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與《聊齋志異》,這兩本書雖然都是用文言所寫的志怪故事,但是風格與藝術成就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閱微草堂筆記》是清代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紀曉嵐所寫,紀曉嵐的名氣在當時很大,有官的身份。

《聊齋志異》是清代落魄士人蒲松齡所寫。蒲松齡早年參加科舉,屢試不中,至71歲才援例成為貢生。聊齋寫於蒲松齡年輕時期,40歲左右基本完成,後來又經過作者修改增補。

《閱微草堂筆記》文筆簡約,故事短小,屬於簡淡的隨筆故事,在人物性格塑造展示不夠,限制了它的文學魅力。其中也有若干消遣的遊戲文字,沒有思想性與藝術性。作者創作的目的是勸善懲惡,教化風俗,內容方面不免有道德說教,因果相抱的思想,影響了它的思想性,以及批評社會的力度。其故事流傳與影響也不如聊齋。

《聊齋志異》繼承了唐傳奇的傳統,「用傳奇特,而以志怪」。在思想藝術性上,雖是志怪故事,卻深刻地折射了現實社會,如促織、席方平。人物刻畫非常傳神,魯迅說「《聊齋志異》獨於詳盡之處,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各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而又偶見鶻突,知復非人。」如嬰寧、小翠。蒲松齡是說故事的高手,又賦予志怪故事以辭藻、文采,因此,《聊齋志異》超越了魏晉隋唐以來志怪故事簡略,敘述平直的弊端,文學性強,藝術感染力強的特點。是中國文言小說的高峰。

聊齋問世之後,被譽為「說部珍品」,社會掀起「聊齋熱」,效仿聊齋的著作也陸續出現,其中以袁枚《子不語》,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為代表,此外,沈起鳳《諧鐸》、和邦額《夜譚隨錄》、慶蘭《螢窗異草》、管世灝《影談》、馮起鳳《昔柳摭談》等作品,都受到聊齋的影響。

通過內容、思想、藝術、語言等方面的比較,我們就知道《聊齋志異》比《閱微草堂筆記》技高一籌,《閱微草堂筆記》儘管是一部著名的作品,然而排在《聊齋志異》後面。


《閱微草堂筆記》和《聊齋志異》都是志怪小說中的佼佼者,同屬清朝整個前半段的文言短篇小說中的兩朵奇葩。

兩部小說在側重點上有所不同,可能是造成知名度差異的原因。

《閱微草堂筆記》里多數故事篇幅較短,可讀性、故事性還有傳播性都比較弱。作者文筆很好,描寫的大多數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由於素材很多是出自熟人之口,接近於文人筆記,更多的像是在講道理,在教化大家,整體來說文人氣息濃厚。作者紀昀自己也說:「 儒者著書,當存風化,雖齊諧志怪,亦不當收悖理之言」

而《聊齋志異》簡直就是本故事會,絕大多數故事的故事性很強,可讀性高。很多長篇幅故事有豐滿的人物形象,也有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無疑這樣更受老百姓喜愛,更樂於口口相傳。同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之後的的藝術化比如影視劇等等也多以《聊齋》中的故事為題材,知名度逐漸擴大。

其實二者的文學造詣上都有很高的高度,魯迅先生在提到二者時也有側重的讚揚。

魯迅:「清蒲松齡作《聊齋志異》,亦頗學唐人傳奇文字,而立意則近於六朝之志怪,其時鮮見古書,故讀者詫為新穎,盛行於時,至今不絕。」

而評價《閱微草堂筆記》這樣說:「紀曉嵐本長文筆,多見秘籍,文襟懷曠達,故後來無人能奪其席,他竟敢借文章以攻擊社會,真算得很有魄力的人」 。

又說:「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辨,亦有灼見」。


《閱微》是紀曉嵐所著。官僚出身,注重維護儒家綱常倫理,保持清廷政權的合法性,所以此書里大多內容都是貞潔烈女,忠臣孝子之類典故。 反觀《聊齋》,蒲松齡落魄文人,出身底層,歿於底層。看清了世間的無常和清廷的本質,作文有感而發。 說到底,一個是央視,一個是愛奇藝的區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