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木在全國地方誌系統表彰先進會議上的講話發布時間:2011年02月23日 點擊數:19 [字體:小 大] 在全國地方誌系統表彰先進會議上的講話(2010年12月17日)朱佳木同志們:今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在莊嚴的首都人民大會堂聯合召開會議,隆重表彰為地方誌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會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同志,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組長陳奎元同志親切接見了與會代表。劉延東同志在接見時還發表了重要講話。這些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全國地方誌工作者的關懷,表達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獲得表彰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的崇高敬意和對地方誌事業的殷切希望。剛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及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的領導同志,分別宣讀了受表彰的名單,並向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代表頒發了獎狀、獎章和證書。在此,我謹代表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和陳奎元同志,向所有受到表彰的集體和同志們表示熱烈的祝賀!並通過你們向全國廣大地方誌工作者轉達誠摯的問候!這次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聯合開展的全國地方誌系統表彰先進活動,是自2005年開展首次表彰先進活動以來的第二次。五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各地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主持下,在廣大地方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國地方誌事業在幾代修志人奮鬥的基礎上,又取得新的顯著進步和成就。首先,在這五年裏,國務院頒佈施行了《地方誌工作條例》,使地方誌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階段。中國自從有了地方誌以來,歷朝歷代都把它當成國家行為,作為官職官責。到了明清時期,更由朝廷反覆頒布修志詔諭。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地方誌工作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但在很長一個時間內,這一工作都是靠文件推動的。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再像過去那樣僅僅依靠文件,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國家行政法規的《地方誌工作條例》於2006年及時出臺。它結束了地方誌工作無法可依的歷史,標誌著地方誌工作從此納入法制化軌道,保證了地方誌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凸顯出地方誌工作作為國家基礎性文化建設工程的重要性,在地方誌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各地在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地方誌工作條例》的同時,也加快了地方誌工作的法制化步伐。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近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或政府出臺了相關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還有不少地方的法規、規章,或已進入立法和審批程序,或正在醞釀起草。依據《地方誌工作條例》及其相關法規、規章,各地還普遍制定了志書編纂規劃備案制度和評審驗收制度,開展了對地方誌工作的執法檢查和行政督察,加大瞭解決地方誌工作機構設置、人員編製、經費保障等突出問題的力度,推動了地方誌工作系統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進程。所有這些,都使地方誌工作者的底氣更足了,士氣更高了,幹勁更大了。其次,在這五年裏,地方誌工作的內涵和外延有了進一步擴展,使地方誌工作從形式到內容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修志是地方誌工作的主業,但在首輪修志後還要不要開展續修工作,以及間隔多長時間續修合適,過去認識上是不大明確的。《地方誌工作條例》關於「每20年左右續修一次」的規定,使地方誌的不斷編修及其間隔時間有了法律上的依據。2008年召開的第四次全國地方誌工作會議,對二輪修志工作作出了進一步部署。目前,絕大部分省、市、縣都已開展了二輪修志工作,並陸續出版了700餘部志書。許多部門和行業,甚至一些有條件的鄉、鎮、村也在紛紛編修志書。綜合年鑒是社會各界瞭解一個地區或行業年度情況的重要參考資料,也是修志的重要資料來源。但由於種種原因,編纂部門過去很不統一。自從《地方誌工作條例》把這項工作列為地方誌工作機構的職責之後,地方綜合年鑒如雨後春筍,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景象。據統計,目前由地方誌工作機構編纂的省、市、縣年鑒,已有上千種之多,在存史、資政、科研、教育、招商引資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地方誌工作條例》,蒐集、保存地方誌文獻和資料,組織整理舊志,推動方誌理論研究等等,也被納入地方誌工作機構的職責。目前,整理出版或影印出版的舊志已不下2000餘種。為了推動具有現代社會科學意義上的方誌學學科體系的建設,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辦公室於今年啟動了《方誌百科全書》的編纂工程;地方誌協會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等單位合作,召開了以「中國當代史研究與地方誌編纂」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特別要指出的是,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和部署,由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組織協調上百個部門和部分省市,著手編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開創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國家層面的修志,目前已陸續拿出初稿開始進入總纂階段。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由於歷史原因,過去從未修過志。2007年和2008年,《香港通志》和《澳門通志》的編纂工程也已先後啟動。所有這些,都充分表明地方誌工作正在向其廣度和深度進軍,並被越來越多的社會羣體所認可所接受。再次,在這五年裏,方誌網和方誌館建設有了迅猛發展,使地方誌資源的開發利用呈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地方誌是最全面最詳實最完備的地情資料書,其資源之豐富、卷軼之浩繁,是其他任何一種資料書都難以企及的。正因為如此,也給它的開發利用帶來了一定難度。過去,開發利用地方誌的手段比較簡單,效果往往差強人意。然而,近五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大大加快了地方誌的信息化建設。現在,大批首輪志書已被數字化,二輪志書出版時也大多附有電子版。在此基礎上,各級地方誌機構已建成400多家地情網站和相當數量的地情資料庫,使地方誌資源的開發利用出現了嶄新的便捷形式。另外,各地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對方誌館的建設也在加大支持力度。目前,全國己建成了50多個省級和市級的方誌館,還有一些省和市的方誌館即將建成或正在籌建之中。所有這些,都為保存、挖掘、開發、利用地方誌資源,提供了新的更加有利的條件。五年來的修志實踐告訴我們,要保持和發展地方誌事業的大好形勢,必須進一步認識地方誌工作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意義。劉延東同志在今天接見與會代表時的講話中指出:「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經過各地區、各部門的不懈努力,地方誌事業得到全面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積累了寶貴經驗,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地方誌發展道路。」中國地方誌是中華文化的精粹之一,連綿不斷地編修地方誌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優秀文化傳統,它歷經上千年時間,形成了自成一體的方誌文化。但要看到,這種文化在本質上仍然是一種意識形態,不同階級不同觀點寫出來的志書肯定是不相同的。我們要使地方誌事業大發展大繁榮,就一定要讓它融入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之中,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指導地方誌的編修,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判斷是非、臧否人物的標準,堅持用地方誌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使它在提高國家軟實力的過程中發揮出獨特的魅力,在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過程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五年來的修志實踐還告訴我們,要保持和發展地方誌事業的大好形勢,必須進一步調動廣大地方誌工作者的積極性,不斷提高修志隊伍的綜合素質。目前奮鬥在修志戰線的10萬專兼職人員中,雖然還有不少參加過首輪修志的同志,但主體已是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幹部了。地方誌事業之所以能取得今日如此輝煌的成績,正是因為這支隊伍一代又一代薪火相傳、默默耕耘的結果。今天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便是他們中間的佼佼者。我們要使地方誌事業大發展大繁榮,就一定要更加關心和愛護這支隊伍,儘可能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為他們排憂解難;同時,加大對他們的培訓力度,用更高的標準要求他們,不斷提高他們的理論政治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他們的使命感、責任心和質量意識,努力造就更多地方誌事業的領軍人物和拔尖人才,以確保我們編修的志書無愧於時代、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五年來的修志實踐還告訴我們,要保持和發展地方誌事業的大好形勢,必須進一步總結和發揚地方誌工作的寶貴經驗。五年前,陳奎元同志在全國地方誌系統首次表彰先進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了需要我們堅持和發揚的五條最基本最重要的經驗,即第一,「黨委領導、政府主持、各級地方誌編委會及辦公室組織實施」是開展地方誌工作正確的工作體制;第二,「一納入、五到位」是做好地方誌工作的基本要求:第三,制度化、法制化是地方誌事業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第四,確保志書質量是地方誌事業發展的第一要求;第五,建立一支高素質修志隊伍是修志工作的重要保證。實踐說明,這些經驗完全符合地方誌工作的實際,至今仍然有效。我們要使地方誌事業大發展大繁榮,就要倍加珍惜這些經驗,繼續運用這些經驗,並使它們不斷發揚光大。同志們,地方誌系統在長期工作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愛崗敬業、淡泊名利、一絲不苟、鍥而不捨、開拓進取、甘於奉獻的修志人精神。今天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便是這種精神的集中體現者。希望受到表彰的集體和同志們要珍惜榮譽,發揚成績,不斷奮鬥,再立新功。也希望全國各級地方誌工作機構和廣大地方誌工作者以他們為榜樣,學習先進,趕超先進。我們的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距離黨和人民的期望還有很大差距。我們要繼續努力,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全面貫徹落實第四次地方誌工作會議精神,為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