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上课心得前,先讲一段自己的青春回忆。

The School of Life 创办人艾伦・狄波顿,是我大学时最著迷的作家之一。因为女作家张小娴在《皇冠》月刊推荐的关系,我从「水准书店」带走一连串他的书。第一本看的是《我谈的那场恋爱》,边看边澎湃不已⋯⋯怎么有人这么会写!不是一般的爱情小说,添入了很多心理与社会分析,可是一点都不严肃,真的就是「津津有味」一页一页往下翻的节奏。

搬过很多次家,淘汰过很多书的我,艾伦・狄波顿始终上书柜上殿堂级舍不得下架的书。连忘记借给谁而不见的书,都会从二手书店再把它带回家来。

听好友说,艾伦・狄波顿创办的「The School of Life 人生学校」在台北开课了,身为粉丝是一定要朝圣的!也感谢老公支持,才可以暂时放下育儿任务,重温当学生的幸福。

教室在东区顶呱呱旁的大楼,上课那天是星期四晚上,一走进教室,整个空间氛围是英式+工业风,大面积玻璃窗给人很开放透明的感觉,和课堂的氛围很相近。

很喜欢空间里的各种巧思,很不像教室耶,灯光、植物、装饰品⋯⋯营造下,就像是一座令人放松的咖啡厅!

「The School of Life 人生学校」关注于工作、爱、自我的练习。艾伦・狄波顿说,他创办初衷就是发现,学校忘了教我们许多在生活中需要的技能。

办公室与教室结合,好舒适的办公空间,我喜欢那面白板墙,想像著团队一起朝目标努力的感觉。

*以下图片为顾及当事人隐私,稍作后制处理

 

茶水吧居然有提供红酒耶 ❤️~当晚喝了两杯!

这堂课是「How to Be Confident / 自信就是你的超能力」by Afra 老师。

上课前每个人都要去和两、三个陌生同学聊天破冰,谈谈自己最有自信、最没自信的是什么,然后领取一颗「发言球」,课堂上有发言过的才可以把球投回箱子。

两个小时的课程,大致会谈到12个小主题,每个主题都会有与自我、与他人对话的练习活动。

 

Afra 老师一开始问我们:「你们觉得有自信的人是怎么样?」、「自信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

透过每个学员的分享,会看到许多很有趣的观点。上课前我先思考了这些问题,我觉得有自信的人,就是能让气氛变得愉快活络的人,可以引领谈话的气氛。

我内心浮现了几个人的脸孔,想起她们谈话时的风采和眼神。例如今年夏天访问的赖宇凡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于是我意识到,有自信的人,会让人印象深刻!

「有自信的人,敢于去争取原本没有的东西。认为 "No" 只是一种可能性,不是全盘被否定的意思。」对于这段话我特别有感,因为在今年,我开始慢慢去实践这样的心态转变,许多事情也真的回应了自己的期望。

其实以前我不曾思考过自己的自信程度有多少?我过著一个有点松散低调的人生,在职场上不特别会凸显自己,总认为默默做、认真做,懂的人自然就会懂。靠著这样的态度,很幸运没遇上太多大风大浪,在主管的保护下,一直就这样做自己。

直到今年,第一次在职场遇到难以置信的恶人、走上调解庭,我才深切醒悟——命运的齿轮似乎在暗示我、提示著我什么,我要去面对内心那些隐约的不确定感。

大学朋友跟我说:「你找工作时太天真了啦!很多蛛丝马迹早就该警觉啊!」我不否认她说的,天真确实让我跌了跤、吃亏,但我不想否定这样选择的自己。

我在挫败中知道:遇到问题时抱怨只会无限回圈,应该从当处的环境中,找寻可以自由的地方。没有完美的职场,但我可以尝试改变。

我会跟抱怨的同事说:有问题的地方就勇敢去对上沟通,从公司去拿你想要的资源。

我会跟主管说:我想去上xxx课,我想去xxx活动,去加强我职场上想要的能力。

我越来越确定:换个角度想,可能就可以抛下许多预设立场,变得更自在。

但自信毕竟是一个需要练习的过程,即使我有很多「知道」,但我也常常忘记。自信这种事情,就像任何技能一样,需要常常拿出来使用才不会忘记。

Afra 老师请我们回想最近一次被拒绝的经验,后来是怎么处理的?

我想到的是最近发出了新闻稿,但该媒体并未刊登。Afra 老师问:你有没有去问对方原因?

我想了想回答:「后来我没做任何处理,而是预设了是我的方向不对、提供的内容与该媒体调性不合⋯⋯」

边讲自己也边觉得好笑起来,为何我又习惯性地先检讨自己,而不去问原因呢?千回百转的自己猜想,为什么不直接找答案?

 

小时候的我,以为30多岁时,一定是做什么都游刃有余,财务也自由了,生活不再被约束,可以做自己。

实际上,30多岁的我还有很多不确定、不够了解的自己。没关系,现在起步找寻也不晚呀!

我喜欢当晚 Afra 老师这段话:

自信是对自己温和宽容。假如你还没做到,生活中一定可以找到这么一个 model,是有自信而且温和宽容的。」

当晚对了陌生的学员开口谈了好多的「自己」,对话的过程也是层层往内心探索的练习。

课程结束后,带著满足的心回家。我觉得心灵上又厚实了一些,也开始成为可以给予他人与自己鼓励的人:「我们随时都有更好的思考提案,我们走在这条改变的路上,是这么酷的事!」

 

认识更多 The School of Life 人生学校

https://www.theschooloflife.com/taipe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