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連望的羽書密碼

孔雀可以稱得上世界最漂亮的動物之一。用孔雀的羽毛,蘸上中國的墨汁,在宣紙上書寫出漂亮的書法作品不能不說是一種的奇思妙想,但是這種事情最終還是出現了。當我第一次看到這件作品的時候,我還是真的被「驚艷」了,接著我又產生一系列的疑問:這種創作是繼承中國書法傳統的、還是現代抽象主義的?它能被國內的書法界接受嗎?

羽書的誕生

創造這種羽書的是肖連望先生。

肖先生先生1961年出生於天津,1979年考入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到天津,作為一名卓越的城市規劃師縱橫職場三十多年。他多次主持歷史街區保護、舊城改造、新城開發等城市規劃項目,並榮獲許多國內外的城市規劃領域的重要獎項,稱得上碩果累累、功成名就。

城市是一個龐大又複雜的人類文明載體。城市規劃涉及文化與經濟、功能與形式、保護與開發等各種各樣的問題。肖連望認為城市發展要有利於當地的文化健康成長;城市建設要給當地居民以「幸福感」。城市發展應該充分依靠其自然的「原動力」,不要給與其過多的「人為參與」。

除了城市和建築,肖連望對書法藝術也是怡情多年。他最初臨摹一些古代書法名家碑文拓片和法帖。但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張猛龍魏碑。那種隨心而動、收放自如的字形結構和筆法令他心馳神往、激情難耐。藝術創作的衝動很長時間纏繞他的內心,終於他發現了一種用孔雀羽毛製作的特殊毛筆,似有天意,讓他埋藏多年的藝術激情得以盡情地抒發出來。

孔雀羽毛筆與一般書法用的毛筆不同,首先是它的筆頭長,一般大號毛筆的筆頭是7、8釐米,但孔雀羽毛筆的筆頭有20多釐米長;其次是孔雀羽毛非常柔軟,書寫起來不好控制;再一個是由十幾片孔雀羽毛疊在一起形成的筆頭是一個「片狀」的,不同方向寫出的筆道是不一樣的;還有就是孔雀羽毛筆沒有筆肚,而且羽毛有一種「抗水性」,所以它不能儲存太多墨汁。因此每次沾好了墨汁必須迅速寫在紙上,否則全都滴成墨點了。這些孔雀羽毛筆的「明顯缺陷」,在有人看來卻是它「獨樹一幟」的藝術天分。肖連望先生就是利用這種筆與眾不同的特性,形成了他「亦書亦畫」的羽書藝術。

羽書的建築之美

肖連望先生是建築學出身,長期的城市規劃、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工作形成了他的一種思維慣性。他思考問題講求邏輯、講求功能、講求結構、講求整體協調。瞭解這一點,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麼他的羽書總算是令人聯想到建築、城市、風景、園林。當然這種聯想是詩意的、抽象的、是潛移默化的。把建築之美帶入書法藝術創作是肖連望先生羽書創作的突出特色。

比如,羽書「立春」。肖先生將「立春」兩個字共有的五個橫劃提煉出來,重新構築了「立春」的字形結構邏輯。這五個貫穿整幅作品的橫劃就像中國古建築的檐子,層層疊疊;又像五座山嶺,層巒迭嶂。同時這幅作品的筆墨、線條生動地表現出了立春時節,大地蘇醒、萬物萌生的自然界的活力。當人這種解釋確實是過於直白,過於淺顯。肖連望羽書的內涵十分豐富,我就先從簡單的說起吧!

再如肖先生創作羽書的「芒種」。「芒種」,把兩個字的三個同樣高度的橫劃被連接在一起,就有了類似於「天際線」的感覺。令人想到廣袤的大地、想到遠山近水、想到耕地農田。「芒種」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快種」。從「芒」的草字頭上,我們可以找到那種芒刺般的感覺。作為一個整體符號,讓人想到灼熱的天氣?沉甸甸的麥穗?汗流浹背的勞作?似乎都可以有,但又都不是。藝術家通過這個時空交錯、概念疊加把觀看者的潛意識激發起來,產生無限聯想。這就是藝術的「功力」。

城市是人格化的物質空間,她映射著民族的、時代的與人格的偏好和氣味。肖連望先生對城市文化情有獨鍾,他的羽書是對城市文明的歌頌,是對建築的歌頌。他認為好的城市設計要「接地氣」,要「有感而發」。如果把他的羽書作品和他的城市設計作品放在一起,除了可以看到肖連望先生藝術風格的一致性。他的作品是他內心世界真實的表達,毫無做作。

上個世紀出現的解構主義在建築設計領域十分流行。建築師把一些歷史建築的「符號」提煉出來重新組合創造出了各種似曾相識,但又從未出現過的建築造型。肖連望先生的羽書可以算是解構主義的。原有的組成節氣的兩個漢字被他拆散後用一種新的邏輯、新的幾何圖形秩序重新搭建出來,讓我們看著既熟悉又陌生的平面作品,是中國書法,又像一幅抽象畫,有一種藝術的神祕感,令人如醉如癡、不忍掩卷。

羽書的意象之美

所謂意象(imagery),就是客觀物象經過藝術家的感悟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可以這麼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比如「夕陽西下」本來是指傍晚日落時的景象。但是在藝術家的繪畫或者詩詞裡面就可能比喻遲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書法作品中粗壯的、硬挺的線條會讓人感到力量、安全;纖細的、彎曲的線條會讓人感到柔弱、優美。有秩序的結構讓人感到理性;混亂的結構讓人感到悸動。

肖連望的羽書作品,是「象」也有「意」的。他的「意」不僅是「立春」、「立冬」、「雨水」、「大雪」等等四十八個漢字對應的「二十四節氣」,而且還有很多關於人生觀、世界觀的哲學思考。而羽書的「意象」纔是肖先生藝術創作的核心價值。這也是羽書能凝聚人心的原因所在。

前文講過:用孔雀羽毛製作的筆寫起來不能完全控制,每幅作品都是帶著藝術家的意圖和明顯的偶然結果「碰撞」出來的。很多無意識滴下的墨點;孔雀羽毛筆書寫過程中的「分叉」;因為墨汁的水分不同出現的寬窄不同的「暈染」等等都改變著作品的命運。這裡面「運氣」佔很大比重。這種創作很像燒造瓷器的「窯變」。古人講「窯變之器有三:二為天工,一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則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態。」可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正是這種偶然性的因素,加上每次創作構思的不同,肖連望的「二十四節氣」系列羽書每次寫的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意境的「立春」、「雨水」、「驚蟄」。山河壯闊、萬物生長、星漢燦爛,日月光華,彷彿盡在眼中;雖然不見絲縷現實,但是有一種活生生的意境蕩然於胸臆之間。

中國畫歷來都是提倡「師法自然」。肖連望說他的羽書創作靈感是從大自然植物、動物、建築、風景形態的提煉。他常常觀察逆光下的樹枝,看它們伸展、分叉、轉折、彎曲,體會它們生長的「原動力」。自然的東西不懂藝術。只有具有藝術家眼光的人能從這些存在於大自然的「密碼」中接受指令,創作出感天動地的藝術作品來。

「驚蟄」的節氣是指春天到了,雷聲轟鳴,冬眠的小動物都被驚得四處亂跑。這種慌亂的景象預示著「冬閑」結束了,農民開始下地幹活了,商人們也開始出門賣貨了。這幅羽書「驚蟄」每一筆都有動感、每一筆都有表情;我們甚至能聽到馬的嘶鳴、小蟲子的驚訝、大地的歌唱和人們的歡呼。與其說實是「寫字」倒不如說是在「畫畫」,更像是一出有聲有色的戲劇。

「立冬」,用孔雀羽毛筆獨有的線條表現了初冬的寒風凜冽,用墨色的濃淡、乾濕表現冬天的蕭瑟、遼闊、壯觀。猶如嘹亮的讚歌,剛柔相濟、聲情並茂

肖先生曾經去過許多國家的許多城市,他對城市的考察不僅僅侷限於規劃、建築,還同樣關注該城市在藝術、審美、風尚。他拍攝過大量的城市風光照片,這些照片是有情感的、有溫度的。他把不同季節的城市風景融入到他的的《二十四節氣系列》羽書作品之中,使他的羽書帶有某種城市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基因」。

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這裡不僅有繪畫大師畢加索和建築大師高迪等人的經典名作,也有很多名不見經傳的市民廣場、民居小巷,還有弗拉門戈舞的民間舞蹈、地中海的音樂;肖連望曾以這種加泰羅尼亞地區獨特文化的符號為靈感創作的一批羽書。這裡面可以隱約感覺到費拉門戈舞的那種強烈的動力感,內在的豪放,和表現出的熱情。

再比如,畢爾巴鄂市的地標性建築——古根海姆博物館,它的一系列不規則的雙曲面體造型,這和他創作「大雪」、「寒露」異曲同工。他曾經在他的微信公眾號把他的風景攝影和羽書做成專輯展示給我們觀賞。讓我們更加容易理解藝術家的創作「意象」。希望將來真的有這樣一個別開生面的展覽。

羽書的音樂之美

我是一個音樂人,我欣賞肖連望先生羽書的角度可能和他本人創作的意圖不一樣,這是一件很有趣又很現實額度一件事情。試想一個完全不懂中文的外國人看他的羽書會是怎樣的感受手呢?對此我是充滿好奇心的

先說我看到羽書中的「大雪」、「雨水」,「穀雨」,這幾個與「水」有關係的節氣,我就立刻想到德彪西的那些與「水」有關的音樂作品。德彪西一生的創作當中, 「水」是他最喜歡的主題,他說過如果不當音樂家,就會去當個水手。他的交響素描《海》,他的鋼琴曲《水光灧瀲》、《金魚》,那纖巧的織體,微妙的力度,信手拈來的趣味,就像同樣生動的肖連望的羽書一樣,水淋淋的,透出一股股的靈動。

德彪西認為音樂是一種自由的藝術,一種屬於戶外的藝術,必須像風、雨、天空、海洋一樣,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不在自由地流動。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音樂可以如此,書法為什麼不可以也如此?有人反覆強調藝術的創新一定要在充分繼承的基礎上,可是繪畫上的印象派、音樂上的印象派,又何曾沒有繼承?解構以後的繼承與創新,是需要更加寬廣與更加長遠的眼光,才能充分認識的。

羽書中的「寒露」兩個字的疊加,就像音樂當中的和絃一樣,產生了立體感、縱深感。音樂中的和聲,有著嚴密而複雜的規律,而且隨著人們審美的變化而變化。而羽書得的「和聲」也把音樂的複雜性表現得淋漓盡致,「複雜」是一種美。

羽書是造型藝術,但是欣賞羽書的時候常常會聯想到它的書寫過程。書法的「書」是個動詞,是指從起筆到落筆的藝術創作過程,是時間的函數。這和繪畫中的「筆觸」有著很大不同指向的。換個角度來說,羽書的創作過程有一定的生髮藝術價值。如果我們把創作羽書的過程視為一種可逆過程,那麼這種創作馬上就顯示出了強烈的跨界感和創意感。從天文學上的奧祕,到大自然的構造,再到戲劇、舞蹈、音樂的內在韻律,其實都可以體現在那氣象萬千的羽書作品裡面。

羽書是凝固的建築,羽書是流動的音樂。

傳說古代有一種神鳥,名曰鳳凰。每五百年便點燃一堆香木自焚,經過烈火的極度痛苦,化成灰燼之後又活過來,新的生命卻是更加美麗、羽毛更加豐滿、聲音更加嘹亮。這就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典故。肖連望先生的羽書源自中國書法,經過烈火的洗禮,經過一系列的顛覆、解構、跨界、延展。終於擺脫了「清規戒律」,自由而美麗地飛行在藝術的天空上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