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吃瓜星球

ID:chiguaxingqiu

在世界範圍內,發生最多的犯罪是竊盜罪。但是在韓國國內,排行第一的犯罪卻是詐騙罪。這些詐騙犯罪不僅橫行於日常生活中,也流行於韓國政壇,成爲了韓國政治生活的一個尷尬的細節。

根據大檢察廳公佈的“2018犯罪現狀”,2014年之前韓國的盜竊罪比例還是第一位;但2015年的詐騙案件數量達到25萬7620件,超過了盜竊罪的24萬6424件。此後竊盜案件雖然下降許多,但詐騙案件仍居高不下。

(資料:大檢察廳2018年犯罪事件)

根據韓國刑事政策研究院的“2016全國犯罪受害調查”結果,每100人中就有1人被騙。和中國一樣,韓國的詐騙案件也是以電信詐騙爲主,其他各種花樣繁多。

韓國刑事政策研究院的調查中,若以2016年末爲基準,統計出來的資料就包括:在街頭散播虛假廣告傳單、假的電話廣告、電話詐騙、架設詐騙網站、購物網站詐騙、僞造公文、使用高超的話術詐騙、第三方保險、動員與犯人同謀的假冒顧客或是其他手段等。

在這些詐騙手法中,有的詐欺犯會僞裝熟人的聲音,通過電話騙錢,這樣的詐騙手法其實已經非常老套,但仍很多人受騙。

在韓國政治圈,則有人僞裝成有權勢的政治人物親屬來行騙。

2017年,一名女子假裝成已故前總統盧武鉉的遺孀權良淑,聯繫了10多名政治家,說是盧武鉉的私生女需要事業資金。

患難見真情,這10多名政治家中,只有韓國光州的市長尹壯鉉行動了。他先向兩家銀行貸款3.5億韓元,之後又向另一名熟人借了1億韓元,總共匯款4.5億韓元(相當於265萬千元人民幣)給這名詐騙犯。

尤其令市長心碎的是,他不僅失去了錢,也失去了前途。此事被曝光後,不僅詐騙犯被拘留,身爲受害者的光州市長也被起訴。

檢方認爲,當時正是要公推的時候,各政黨都在推舉人選、預備參選2018年的地方選舉,屬於共同民主黨的尹壯鉉市長也積極的尋找提名機會。因此,檢方和輿論都認爲,尹壯鉉會願意匯錢很可能是爲了能夠獲得提名,如果查證屬實,那就違反政治獻金法。

之後檢方搜查尹壯鉉和詐欺犯的對話短信中,找到了詐欺犯告訴尹壯鉉市長“我在文在寅總統生日的時候見了面就聊到你。也和秋美愛(共同民主黨代表)代表見面,請求他費心關照你” 等非常多類似、且有助於公推的短信。有了決定性的證據,市長也算玩完了。

其實類似的案子在韓國也常見,可以一直追溯到1957年的“假李康石事件”。

李康石是李承晚的養子,男主角姜聖炳高中畢業後離家出走,曾經看到李康石打憲兵的臉,但什麼事都沒有。再加上自己經常被人說“像李承晚總統的養子李康石”。在意識到“當李康石這麼好命“後,少年決定假扮成他行騙。

第一次下手是趁着災難的機會。1957年,韓國的超級颱風造成嚴重災情,當年8月30日的晚上,慶州警察署長接到電話,姜聖炳自稱李康石,聲稱依照父親的命令,前來查看賑災狀況,於是警察署長立刻前去會面。署長請姜聖炳到最高級的飯店,第二天還帶他到慶州市內的觀光地。

之後姜聖炳用同樣的方法騙過永川的警察署長,混了一頓大餐;到了安東,當地的長官還以旅費等補助的名義給了他46萬韓元(約3千人民幣)。

故事結束於大邱慶北。當地課長的兒子和真正的李康石是同學,揭露了姜聖炳的騙局。這場騷亂只持續了3天。但相比於姜聖炳的罪行,韓國人更憤怒於因此事才被曝光的李康石的特權。

而當時的時事漫畫家金聖煥也畫了漫畫來諷刺這件事,這漫畫也是韓國首部時事漫畫。

或許是姜聖炳給了潛在的犯罪者們一個樣本,“假李康石事件”後,此類假冒詐騙事件在韓國不斷涌現。

2003年盧武鉉政府時期,一位有詐騙前科的男子,因爲注意到自己的聲音和政務首席祕書柳寅泰相似,於是決定冒充柳寅泰。

他打電話給政治圈的許多人,表示“新黨創黨資金需要100億韓元”,要求他們提供資金。當時接到電話的全經聯會長立刻打電話給柳寅泰求證,才證明是詐騙事件。

2004年,文在寅還在擔任青瓦臺市民社會首席祕書官。當時有人冒充他的叔叔,並向國會議員勒索、以零花錢的名義收了數百萬韓元。

2008年11月,四位青少年在門戶網站上查出部分國會議員和主要人士的手機號碼,於是決定冒充李明博的親哥哥李相得,發送短信詐騙:“我是李相得,正在國政監查中,急需資金。”幾十個字的文案一共得手1000多萬韓元。

2014年10月,一名70多歲女性自稱是總統朴槿惠的養母,涉嫌詐騙被起訴。此外,還有人拿着“朴槿惠總統常任特別助理”的名片行騙,得手數億韓元。

文在寅總統上任後,不到一年就有六起以上的詐騙案,假冒文在寅總統或是手下高官,假藉尋求幫助真詐財,有人最高被敲詐四億韓元。因此去年十月,韓國青瓦臺在臉書發出官方聲明,提醒人民不要上當,鼓勵舉報。

<冒充總統和青瓦臺要錢的行爲無條件是詐欺。請積極申報>

(青瓦臺官方發言)

除了這些假冒政商名流親屬來詐騙的案例之外,另一種則是利用關係進行的詐騙。最著名的就是1981年爆發的“張英子詐騙事件”,被稱爲“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金融詐騙案”。

張英子與她的第三任丈夫李哲熙,兩人的人脈關係有很大的能量:李哲熙是陸軍軍官出身,擔任過中央情報部次長之外,還是前總統朴正熙最信任的部下;而張英子則是當時韓國總統全斗煥夫人的叔叔的姨媽,簡單來說就是姻親。

他們先後向100多家資金狀況不好的企業放高利貸,收取相當於債券2至9倍的票據,高利貸市場打折後再次放高利。威脅發行票據的企業能有破產風險,慫恿他們追加交易,並收取票據金額。流通的票據總額高達7,111億韓元,此外,他們還對企業下緘口令,表示“我們的錢是特殊資金,要保守祕密”。

雖然曾有人指出,是韓國本國法律的原因才導致詐騙率居高不下。但從這些特殊的犯罪手法看來,韓國盤根接錯的政商權力,爲詐騙犯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詐騙案銷聲匿跡則已,一旦曝光,受害政客往往會錢權兩空,動盪一陣,又恢復平靜。爲前赴後繼的韓國電影提供了又一波新鮮素材。

-END-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