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症、疑难重症的治疗中心;开展以临床问题为牵引的科学研究;有很好的GCP中心。社会知名度高。医院经济、运行机制状况良好。

——詹启敏院士

记者|宋攀

来源 |中国县域卫生

在很多医院的官网上,“建成国际一流医院”被写进了医院愿景。但一流医院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注解“一流”的定义?4月14日,在首届中美医院合作峰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在开幕式致辞中向中外医院管理者分享了他的医院观。

詹启敏说,他曾在美国生活了17年。旅美期间,曾参观访问多家世界知名医学中心。与世界最好医院的直接接触,让詹启敏对一流医院有着更深刻的洞见。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

詹启敏指出,一流医院应具备5大特质。其一,必须是疑难杂症、疑难重症的治疗中心,能诊治其他医疗机构诊治不了的疾病。其二,开展以临床问题为牵引的科学研究。其三,有很好的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中心。其四,社会知名度和受信任程度高。其五,医院经济、运行机制状况良好,拥有优良的诊疗、现代化管理和国际交往体系。

而反观国内医院,其发展现状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詹启敏表示,在重大慢病成为危害人民群众的主要杀手的当下,国内医院仍要在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现代化医院管理、运行机制方面进行重大调整。积极作为,努力改善,国内医院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世界上最好的医院学习。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李路平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李路平对詹启敏院士“洋为中用”的观点深表赞同,他同时指出,中国医疗卫生行业应在以下两方面向其他国家学习:

其一,学习发达国家的慢病管理经验。“在慢病管理上,美国的经验比我们丰富。我们对慢病的管理,还要向美国多学习。”李路平说。

其二,学习如何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尤其是对医疗费用的管理。李路平指出,中国政府对卫生的投入是增加的。深化医改中间,资金使用方和资金投入方之间产生矛盾是必然的。“如何解决好花钱、用钱的问题,是我们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医疗机构也担负着很重大的责任。”

据李路平介绍,不久前,在德国举办的一场有关DRG的国际会议上,医疗服务供应方代表与保险资金代表发生了激烈争吵,最终,为提高全社会对护理的重视,德国医疗服务供应方代表决定,将护理费用从DRG经费管理中剥离出来。

詹启敏和李路平希望,中美医院合作峰会能够成为我国医院与国际医院合作交流的品牌。通过长效机制持续办下去,吸引国内外更多医院参与,在医疗机构的科学管理、改善医疗质量、公立与民营医疗机构运营机制、促进保健服务可及性方面进行探索。

首届中美医院合作峰会由极致医疗、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约翰•霍普金斯医疗集团、克利夫兰诊所阿布扎比分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西达赛奈医疗中心、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相关代表参会。

多地力推电子病历升级 19家县区医院 “亮瞎眼”

编辑:沐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