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大運河》劇照。本版圖片由杭歌提供

上週,杭州歌劇舞劇院歷時三年精心創作、採風巡演行程9萬公里的世界文化遺產傳播劇《遇見大運河》,在希臘首都雅典成功上演。這是該劇的第131場表演,也是該劇第一階段世界巡演的收官之站。就在前天下午,《遇見大運河》總導演、杭州歌劇舞劇院院長崔巍,為《遇見大運河》開了一場特殊的「年會」:她邀請了數位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地方的觀眾代表,與該劇的藝術總監,及劇中男女主角面對面,一同探討回顧這些年裡的「遇見」與「生長」。杭州人非常熟悉的「老開心」周志華,早在2014年4月,就曾在杭歌排練廳看著身穿練功服的演員們表演了幾個片段。「但就是那幾個片段,讓我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回想當時,周志華有些激動,「現場很多人跟我一樣是不懂舞蹈的,但就是被感動到了。我想這是因為這部作品對普通觀眾而言,沒有觀賞門檻,它不是居高臨下的視角,而是從我們熟悉的身邊出發。這一點其實和我們曲藝有共通之處,也啟發了我。」浙江大學出版社總編輯袁亞春是在《遇見大運河》上演一週年的2015年觀看演出的。在他看來,大運河是一個非常具有潛力的大IP,大IP不是閉環、固守,它是開放與交流理念的產物,而大運河展示的,正是中國文化開放、交流的那一部分,特別是當演員們在各地去到街道、人羣、運河邊時,「他們自己就成了運河的一部分,成了文化的一部分。」1994年出生的王偉東,兩年前在湖州師範學院讀書。他與《遇見大運河》相遇在「高雅藝術進校園巡演」期間。那一天,學校的劇場爆滿,王偉東站著看完演出後,抑制不住激動,衝上舞臺,向主創主演們鞠了一躬。他說,那場演出給予他的是內心的激蕩,而那一躬:「是被打動的觀眾應當做的。」王偉東的話,讓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浙江大學教授鄭強非常感興趣。在鄭強看來,能在短短一個多小時裏講述運河千年故事,是非常了不起的,但如果單講歷史,不觸及現代,那就無法架起與今天的橋樑。從科學家的角度,鄭強覺得這部劇是「傳理」的,是「講科學」的,它不僅表達了「一切生命都與水有關」,更傳遞出了現代中國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和平的開放姿態,而這樣的姿態放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是受歡迎的。「這部作品最初就定位為"文化遺產傳播劇』是令我驚喜的。而它成長起來的每一個節點,又都與運河申遺有著密切的聯繫。」原大運河申遺辦公室副主任姜師立也出現在年會的現場,他說,「人們對文化遺產保護這件事,很多時候停留在口頭,而崔巍和她的演員們做出了一種示範,他們每到一處都會走到運河邊,走到人羣中,讓人們駐足停留,瞭解他們習以為常卻沒有注意過的運河,而這種注意其實就是一種保護。」這句話讓崔巍頗為感慨,她記起在埃及演出時,有一位來自黎巴嫩的導演說了一句令她至今難忘的話,「你提醒了我,我們的尼羅河也正在面臨這樣的遭遇。」「我想,這正是這部作品最大的意義。」崔巍表示。如果讀者對這場「年會」感興趣,可以收看本週六晚9時45分在杭州電視臺播出的《我們圓桌會》。文化邊走邊唱化作依戀與記憶《遇見大運河》創排至今,6年來錢報記者一路關注,一路跟隨,記憶中,崔巍穿的不是印有《遇見大運河》字樣的「團服」,就是各式的中式連衣裙。她穿著它們,走過中國大運河沿線的六省兩市,走過法國米迪運河、德國基爾運河、埃及蘇伊士運河、希臘科林斯運河;她穿著它們,登上幾百場巡演的舞臺,致辭、謝幕、交流對話。「當時,(大運河)推動著你,如今正推動著我。」從希臘趕來杭州的《中希時報》執行總編輯楊少波說,《遇見大運河》讓他重新意識到人與水與故鄉有多麼密切的關係:「離開家鄉稱"背井離鄉』,到了國外叫"身在海外』,這樣的人稱為"遊子』,如果居無定所那就是"流浪』。」於是,在希臘待了十多年的他,如今想回來看一眼這條真正流淌著的大運河。《遇見大運河》留在每一處的,不僅僅只是優美的旋律與舞姿。2014年5月。浙江杭州。歷經三年零九個月的創排,《遇見大運河》首次與觀眾見面,當時發起公益活動,用裝有愛與夢想的心願瓶,喚起人們對運河的依戀與記憶。2014年9月。江蘇揚州。劇組來到吳王夫差開挖第一鍬土的所在地——邗溝之畔採風,節目內容中增加了巡演地的本土元素。2015年1月。河南洛陽。紛飛的大雪中,演員們尋訪大運河畔中國古代的最大糧倉「含嘉倉」,傾聽守倉人講述幾被遺忘的運河故事。這一站又一站中,還有安徽宿州、山東濟寧、河北滄州……在2016年6月,文化遺產日當天,《遇見大運河》登上北京的國家大劇院,截至當時,演出已達96場,採風行程5萬多公里,遇見14萬觀眾。大運河之旅仍在未完待續,所到之處也從中國走向世界——2018年初,最新的成績單上,是「演出131場,行程9萬公里,遇見15萬名觀眾」。崔巍說,能遇見大運河,自己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這一切都特別值得。文藝創作之難,難在來源於生活又要高於生活,既要有生動的敘事,也要有感動的啟迪;而文藝創作之美,就美在它可以回饋於人,溫暖人、鼓舞人,最終讓觀眾與藝術創作者,共同成為文化的傳播者。本報記者陳淡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