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伴隨著「天使」和「惡魔」兩方面。當「天使」一面呈現的時候,孩子會依偎身邊,端茶倒水,言聽計從,作為父母我們無比欣慰;當「惡魔」一面出現的時候,孩子哭鬧打滾,毫不講理,我們也只有哀嘆。其實,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充分了解孩子的心裡,跟孩子講清講明道理,孩子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大多數時候還是小天使。

小明今年8歲了,8歲正是男孩子淘氣的時候。平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嬌慣讓孩子有了很強的優越感,想什麼就得得到什麼,儼然小皇帝一樣了。他還有一個殺手鐧,就是隻要爸媽不同意,他就哭鬧,一般情況下,自己的願望就會實現了。小明深知哭鬧的「厲害之處」,所以,只要爸媽說不,他就會用這招。

這天,小明和媽媽一起去逛街,到了商場,小明看上了一款玩具,非要買,媽媽沒有答應,可是孩子在地上大哭大鬧,引得很多人圍觀。媽媽心生一計,只好先假裝妥協,孩子心滿意足的抱著玩具跟在媽媽後面。

到了一家化妝品店,媽媽站在那裡不動,可是小明不樂意了,因為媽媽答應了他要去喫牛排。他開始不停的叫媽媽,媽媽不聽,全心全意的投入在化妝品裏。小明又使出了殺手鐧,開始大哭大鬧。

媽媽說:「你能買你喜歡的玩具,為什麼媽媽就不能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呢」? 小明毫不猶豫的反駁道:「你的化妝品已經夠多了,沒必要浪費錢啊!」,媽媽也絲毫不示弱,回了一句:「你的玩具也很多呀!那為什麼要買?」。小明頓時語塞。

媽媽繼續購物,他停止哭泣走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我知道錯了,玩具我不要了,你也別買化妝品了,我們回家給爸爸做飯喫,這樣還能省錢給爸爸做生意,賺大錢」。媽媽摸摸孩子的腦袋,給小明豎起了大拇指,小明不禁有些臉紅。回家後,媽媽給他和爸爸做了豐盛的晚餐,小明在一旁擺碗筷。聽到媽媽說起今天的事情,爸爸直誇媽媽機智應對,讓小明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像小明這種喜歡以哭鬧來解決問題的「熊孩子」,有時間硬跟孩子講道理反而沒有效果,這位媽媽用機智的方法,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事情反而迎刃而解。哭鬧是孩子願望得不到滿足時的一種最常見的表達方式,這樣的表達方式如果起效,孩子就會產生依賴,以後如果有什麼事情不如意就會通過哭鬧的方式來表達,直到父母妥協,願望達成。面對這種情況,父母能做的,絕不是一味地妥協。而是應該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以婉轉,對比等方式給孩子傳遞道理。其實,孩子並不是不講道理,這點,我們要充分給予他們信任和耐心。???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