱揮發產生香氣

使用過程中並不見煙霧

所以,精油薰香的香爐也與東方迥異

器內加少量水,滴入幾滴精油

下面蠟燭燻烤,香氣釋放發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法國人參照酒精燈的原理

把酒精換成了精油

發明出即點即用的薰香燈

這種兼顧了蠟燭與薰香功能的小燈

成了人們製造浪漫氛圍的重要道具

圖自123rf.com.cn

思 考

你喜歡哪種香?

內容來自:

《博物》2010年02月

撰文 / 崇梓 攝影 / 唐志遠

責任編輯 / 郭亦城

《中國國家地理》2015年05月

撰稿 / 安廣廈 攝影 / 邱軍?楊朝暉

責任編輯 / 馬子雷

微信編輯、排版 / 小肉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