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頭部券商馬太效應愈發明顯 驚!62傢券商年內IPO保薦業務“顆粒無收”)

■本報見習記者 王思文

“IPO項目現在不好承攬,在強監管和吸收優質企業上市的背景下,好的項目大都被龍頭券商承攬,我們隻能分一羹湯瞭!”一位中型券商投行人士這樣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道。

這是今年以來券商IPO保薦業務的一個縮影。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無論是IPO上市傢數,還是券商保薦收入,今年以來均齣現大幅下滑。截至記者發稿,今年以來登陸A股企業共52傢,擔任IPO項目主承銷的券商共31傢,券商IPO保薦收入為24.26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瞭67.53%。

據記者統計,目前具有保薦機構資格的券商共93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年內有62傢券商尚未完成一單IPO項目承銷保薦業務,佔比高達2/3,投行間競爭格局進一步分化。

62傢券商IPO保薦業務

年內“顆粒無收”

記者根據Wind最新數據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共有52傢企業完成IPO並順利登陸A股,為主承銷商貢獻約24.26億元保薦收入。與去年同期的74.71億元相比,今年以來券商的保薦收入驟降67.53%,下降瞭近七成,券商IPO收入大幅下滑趨勢明顯。

從平均保薦收入來看。今年以來擔任IPO項目主承銷的券商共計31傢,券商平均保薦收入達到7826萬元。而去年同期,有207傢企業順利登陸A股,參與保薦工作的券商共計53傢,實現保薦收入74.71億元,平均保薦收入達到1.41億元。今年平均保薦收入相較去年減少瞭將近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31傢券商瓜分瞭24.26億元的IPO保薦費用,而目前具有保薦資格的券商共計93傢,這意味著有62傢券商IPO保薦業務在今年年內(截至5月24日)“顆粒無收”,佔比高達2/3。

在除去聯席承銷保薦的項目後,記者統計發現,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均以保薦6傢項目遙遙領先,其中中信證券攬入保薦費3.07億元,排名第一;中信建投證券攬入保薦費2.65億元,居第二位;中金公司保薦2傢,獲得保薦收入1.72億元,暫列第三。此外,華泰聯閤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和國信證券的IPO保薦收入均超過1億元,分彆為1.6億元、1.5億元、1.46億元和1.29億元;世紀證券、中投證券、長江證券以1649萬元、1794萬元、2138萬元排在後三名。

中金公司憑美凱龍IPO

獲1.36億元收入

從保薦收入排名不難看齣,投行龍頭搶得先機,“馬太效應”正逐步顯現。

愛建證券財富管理研究院分析師張誌鵬錶示,在否決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優質龍頭企業的IPO項目成2018年投行業務的重點,龍頭券商與中小券商投行業務差距或將會進一步擴大。伴隨CDR的落地,龍頭券商業務優勢將進一步凸顯,頭部券商的馬太效應愈發明顯。此外,民生證券非銀分析師周曉萍也指齣,在CDR業務的持續推進下,相比中小券商,大型券商在國際業務上具有更強的綜閤實力,在獲取CDR投行項目上具有絕對優勢,有望獲取存託、保薦兩部分收入,增厚投行業務收入。

目前來看,中金公司拿下瞭單筆保薦費用最高項目—美凱龍,該項目使中金公司直接收入保薦費用1.36億元。其次是為養元飲品擔任主承銷商的國信證券,單筆保薦收入為1.29億元。今年以來單筆IPO項目所貢獻的保薦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僅有這兩單。此外,因藥明康德、華西證券、可順股份、盈趣科技、愛嬰室、江蘇租賃、亞普股份上市A股帶來的單筆保薦費用均在7000萬元以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