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去馬來西亞的時候,聽當地華人說過這麼一番話:華人來馬來西亞的時候,都是窮鬼。那個年代,如果不是窮的活不下去,誰會離開老家來這種地方來?剛來的第一代華人,基本都是做苦力的或者擺擺小攤子,過的比馬來人慘得多。但最多一二代以後,華人普遍比馬來人富裕。為什麼,打個比方。

馬來人開個雜貨鋪,是會設定營業額的,比如每天一定要賺到500元。結果,到了中午都就賺到了500元,馬來人就會很高興的提前幾個小時關閉鋪子,回家休息去了。因為今天要賺錢已經賺到了。

但如果換成華人開的雜貨鋪,中午就賺到500元,我靠,那就是今天生意好啊,還要額外加班遲關門幾個小時。

這樣久而久之,華人就富起來了,但都是辛苦錢。

薩沙和新加坡人一樣,對馬來人沒有好感。

為啥?一個新加坡老頭跟薩沙這麼說:我爸爸和我,是69年從馬來西亞逃到新加坡的,除了一身衣服什麼都沒帶。幸好跑得快,不然連命都沒了。

大家可以百度一下1969馬來西亞排華騷亂。


我來回答,謝謝邀請。

我在馬來西亞工作過,和馬來人共事過,比較了解他們。

馬哈迪這段話是在他重新掌權後所發表的觀點,我在Youtube上看過他這段演講的全部內容,他所說的馬來西亞國民懶惰導致國家經濟停滯不前,他這裡的國民指的是馬來穆斯林,而非馬來華人和印度人。他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他說:如果有一筆錢分別給馬來西亞三個種族的國民(華人、馬來人、印度人),華人肯定會用這比錢辛勤的的做生意,讓日子更好;印度人會用這比錢讓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而馬來人一定會第一時間用這筆錢來購物買車,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是蘭博基尼。他的這段話確實符合和反映了馬來西亞的現狀,因為馬哈迪就是一個正宗的馬來人,身為國家元首,他這樣批評自己種族的同胞,說明馬來人懶惰的問題已經變的異常嚴峻,到了國家一把手公開場合非說不可的地步。如果還是一味地沉默縱容,這種懶惰文化將持續發酵,從而導致馬來西亞的衰敗和落後,所以他必須說這樣的肺腑之言來警醒自己的同胞。

舉幾個馬來人懶惰的例子。第一,如果你凌晨在馬來西亞的道路上,你經常會看到一大堆的馬來年輕人騎著摩托車在道路上飆車比賽,這不是個案,而變成了一種馬來人特有的文化,如果晚上不睡覺,白天必然不能正常的上學和上班,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第二,馬來西亞有很多通宵開的餐廳,但是你注意觀察,基本都是馬來人點一杯咖啡通宵的看足球聊天,他們根本不會去擔心明天怎樣。第三,他們總是向政府抱怨不好找工作,可是身邊的工作到處都是,只是他們嫌熱嫌累,不願意去做,導致這些工作都讓孟加拉等國的外佬做了,特別是底層的工作。待遇高的好工作他們沒有能力,因為年輕時晚上都在賽摩托;待遇低的工作又嫌棄,因為不想太累。第四,可以查下馬來西亞前十的富豪,八個都是華人,只有一個印度人,一個馬來人,別忘了華人只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幾,同時政府的各種政策都是偏向馬來人的,這個也能一定程度說明馬來人的懶惰。

綜上所述,馬哈迪的觀點確實在警示馬來人如果不做出改變,馬來西亞將會衰敗,光靠百分之二十幾的沒有政治實權的華人辛勤勞動是不夠的,只會導致馬來人和華人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甚至會激化種族矛盾,使國家陷入動蕩。


馬來西亞地理位置優越,光熱雨水資源豐富,農作物一年可以三熟,水果資源可以隨時吃個飽,靠近南海,魚類資源比較豐富,這種環境下,只要不是瞎子,基本是不會餓死的。至於馬哈蒂爾說過度依賴外籍勞工、國民過度依賴政府補貼,經濟有可能被越南超過,是因為馬來西亞人太懶的緣故,筆者認為有下面幾大原因:

一、文化因素使然

華人受儒家文化教導,耕讀傳家,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理念根深蒂固。一個人不工作,不富有,沒文化是別人瞧不起的,所有中國人都是嫌貧愛富,一句話「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所以普遍中國人都是勤勞儉樸,積極向上。看看周邊受中華儒家文化熏陶的國家,如越南、新加坡、日本、朝鮮、韓國,人民都勤勞勇敢,而中華文化影響力較弱的東南亞國家,如菲律賓、印尼、寮國、緬甸等國都屬於樂天派,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哪裡睡。

二、華人教育素質較高

一代華人可能都是目不識丁,但是每一個目不識丁的中國人都有一個夢想,就是捨得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人才,當官發財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所以「孟母三遷」的故事激勵了中國人數千年。二代華人文化素質越高,能力就越強大,邏輯思維,慾望就越強大,計劃實施能力也更強,當然相較馬來人來講競爭力更強。

三、區域經濟一體化更加強化了華人的優勢

大家看一下,東亞經濟發展的較發達的,新加坡華人多,汶萊發達華人多,香港發達華人多,台灣發達華人多,大陸更加不用講了,所以華人投資的企業當然更加願意用同文同種的華人來做管理人員了,溝通起來容易,容易跟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而馬來人就不一樣,加班文化可能他們永遠不習慣,而且還貪得無厭,不加工資,被罵兩下甩手不幹了,那中國人那句話「打是親罵是愛」他們永遠理解不了。

四、馬來人宗教習俗也會受到影響

馬來人百分之六十都是穆斯林,一個虔誠的穆斯林每天要向真主做五次禱告,在中東非洲開企業,穆斯林禮拜是受法律保護的,不管你生產有多急,對不起真主更加需要我,所以你想想這種理念影響有多深,穆斯林對貧窮沒有那麼大的羞恥感,就是整天赤腳在城裡走來走去他們都不會覺得害羞。

五、國家福利對馬來人的傾斜

儘管法律說人人平等,但是就學就業都向馬來人傾斜,甚至福利補貼也一樣,所以華人不努力沒人心疼你,你要是不工作不掙錢,你只能去吃土,街上的狗都敢追著你去咬。

所以老馬要是想讓馬來人勤快的話儘快取消照顧,禁止讓他們信仰穆斯林,禁止馬來人對華人攻擊,那樣久而久之,馬來人也會變得棒棒噠。


馬哈蒂爾又不是第一次說這種話。他說過好幾次了。

但是他說這話,不代表他就不照顧馬來人了,他對馬來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這是一篇2002年的文章:

翻譯一下:

馬哈蒂爾告訴弱勢馬來人要向中國人學習

總理馬哈蒂爾博士今天表示,經過三十年的優惠待遇,馬來西亞同胞仍然處於弱勢和落後狀態,並告訴他們向中國人學習。這位經驗豐富的總理在下個月任職21年,他警告馬來人「遠非安全」,如果新經濟政策下的特權被撤銷,他們將無法生存。76歲的馬哈蒂爾在開啟為期三天的巫統大會時說:「馬來人仍然是弱者,最貧窮的且落後的」「今天,他們的民族精神已經消弱,他們們面對挑戰的能力已經降低……當他們的權利和地位受到公開挑戰時,他們無法為自己辯護。」根據1970年在血腥種族暴亂後引入的新經濟政策,馬來人和其他土著團體獲得經濟,教育和其他利益,以縮小與中國人的貧富差距。馬哈蒂爾說,馬來人的政治影響力已經減弱,因為他們沒有團結,並警告說「有一天,這種力量將會完全消失」。

「如果馬來人變得堅強,這很好......但實際上他們根本不準備面對任何競爭。他們非常害怕其他社區。如果沒有與他人競爭的經驗,如果保護突然撤回,他們將無法生存。「

馬來西亞國內對於佔據馬來西亞多數民族的馬來人是有很大的優惠的,這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是相反的,中國對於少數民族總是給優惠待遇,馬來西亞不是,舉個例子,馬來西亞對於馬來人所上的義務教育是給予補助的,但是不教中文,於是馬來西亞的華人就自發建立一系列學校,稱之為「華小」,在沒有馬來西亞政府的資助下,華小為了保持自己的華人屬性,靠著自己人的支持,頑強的生存下來。

所以馬來西亞華人是會講中文的,這是和很多國家不一樣的地方,美國華人後代還有幾個能講中文的?黃皮白心的居多吧。

馬來西亞在住房貸款,對於公務員的聘用等等各方面對於馬來人都是照顧,儘管如此,華人還是頑強的生存下來的,並且生存的比馬來人好得多,馬哈蒂爾非常清楚這麼幾十年來對於馬來人單方面的政策傾斜,但是他也很痛苦的看到,他的族人們就是比不上華人們的奮鬥精神,比不上華人們的自力更生的精神,馬來西亞的華人收入比馬來人高得多。

他現在已經90多歲,來日無多了,越南雖然不是華人社會,但是越南人也是儒家文化,這就是他擔心的一個原因。

享受在馬來西亞政府照顧下的多數馬來人,迄今為止在精神上,文化上沒有徹底改變,似乎有更重的依賴政府照顧之勢,或許馬來人需要一次改變,取消對於他們的照顧,是督促他們進步的更好方式。


這是馬哈蒂爾的實話實說。難能可貴。能不能按著這個思路改革馬來西亞的社會弊病不是那麼容易。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是華人的貢獻。土著人的懶惰,不思進取根深蒂固。這和種族歧視沒關係。然而,馬來西亞的歷屆政府奉行的是種族主義政策,反而對華人種族歧視。

馬來人至上來源很久。馬來西亞的馬來人政客總是用馬來人的特權作為選舉議題。造成馬來人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特權。這更進一步助長了馬來土著的落後,懶惰,不思進取。

馬哈蒂爾說到的社會福利問題是世界難題。一方面社會福利有利於縮小社會生活差別,穩定社會安寧。正像流傳的奶嘴理論,瓦解社會不滿情緒,消除動亂的根源。另一方面,完善的社會保障的副作用是助長了不勞而獲的懶惰和不思進取。這個弊病也是西方發達國家遇到的社會問題。亞非拉的落後國家更是發展的阻力。像馬來西亞這樣的國家,勤奮的華人創造大部分社會財富,給了馬來西亞的福利的基礎,反而受歧視,給土著一個更加混亂的啟示,不勞而獲反而擁有特權。

馬哈蒂爾上台後仍然是土著思維。許多發展項目被停止。馬來西亞的被越南超越不久就會成為現實。要想扭轉這個趨勢只有摒棄種族主義政策。


謝邀!馬來西亞人口約3200萬,按常理,不應該全國人民都是懶人,馬哈蒂爾總理的講話「有政府養著」顯然是有所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哪些人懶?這些人為什麼懶?懶的毛病能不能治好?下面分別說說。

【拿督楊紫瓊】

1、誰是懶人?馬來西亞自建國以來的數十年間,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成就,但是和同為英國殖民地、建國背景相似、且建國初期同為一國的新加坡相比,明顯落後了,那麼,誰在偷懶?當然是馬來人,這個觀點不是學生妄言,而是出自馬哈蒂爾總理之口。90多歲的馬哈蒂爾上次當總理的時候(當時還比較年輕、70多歲),在巫統(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大會上,痛心疾首的指出本族人的懶惰,作為資深的馬來人政治家,他的觀點很有權威性。那麼,馬來人天生懶惰成性嗎?

【拿督李宗偉】

2、馬來人為什麼懶?馬來西亞是熱帶國家,人民難免有諸如「效率低下」等等的一些「熱帶病」,可是,馬來西亞的其他族群為什麼不懶?比如當地華人的經濟成就,「糖業大王」郭鶴年,楊紫瓊、李宗偉,文體屆的傑出代表人物。馬來人為什麼懶,顯然是馬來西亞政府的政策問題,和世界上多數國家不同,馬來西亞政府的「照顧政策」是向主體民族馬來人傾斜,特別是經濟方面,「過度依賴政府補貼」(篇幅所限、自行科普),長此以往,馬來人難免變成現代版的「八旗子弟」。

【馬來西亞景色宜人】

綜上,馬來西亞的馬來人的「懶病」是一種「政策懶」,能不能治好,安華(馬哈蒂爾的合作夥伴、最有可能的總理接班人)在不久前的一次講話中給出了答案,「不排除某一天終止現行的土著(馬來人)照顧政策」。不過,在新政出台前,馬來人還會「懶一段時間」。充分發揮馬來西亞各族群的積極性,是經濟迎頭趕上的關鍵。


樓上鄰居是一馬來西亞華人(妻子大陸人),為人低調和氣,孩子在中國長大,剛上初中,禮貌,乾淨,整潔,酷愛民國史。其妻敘說回大馬探親之事,家居皆極為乾淨光腳,客人進門即遞毛巾擦汗,挺講究。總之,給人印象有教養。至於馬來人如何,不曉得。民風這東西,自有其道理,國家經濟發展亦是社會問題,馬來西亞好歹也是G20一分子,懶不懶外人還真沒啥好說的。老人家總理有志氣是他自己的事,選他出來是指望他管好政府,先把腐敗肅清了再說吧,外債都敢大把往家扛,這些官也太不像話了。馬來西亞人民愛咋樣咋樣,他老人家管不著!


看來老馬頭終於要對其本族人開刀了。馬來西亞的巫族(也就是馬來土著)確實是一群樂天派,男人沒事造小孩,做事全靠女人。華人之所以在馬來能夠佔據經濟領導權,就在於馬來人的懶惰。但隨著大量富有華人開始移民歐美國家,馬來經濟從之前的四小虎狀態轉變為停滯不前。

外埠全球經濟萎縮,內部又因人口不多導致內需不大;對於馬來這樣依賴於資源的國家來說,想重新快速發展確實困難重重。老馬頭能夠再次當選,正是因為馬來各族希望國家重新發展,國強民富。因此政府壓縮福利,刺激內需是最易見效的辦法,同時也能夠起到民族平等的作用。但如果真如此推進,很有可能導致馬華兩大民族的矛盾。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表示馬來西亞人民太懶,導致國家發展緩慢?

據馬來西亞《星報》11月25日報道,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當天的講話中指出了國內經濟發展現存的兩大弊端,第一過度依賴外籍勞工;第二國民過度依賴政府補貼。在他看來,人們不願意工作的原因正是因為「有政府養著」。照這樣下去,國家經濟很快就會被東南亞一些相對落後的國家趕超,最有可能的就是越南。馬哈蒂爾說:「越南會可能超過馬來西亞,因為這個國家的國民都很勤勞。」

不知道馬哈蒂爾是不是睜眼瞎,或者說話別有用心,馬來西亞人民太懶了,然而這裡的「馬來西亞人民」明顯指的是馬來族以及原住民(統稱馬來人),因為按照馬來西亞的現行的憲法體系,馬來人是享受特權的食利階級,在政治地位上擁有主導權,也是馬來西亞政府補貼的對象,這部分人占整個總人口的61.54%,為1948萬人。也就是說,馬來西亞依然有非常強的公民歧視制度,大搞「馬來人至上」的觀念,馬來人壓迫其他民族,當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就是強烈發對這一套公民歧視制度,結果馬來人想方設法把新加坡踢出馬來西亞聯邦,成為一個獨立國家。

在馬哈蒂爾眼裡,馬來人才是馬來西亞國民,其他的人根本不算人,剩下的其他民族根本享受不到馬來西亞政府的補貼,甚至還受到馬來人的壓迫,這部分人主要以馬來西亞華人為主,佔總人口的21%,為665萬人,另外還有印度裔,佔總人口的6.29%,為199萬人。而馬來西亞的勞工數位325萬人,這些勞工也就是馬哈蒂爾口中所說的「依賴的勞動力」。

不過要說馬來西亞人懶,也只有馬來人最懶,華人的勤奮世人皆知,在東南亞地區,只要華人比例高的國家,國家就富,反之就窮,最典型的就是新加坡,最富庶的東南亞國家,也是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而且東南亞的富豪也多數是華人。馬來西亞今天有人均GDP近1萬美元的成績,超過一半以上的貢獻都是華人的功勞,馬來人只不過是順手摘桃子,沾光罷了。

另外馬來人的懶是通病,東南亞地區很多土著民族都懶,這是熱度民族特性,因為在這樣地理環境中,物產豐富,很不容餓死,隨便在野外找個野果也能吃飽,所以根本不需要那麼勤勞。至於說,馬哈蒂爾擔心的越南經濟超過馬來西亞,其實越南人也不是想像的那麼勤勞,但馬來人因為本身就懶,加上特權享受慣了,比相對貧窮的越南人更懶。

所以馬哈蒂爾抱怨的是經濟發展問題,而想要解決馬來西亞經濟發展問題,從先取消馬來人特權開始,但馬哈蒂爾敢這樣做嗎?不好意思,也只能想想,根本不敢,否則總理位置就坐不穩了。


馬哈蒂爾總理罵錯人了。

馬來西亞獨立後。

在制定相關法律時,沒有實行各民族,平等權利思想。

法律對馬來族人,有特殊的照顧,特殊的地位,特殊的權力。

制定法律的初衷是為了保護和偏愛馬來族人,讓他們衣食無憂,永保富貴。

不料想,播下去的是龍種,收穫的卻是跳騷。

在這些法律的照應下。

大多數馬來族人,失去了拼搏的激情和努力的精神。

長期以往,形成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庸懶現狀。

馬哈蒂爾總理指出了馬來族人的缺點。

但是此缺點,非馬來族人與生俱來的,而是法律法規慣出來縱出來的。

故,馬哈蒂爾批錯了對象,罵錯了角色。

#凌遠長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