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放射科出错,本质上是工作量太大!

5 人赞了文章

昨天看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伍筱梅写的一篇文章:《视角 | 放射科出错,是疏忽?还是人类本性?》探讨了作为影像医生出错的一些可能性原因,我觉得最本质的问题还是「工作量太大」,在很多人对影像医生还停留在「拍片师傅」的印象背后,你可知道他们在背后付出了多少?!

再次声明:你手里拿到的诊断报告不是机器自动出来的,而是影像医生一个字一个字敲上去的!你以为你拿到的胶片上没几幅图像,而影像医生实际上要看几百甚至上千幅才能帮你作出诊断结果!影像医生的工作不是「白+黑」而是「灰」——是从白到黑中间的那个16个灰阶!

按照大众的认知,特别是一些媒体的宣传,放射医生不能出错,一点都不能出错,但是放射医生也是人,跟其他医学领域的医生一样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回过头看看你自己从事的工作,中间又有多少失误、漏洞呢?医生是一个涉及生命健康的特殊职业,特别是作为整个医学领域排头兵的影像医生,出错率相比较其他行业要低很多很多,也不允许出错。

但即使这样,也免不了万一,据预测放射科每天的错误率为3-5%,一般有认知错误和描述错误,认知错误指影像上出现了异常改变但放射科医生没有发现,在这一类错误中,放射科医生可能看到了异常影像,但没有意识到它的意义。

而描述错误则完全是由于工作量太大造成了的,比如漏诊、误诊,比如由于粗心而造成的疏忽。CT扫描检查,根据不同的部位,可以产生100~1000幅图像不等,假定一天要写80份CT报告,实际上影像医生每天要浏览的影像会超过80000幅,这个工作量太大了,犯错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影像诊断是一门复杂、综合的学科,很多都是「同病异影」「同影异病」,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放射科出错除了本身专业能力外,也跟过度疲劳、工作负荷过大、环境受到打扰等有直接关系。另外,还有很多系统性的问题会导致放射科医生出错,如临床申请了错误的检查项目,没有提供足够的临床信息,没有完整的病史,等等因素都无法保障放射科医生提交一份完全正确的诊断报告。

所以,不要苛求放射科医生出具的每一份诊断报告都完美无瑕,有时候报告出的慢了,也不要过分催促,他们比谁都愿意尽快地把一份「完美」的报告给到你的手里,但很多时候真的是身不由己,敬请理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