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特特目前已1Y10M,仍亲喂母奶中。回想这22个月以来每一阶段、每个转折,面对的挫折和动荡,有时都会一阵感动+感慨。

看著特特因母奶而获得安慰,小手紧紧抓住妈妈的衣服,嘴巴持续有节奏吸吮著,眼神坚定、纯真且信赖地看著妳时,心里常常涌上一股欣慰的感动。

有时候不经意回想到一路的心酸和不安,又是一阵感慨。

想用文字记下来这22个月亲喂母乳的过程,给自己留念,也给母奶妈妈们打气和祝福!

 

第一阶段》产后喂奶,手忙脚乱的挫败心酸 

为了怕产后面临可怕的石头奶,预产期最后一个月,我遵循《瘦孕》邱锦伶老师建议的方式,开始乖乖按摩乳房,每天大概认真画圆按摩个5分钟左右。

产后因伤口太痛,光是插导尿管就让我浑身盗汗。先生第一时间签切结书,决定先让特特喝奶粉,让我先彻底休息。到了第二天,禾馨的国际泌乳师巡房来教我怎么喂奶,她气质有点高傲,用手帮我挤出初乳,一边说:「妳的奶很多,多得要死,不用怕小孩饿肚子,为什么不喂呢?」

我惊讶地看著自己被挤出的初乳(我还以为母奶没这么快出现呢),泌乳师把特特的嘴凑向我,一边挤边严厉地说:「如果她不喝,就饿到她喝,别养成坏习惯。小孩出生就是一张白纸,是大人决定她未来的样子。」

留下这段话,她的背影就消失在眼前了。我闻到空气中残留的高傲和严厉。说也奇怪,我不觉得她态度差,反而很谢谢她这样告诉我,这影响我对特特的态度至今:讲求原则。

因为这句「妳的奶多得要死」,我对挤母奶有了自信,记得一开始挤乳用的是像「针筒」一样的东西,每一滴都很珍贵的汲取下来,集满了一筒,就赶快交给护理师喂哺,因为我记得看过「初乳对免疫力很好」,当然希望尽早让特特喝到。

▲图:禾馨国际泌乳师巡房教我怎么喂奶。

▲图:以针筒汲取珍贵的初乳。

▲图:一开始挤出20ml就很开心!

出院后,本来预计要直接到月子中心,但因临时没房间,只好先回家等候。那天是我印象超深、超难挨的一天。

没有长辈同住的新手爸妈,面对小生命的到来,许多时候真的茫然无知。特特在数小时内已喷出好几次屎⋯⋯我们居然不到一天就用掉15片的NB尿布!特特几乎半小时就喷一次屎,每次都是弄得手忙脚乱、爸妈崩溃⋯⋯浴巾已不够更换了,欲哭无泪的是,我还没掌握到亲喂的技巧,所以特特一直无法顺利喝到母奶,头转来转去、被我不熟练的抱姿弄到很不舒服似的大哭。

▲图:垫了一大堆枕头、月亮枕、被子⋯⋯始终抓不到喂奶舒服的姿势。

▲图:特特的各种崩溃大哭。

▲图:爸爸抱紧紧安慰。

我低著头急著想挤出奶水,低到脖子酸疼,中途试著垫枕头、换姿势,还上YouTube去看到底怎么亲喂才顺利。但始终喂奶不顺,脖子剧痛,特特饿到一直哭嚎,束手无策下,我也忍不住焦急地哭了起来。

特特一路睡睡醒醒,我们决定先泡奶粉让她喝,但不知怎么地,特特不肯喝。试过各种方式就是不喝。她好像跟那个矽胶奶嘴有仇,一碰就嚎啕大哭。

屋漏偏逢连夜雨,那天天气特别冷,家中没有暖气,先生还骑著车赶快到邻近的哥哥家借了一台暖炉来,那晚的暖炉真是救命般的存在。

就这样度过难熬的一夜,隔天早上8点,月子中心天使降临般地打来了,先生和我顾不得衣衫不整决定先冲月子中心再说!

一见到月子中心的天使护理师,我立刻向她求救+诉苦,她微笑地教我各种亲喂的技巧,像是如何利用枕头or浴巾卷成适合哺乳的状态,也终于教会我怎么躺喂了!((洒花))

护理师告诉我,手挤奶若一直低著头脖子会痛,可改成照镜子,让头部保持直视前方。(这招很棒,好险她有教我!)

她还说,为了刺激奶水量增长,除了亲喂,还要挤奶喔,「如果在30分钟内可以手挤满30cc,就可改用电动挤乳了。」

为了早点摆脱手挤乳的痛苦,我拚了!!当天我就硬在20分钟内挤到30cc,立刻冲去找护理师,请她教我怎么使用电动挤乳器;月子中心提供的是贝瑞克8代,出院后我也马上订了一台,后来才发现市面上有更好用的免插电型Q_Q,上PTT爬文后买了CP值很高的优合,觉得体积小又方便,打趴很多大厂牌啊!

▲图:入住月子中心第一餐,发自内心松了一口气的笑容~

▲图:第一次在半小时内手挤满30ml,终于可以改电动了!

▲图:用电动挤乳器后,跟先生说「我觉得得救了~~~」(呐喊)

 

第二阶段》供需调整期,睡不饱、担心大小奶、塞奶

孕期上妈妈教室时,讲师就曾说:「坐月子期间光是把搞定乳房的事就够妈妈们忙了。」实际上真的是如此。

在月子中心不到一周我就开始用电动挤乳器,每次可以挤到90-120cc,亲喂也越来越顺利。照理来说应该没烦没脑了。但两边的奶量开始越差越多,例如左边才挤30、右边90这种的,让先生和我都陷入了忧心。又开始爬文看其他母乳妈妈怎么解决的?

护理师仍然是笑笑的安慰我,「可以多用左边亲喂,刺激分泌哦!」按照这样的方式大概过3-5天,左右奶量终于比较平衡。这时才放下心中大石头。

晚上12点到清晨6点我刻意中断亲喂,让特特给护理师喂奶,原本是为了睡饱一点。没想到有天清晨4.5点我被乳房的胀痛感给惊醒!那时母奶量已经冲高了,可挤出180-200,特特通常3-4小时要喝奶,半夜没排出的话,母奶就会塞住。

我摸著硬梆梆的胀奶惊恐起来(听太多石头奶的可怖传说....),从床上跳下来赶快去挤奶!那时还不了解何谓「供需平衡」的我,忧郁了起来,我想著:「不妙,这样我每天半夜不就要爬起来挤奶了吗....」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半夜4点挤奶」,后来倒也习惯了。先生说:「这样不会很辛苦吗?」我回他:「不...比起石头奶的恐惧,我宁可半夜起来挤心安啊!」

▲图:喂奶、喝奶,慢慢和特特达成了默契。

 

第三阶段》住院期,拖著点滴挤奶

特特抱回家后,还没满两个月大,我突然染上了「肾小管感染」,反复地发烧、盗汗...在地方诊所得知必须转院治疗。简单来说,这个病就是「泌尿道感染」造成的反复高烧,诊所打的抗生素是超粗的针筒状,痛到打下去一秒就会飙泪;回家躺在床上肌肉无力、畏寒、辗转难眠的不适,我心里浮现一个念头;「生产不是最痛最可怕的,任何的身体病痛都很可怕啊!」

转诊那天早上,二姐特别请假陪我去,一到台大医院护士马上帮我吊点滴打抗生素,点滴型的抗生素完全不会痛,抽血验尿后,30分钟内身体就退烧了,恢复成没事的舒服样,我欣慰地想:「不愧是大医院,治疗得又快又好!」转身就收拾东西要回家了。

不料,一名护士大声叫我名字,推来一张床:「来,躺上去,你今天要办住院。」

蛤?!

听到我还在喂母奶,医生宣布:「你现在不能喂奶,因为你要注射抗生素大概21天。」

蛤蛤?!

好不容易养成的喂奶节奏,现在要中断了吗?护士教我:「持续挤奶,但是倒掉不要留,这样21天后还是有母奶的。」说著就请我拖著滴漏中的点滴,走到另一栋大楼的挤乳室。住院的前2.3天医院没有床位,我被安排在走廊的临时停靠区,每4-6小时,就拖著点滴瓶去挤奶。一边看著点滴漏下来,一边从乳房挤出奶,突然觉得很荒唐幽默,我拍下这个画面,心想这也算是人生奇妙经验之一了吧。

▲图:在医院一边挤奶一边吊点滴的情形。

▲图:注射抗生素的母奶,当然不能喝啦!每次都是挤完全部倒掉。

至于特特,她在我办住院第二天就被接回中部的阿公阿嬷家。亲喂成习惯的她,面对长辈递来的奶瓶当然是超级生气!就像刚出生时那样不断嚎哭、半夜不睡,把两老弄得累坏了。

据阿公说她要整晚被抱著,喝奶要阿嬷用汤匙一口口喂...。想当然尔我被长辈骂死了:「不能只让婴儿亲喂!你这样回职场怎么办!做事情要有规划!你中断喂奶两个礼拜后,你女儿早就忘记怎么吸奶啦!你都不会想......」叭啦叭啦被大念了一番。

然后也因为住院被怪罪了一定是没有好好坐月子身体才有问题.....连阿姨也打来劝我别想回去上班了,搬回中部,找份简单的半天打工,白天让长辈帮忙顾婴儿这样不是很好吗?!

长辈那两个多礼拜帮忙照顾婴儿很辛苦,我也被骂到觉得委屈郁闷。先生还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未抱满两个月的婴儿请托岳家照顾,各种忧虑和烦躁不时浮上心头,自认抗压性极好的我,也总是在悬崖边缘,差一点就会往下坠落。」

新生命加入的混乱期,不如我们想像得那样按部就班,带婴儿的方式也要承受各种关切和责备,我真觉得产后会忧郁完全不意外。

出院当天,是老公生日。我们去台大旁的公园散散步,我感慨地告诉他:「平凡就是幸福。」语轻心意重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当晚老公6点下班后马上直奔老家,怀著有点忐忑的心情到家。

特特被阿嬷抱出来,「妳的小孩在这里,我们顾得好好的。」各种情绪瞬时涌上来,虽然骂归骂,但是可以放心把婴儿交托照顾的人,不就是自己的家人吗?

特特熟睡著,一回到车上,我抱著她,试著喂奶看看。那一刻她马上衔接起母奶,完全没有忘记。

夫妻俩情绪也在那刻放松下来了,感觉一切就绪,终于又可过著日常的步调⋯。

▲图:从台大医院12楼玻璃窗望出去的夕阳,好美,但真的不需要常来这里看。

▲图:出院隔天是老公生日,一家三口去餐厅吃饭。

 

第四阶段》重返职场,每天带保冷袋上下班

特特四个多月时就送托,我也顺利找到了新工作(面试时主管体谅我没有后援,还让我推著娃娃车过去,超佛心)。我觉得职场的女同事,尤其当妈妈的,对于挤母奶的同事都好友善喔。就算没有集乳室,也会帮忙顾前顾后找合适的地方让我安心。冰箱脏了,还主动帮忙清理,跟我说「这样对宝宝比较好。」同事的贴心其实我都感念在心啊!

三个月后因不适应环境,又换了一家公司。之后那家公司又搬了新地点。所以我在特特满一岁前,总共换过3个办公室,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最在意的就是有没有冰箱?哪里可以挤奶?

不喜欢奶瓶的特特去学校后,究竟有没有成功瓶喂呢?答案是:当然没有~~

三天两头老师就会写联络簿抱怨特特有多难喂,不喝冻过的奶、不爱奶瓶奶嘴⋯⋯老师喂得痛苦,我也彻底放弃「冷冻母乳」这件事,渐渐将母奶调整成一天瓶喂1-2次,剩下的以奶粉替代母奶。

挤母奶的时光,在特特满一岁的隔天,我就决定中断了。连奶粉也不再喝了。

一岁后的特特,以副食品为主(然后副食品也会被各方嫌弃妈妈煮的不好XDD),是老师和妈妈都愉快的解决方式。老师从喂食地狱解放了,妈妈也从挤奶的不便人生中解放。

从此以后,不再需要担心挤乳器某个小配件忘记带、万一下午需公出不返公司,保冷袋又保不了这么久怎么办?挤乳器突然故障了,等候维修时又紧急买一台⋯⋯母奶妈妈各种阿杂状况,要彻底结束了!!

▲图:去冲绳时,没带特特,为了节省时间&维持母奶,在公车上挤奶。

▲图:特特满三个月,第一次爬阳明山,第一次在户外喂奶,一条围巾当作哺乳巾。

▲图:去剪发时,也是戴上哺乳巾喂奶。

 

第五阶段》母奶已经不营养了?戒奶前的准备

特特快满两岁了,其实从一岁后,每当喂母奶被长辈看到,都会被碎念:「母奶已经没有营养了,要让她吃点营养的食物啊」、「蛤?她还在吃奶喔?」!@%#^$

妈妈这时就是闭嘴、放空、傻笑,不回应也不反驳。我曾看过一名网友写,她坚持喂母奶到3.4岁,每次都要接受外界斥责的眼光,就连自己丈夫也不支持她。但她觉得这是孩子跟妈妈之间的事啊,她就是想等孩子自己愿意离乳呀!

虽然我没打算喂到3.4岁,看到那篇文章我有自我反省一下,过去我也会大惊小怪「居然喂母奶喂到4岁,也太奇怪了吧?!!」后来我觉得,如果妈妈有恒心、愿意喂,不是该多给予正面肯定吗?为何要怀疑一个母亲决定如何对待孩子呢?

叶胜雄医师也说过:「母奶才不会没营养呢!只是营养成分会随著孩子年龄而调整。」所以如果不是孩子的妈妈,就别管人家要喂到几岁啦,请尊重每位妈妈的决定。

喂母奶这件事就是倒吃甘蔗头,越喂越顺,早期那种不时布满心头的恐惧已经不复存在。供需达到了平衡,也懂得找到最舒适的喂姿。

一岁后的特特,一直都是清晨、晚上回到家、睡前亲喂。她已经很习惯爬到妈妈身上要奶喝了。最近特特快要两岁,我决定慢慢帮她戒奶,我考量的不外乎是特特牙齿的健康(不希望再睡前奶),出游更有弹性,不再因为喝母奶的事跟我闹脾气。

所以我现在会在她回家照例爬到我身上时,告诉她:「不要再喝ㄋㄟㄋㄟ了!」(因为特特会学老师说不要再吃嘴嘴了~)这样的句型应该是她可以理解并熟悉的。

特特第一次听到时,抓著妈妈衣服的手停了下来,嘴唇紧闭,目光像是快哭出来,很失望很难过的表情。但她有听进去,真的没有像平常那样爬上来喝奶了。

其实这对宝宝和妈妈来说,都是很不舍的事。喂奶有喂奶的心烦,但这样的亲密是非常特别的时光。

套用断舍离的经典观念,我转念想,舍弃不是放弃,而是为了创造现在及未来更美好的事。

现在只保留清晨和睡前的时间可以喝奶,其他时间就尽量多陪特特玩,念故事书、偶尔看巧虎,让她很自然的把重心转移。

实施了才三四天,特特其实很快也适应这样的生活,每天一回来依然嘻嘻笑笑讨抱抱,但已经不会马上讨奶喝了! 

倒数不到60天的母奶日,我不知道会不会像徐玫怡那样,断奶断得很辛苦?

但我绝对不会用涂辣椒这种方式啦(舍不得啦QQ)

看到网友分享,要戒奶时,可采取正面鼓励的方式,告诉孩子:「妳长大啰,牙齿好漂亮喔!可以吃很多好吃的东西啰!」

▲图:特特从六个月开始副食品,从食物泥开始。

▲图:第一次吃甜甜的南瓜泥,兴奋到手舞足蹈。

▲图:马铃薯玉米泥。

▲图:很爱喝豆浆。

▲图:陪爸妈去星巴克,自己吃蛋饼。

 

特特戒奶加油!希望特特一天天长大,我们可以让她一起加入,吃遍这世界上好玩有趣的美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