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盾和董卓有相似之處嗎?

這兩個人從為官、做人、對國家的影響來看,有天壤之別。趙盾的一生兢兢業業,晉文公死後晉國之所以還能稱霸一個多世紀,就是因為三朝元老趙盾坐鎮朝堂;而董卓就是一條惡犬而已,兩個人一個應該被捧上天,另一個就該在十八層地獄之下掏下水道。但是,這兩個人確實有兩點相似之處:

1. 他們都獨攬大權、監國攝政。

趙盾是趙衰之子,趙衰年輕時就追隨著公子重耳,陪伴著重耳一生,為之出生入死。晉襄公置三軍六卿,趙盾擔任執政大夫兼中軍元帥,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始成正卿,成為晉國朝堂僅次於國君晉襄公的卿士。自擔任執政的那一天起,制定章程,修訂律令,清理訴訟,追捕逃亡案犯,使用契約,治理政事中的弊端,恢復貴賤制度,重建已廢官職,提拔屈居下位的賢能。

曾經趙盾派遣賈季對酆舒進行國事訪問期間,酆舒詢問賈季:「貴國的趙衰與趙盾,哪一位更為賢能啊?賈季回到:「趙衰,就猶如冬天的太陽;趙盾,猶如夏天的太陽!

襄公死後,晉靈公繼位,靈公年幼,趙盾為相國,權勢熏天。因為扶立晉靈公,有擁立之功,又在令狐打敗宿敵秦國。趙盾成為晉國新一代的標誌人物。

趙盾於前621年秋天8月作為晉靈公的全權代表,與齊昭公、宋成公、魯文公、衛成公、陳共公、鄭穆公、許僖公、曹共公在鄭國的地盤——扈地結盟,史稱扈之盟。趙盾在會盟中行使的是完全只有霸主才能夠擁有的權威。

趙盾還曾經重組六卿,也是晉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卿大夫來主持的六卿將佐安排。

晉成公上台之後,趙盾權勢更盛,趙盾針對晉國的人事體制進行了一個大膽的改革——設立公族大夫。這個國策的制定並非是趙盾為了加強晉國公族實力。

2. 趙盾和董卓都曾經廢君主、殺君主、另立新君。

董卓廢少帝,立劉協即位(是為漢獻帝),且不久就弒害了少帝及何太后,專斷朝政。據有武庫甲兵,國家珍寶,威震天下。

而趙盾弒君,是因為晉靈公倒行逆施、草菅人命、殘暴狠毒。

晉靈公十三年,趙盾率軍討伐不順從霸主命令的齊國,行軍途中,突然傳來國君要退軍的消息。回去一問才知道靈公拿了人家的錢。

為了滿足自己的窮奢極欲,晉靈公大造宮室豪宅,加重人民的負擔。

不但荒誕還很殘暴,他就喜歡站在高台上用彈弓射擊過往的行人,看著人們抱頭鼠竄的樣子,靈公覺得很快樂。有一天趙盾與士會準備去覲見靈公,看到幾個宮女抬著個簸箕,外面露出一隻手,一問才知道是靈公在草菅人命。趙盾等群臣只能好言相勸,靈公不耐煩,對趙盾起了殺心。

不久靈公先派遣殺手行刺,結果殺手看到趙盾那麼勤政,感動的自殺了。

靈公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設宴款待趙盾,席間派刀斧手放惡狗,趙盾的車右提彌明與靈公陣中有一人叫靈輒的拚死保護趙盾,趙盾得脫。

沒多久趙盾的堂弟趙穿把靈公給弒了。趙盾迎立公子黑臀為君,是為晉成公。

要說相似之處,也就這兩個吧,可即便是這兩點,也能看出出發點是不一樣的,總之,這兩個人,高低不可相比。


有點相似之處,春秋時期的晉國史官董狐秉筆直書的故事大家是非常熟悉的,請允許筆者在此再叨嘮一遍。 公元前612年,昏君晉靈公在同正卿(執政大臣兼最高軍事統帥)趙盾飲酒時,忽然把酒杯摔到地上,於是他預先埋伏下的鐵甲武士洶湧而出,趙盾命懸一線,多虧提彌明拚死相救,才得以逃出晉國都城。

不久,趙盾族人趙穿設計在桃園將晉靈公殺死,把趙盾迎回都城,繼而,趙盾扶立了新君晉成公。 太史董狐在記載此次政變時,寫下了這樣的文字:「趙盾弒其君夷皋(即晉靈公)。」趙盾辯解說晉靈公不是他殺的,董狐回答說:「你身為執政大臣,在逃亡未出國境時國君被殺,回到朝中又不討伐亂臣,難道弒君之罪不應該由你承擔嗎?」趙盾見事已至此,就沒有再說什麼,也沒有再做什麼。

在董狐直筆這個故事中,我們往往只看到董狐不畏權勢、忠於職守的品格,卻往往忽略趙盾寬容大度、權不濫用的胸懷。而齊莊公時齊國太史兄弟的慘烈遭遇更能讓我們感受到趙盾對史官的包容,對生命的敬畏。 齊莊公是個色迷心竅的君主,竟然迷戀上了權臣崔杼的妻子棠姜,而且「挾國君之勢」強迫棠姜跟他私通。崔杼乃是曹操一樣的人物,甚至比曹操還牛氣,怎麼會忍受這樣的恥辱,從發現自己戴了綠帽子那天起,他就一直在找機會除掉齊莊公。 一天,莒國貴賓前來齊國訪問,齊莊公設宴招待,崔杼本該出席這場宴會,但他卻假裝生病沒去,而是在家裡布下天羅地網等待齊莊公上鉤。齊莊公聽說崔杼病了,不由色心大動,宴席一結束就帶著幾個侍衛急匆匆趕到崔杼府中幽會佳人。可是,他等到的不是華裝麗服的棠姜,而是崔杼埋伏下的眾多殺手。雖然齊莊公在侍衛的保護下逃到了一個高台上,但最終還是為他的無恥好色付出了生命的慘重代價。

齊國的太史聽到齊莊公被殺的噩耗,匆忙趕來,在竹簡上莊重寫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崔杼要求太史把庄公寫成暴病而死,但齊太史不肯屈服,崔杼一怒之下殺了太史。太史的二弟不畏崔杼淫威,依舊提筆寫下「崔杼弒其君」,不幸又被崔杼殺害。太史的小弟弟面對哥哥們的熱血和崔杼的死亡威脅,還是選擇了秉筆直書「崔杼弒其君」。崔杼終於被齊太史兄弟的正氣震撼了,這才放下鮮血淋漓的屠刀…… 晉靈公之死和齊莊公之死都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但此後趙盾和崔杼在面對史官「弒其君」的記錄時卻分別採取了不同的做法——崔杼喪心病狂,濫用威權,接連奪走了兩位史官的寶貴生命,同時也把自己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而趙盾則控制住了內心的怒氣,把衝動和權力的魔鬼鎖在了理智的鐵籠之內,從而既保全了太史董狐的性命,又保住了自己的青史美名,這正是趙盾的可貴之處。


對於趙盾和董卓相似點不是太多,除了都是權臣這一點,其他的無論出身還是能力亦或者最後結果,趙盾都是遠遠優於董卓的。

對於趙盾,有一個人和他極為相似。這個人就是司馬懿。都是出身士族,能力卓著。 都是君主委以軍事重任,而且君主雖然年輕有為但是都英年早逝。他們也都是託孤肱股之臣。並且都掰到了自己政治上的競爭對手。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有呀。都是權臣,趙盾當時是晉國公卿之首,相當於掌握了執政大權,他又很強勢,國君對他很不滿意。


都是權臣,臣強君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