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醫生是世界上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之一,目前也是最年長在任總理。他是馬來西亞的主要國家建構師和塑造者,他在馬來西亞的地位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

當他看到一個規模較小的新加坡擁有如此少的資源,並取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時,他開始懷疑一個令他有自豪感的馬來西亞。他可能覺得自己不夠成功及錯過超越新加坡成為世界發達國家的機會。他覺得為何會輸給一個小城市。他想知道為什麼國際企業區域總部設置在新加坡、為什麼馬來西亞的外國直接投資比新加坡很低、為什麼生產力和林吉特正在下降、為什麼吉隆沒有比新加坡更繁忙的港口、更多的外匯儲備、更高的教育水平等等。他喜歡將新加坡視為不夠合作,不夠友好和喜歡抓住一切機會等等的一個鄰國。

所以他可能感到不滿意、不安和有點失望。這是一種複雜心情的混合,包括嫉妒、內疚和酸葡萄心態等。他覺得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成就相比可能存在一點失敗感。他的意識形態、思想、計劃和政策沒有使到馬來西亞比新加坡強大。


不是現在關係退步了,而是一直就不怎麼好,馬蒂爾在上世紀執政的20多年裡一直在找各種機會與新加坡鬧彆扭,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呢?簡單歸納有以下幾點。

1. 馬蒂爾是一個政治強人,他對馬來人怒其不爭,佔有這麼好的資源,國家體量又大,卻處處輸給新加坡。親眼看到這個小小的新加坡從馬來西亞分離出去以後發展的非常好,成為世界的樣板,所以他有一種複雜的嫉妒心理。

2. 在李光耀還在世的時候,馬哈蒂爾在那個時代也是一個風雲人物,所以他的內心會有一種攀比心理:為什麼我領導下的馬來西亞就不能競爭過新加坡呢?

3. 在以前馬哈蒂爾執政時,也經常發生大大小小的磕磕碰碰的事情,不過那個時候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之間的問題不像現在與我們中國有關係,所以並未引起特別的注意。現他又重新執政,而且中國與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這兩個國家都比以前發生更多的關係,所以才引起我們更加註意到馬蒂爾的動向。


開放的態度很重要,治理國家,越開放越能收到奇效,但開放式循序漸進的。往往大國不如小國的原因很簡單,就像做人一樣,出去闖闖世界,開闊開闊眼界,管理水平相應提高。而一個封閉的家庭,常年呆在一個小山溝,關門造車,不會有太大進步。自己不如別人,問題在自己,羨慕、嫉妒而又不找自身原因!


妒 [dù]

因別人比自己強而怨恨。


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有退的,有進的,能全合嗎?能全對立嗎?只能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咂了窩一起沒覺睡,砸了鍋,一起挨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