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論語》對現代教育教學的啟示

王春迪(江蘇省贛榆高級中學)

  【摘 要】任何一部經典從不同角度去探究都可以獲得不同的感受,《論語》亦是如此。它在幫助人修身治國的同時,還蘊涵了十分豐富的教學思想,它那簡明扼要的言語給現代教育教學中許多爭論不休的問題指明瞭方向,其中包括教者與學者的素質、教學的方向與教學方法的選擇等等。

  【關鍵詞】論語;孔子;教育教學

  《論語》,作為一部幾千年來經久不衰的儒家經典,篇幅不過二十七篇,字數僅僅一萬一千多,卻包含著說不盡的奧妙。它可以用來修身,從古至今《論語》塑造了無數個人格模範,于丹教授對這本書的解讀就是從這個角度切入的;它可以用來資政,宋代名臣趙普曾用半部《論語》來治天下,新加坡至今仍以《論語》來治國;它更有資於教育教學,時至今日,其中的教育思想仍對我們有著極大的啟示作用。

  本文,就將以此為視角,分以下四個方面對《論語》進行挖掘。

一、什麼人教

  1.身正,而後正人。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讓筆者感觸很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篇》)。古人云: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當你立下一個制度時,你萬不能成為這個制度的最大破壞者。讓學生不許亂扔雜物,自己隨手丟煙頭;讓學生不許玩網路遊戲,自己在辦公室上網玩得不亦樂乎,如此就失去了教育的全部前提與效益。

  「身正,而後正人」。這應成為教育工作者們時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話。

  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作為一名老師,孔子是這樣要求自己的:「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篇》)這簡單的十二個字,便是一個學習型與奉獻型教師的全部體現。而這裡的先「學」後「誨」,也正顯示出孔子那種一絲不苟,不「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高尚人格。

  3.虛心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一生杜絕了四種缺點:毋意、毋心、毋固、毋我。即為:不憑空猜測、不武斷、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述而篇》記述過這麼一件事情:「子與人歌而善,必使人反之,而後和之」。意思是孔子與別人一道唱歌,如果別人唱得好,就一定虛心請教他,讓他再唱一遍,然後自己跟著他唱和。這裡不難看出,孔子善於發掘他人之長,後必學他人之長,直至補己之短。如今的時代正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很快。有好多東西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去學習摸索,和學生一塊探究,最終教學相長。而此時,我們一定要具備一顆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的品質,而不是打腫臉充胖子,「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傳播錯誤的知識最終只會失去學生對老師的信任。

  4.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教師的角色姿態是教育界一直討論不停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論語》在幾千年前就告訴了我們。通讀《論語》的人不難發現,孔子並不是一個整天板著臉告訴你這不行那不行的老頭子,他是一個理想的熱烈追求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也是一個笑語晏晏的老者,有著和普通人一樣的喜怒哀樂。他感傷於「逝者如斯夫」的時光,可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從不退縮,即便身處逆境困於陳蔡之間,還不時也和學生開開玩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我們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沿著曠野行走,是不是我們的道義不行了?)他也直接表達過對社會的不滿,對黑暗政治的失望:「鳳鳥不至,河不出圖。」

  此外,作為一名老師,孔子相當性情。他毫不掩飾對某個學生的喜愛。季康子問他誰最好學,孔子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矣,今也則無。」顏回死,孔子大哭:「天喪予!」他很直接很嚴厲地批評不思進取的學生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公共場合,孔子彬彬有禮,可燕居在家時,他卻是「寢不尺,居不容」,並且「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輕鬆和悅的樣子)。他有著聖人一樣的智慧與品質,也有著常人一樣的好惡。

  教師,並不需要裝深沉,也不需要扎於學生堆裏不分你我。像孔子那樣的為師風範,正是我們現今教育者們應當努力奮進的目標。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5.心存「浮雲之志」。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述而篇》)教師的職業,必須是一個坐得了冷板凳,受得了寂寞的人才能幹好的職業。帶著一顆功利心去從事它,你的一生都不會收穫事業的快樂。甚至一生都會活在矛盾之中。所以當時光飛逝,從事其他職業的朋友同學物質生活已和你形成鮮明的對比時,我們一定要堅守住那份執著與淡泊,堅守住那份「浮雲之志」。我們的財富,在那一頁頁厚重的文字上,在整個社會中,在自己那淡定的心裡。  

二、教什麼人

  《論語》中好學生的特質有三:一、不貳過。二、止於至善。三、舉一反三。

  顏回是孔子最好的學生,可在孔子的眼中理想學生是什麼樣呢?孔子在《雍也篇》中給了六個字:不遷怒,不貳過。人無完人,不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確實是一種了不得的境界修養。簡單的六個字,卻是人格的至善。

  好學生顏回對學習有這樣一番感慨:「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由此看,有志於學習的人總是有一顆堅定的、務實的、止於至善的探索之心。

  此外,《論語》中多次強調學生要學會遷移,要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知識。比如在《學而篇》中就有這樣一段對話: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孔子認為,子貢學《詩》的前提,便是舉一反三。類似的思想,在《論語》中有多次表達。如《述而篇》中孔子有言:「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又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認為,告訴學生一角而他不能推知其他三個角,就不要再教他了,可見知識遷移的重要性。

  以上幾點,時至今日,對我們學生的素質培養都起到一個指向性的作用。如果我們的學生都能自覺地以此作為自己的人格奮鬥目標,那麼當代教育就實現了它的全部價值。

三、教什麼

  對這一點,《論語》以一言蔽之,即:文、行、忠、信。文,指文化;行,行為規範;忠信,即為誠信。這幾點與現今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是基本吻合的。這裡蘊涵的道理,說得更直白些,就像著名特級教師王棟生講的那樣:「給學生一張大學門票的同時,給他一粒人文精神的種子。」

四、怎麼教

  在教學方法上,《論語》中反覆強調的一點,就是「因材施教」。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篇》)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顏回上課的時候表現很不活躍,從不說話也不提問題,用孔子的話來說就是「如愚」。筆者認為假如我們的學生都像這樣的話,像啟發式教學或探究式教學都是無法實施的。而孔子檢測其學力的方法便是在課後設置一些問題或情景去考察顏回,之後才發現顏回「亦足以發,回也不愚」。所以一個學生課堂活躍與否並不能說明其教學效益的高低,能否遷移靈活運用纔是最重要的。就像魯莽的子路,上課從來就喜歡搶嘴,甚至插嘴。但效益是最低的,對待這樣的學生,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很率性直接的。《述而篇》有這樣一個例子: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由此可見,孔子對待像子路宰予這樣的學生批評是很嚴厲直接的。然而卻有中庸之效。

  此外,像公西華,為人謙虛謹慎,少言寡語,孔子發現這一點,常在課堂主動提問他。

  而對待曾點這樣彬彬有禮的學生,孔子對他的教育便顯現出十分的寬鬆與信任。比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和學生一起討論關於以禮治國的政治理想。之前幾個人都是想通過入仕來實現抱負,而曾點所述則與主題大相徑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表達了自己不願做官而要過悠然生活的政治理想。其描繪的風清秀美的郊遊場景,更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圖畫。這個脫離主題的答案放於今日的課堂肯定會有同學笑出聲來,可孔子卻很直接肯定他說:「吾與點也!」像曾點這樣知行合一的學生,多給他一點空間,則更有利於他的拓展。

  教學有法無定法,孔子深信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教學手法單一化,無法適應個性迥異的學生。在教學中去了解學生個性,又通過對學生個性的瞭解反作用於教學,如此,教學工作必將在良性循環下處於「彬彬然」。

  《論語》,作為一部中華民族的瑰寶,給我們的啟示遠不止這一些,本文充其量只能作為一個指向。筆者堅信其中的奧祕,將隨著教學工作的深化,而被進一步挖掘。

發布日期:2008-09-26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