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這個號,做了4年。

套用一句有點俗套的話,「我的初衷」就是「傳遞常識」,因為大叔發現人人都是自媒體之後,確實有不少隱藏的牛人出來了,但還有一羣門外漢吧,就是靠著抄襲和噱頭在賺取流量和變現。

尤其是這個圈子,在廣告公司實習了一年就敢指點江山,這個廣告拍得差,那個廣告沒創意,連公關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張口閉口「黑公關」,甚至還教別人應該怎麼做公關。

挺有趣的,也挺悲哀的。

就拿這些天熱議的世界盃洗腦廣告來說,大叔也參與了討論,寫了一篇《你也吐槽BOSS直聘的世界盃廣告了吧》,大叔參與策劃和拍攝的廣告不多,就說了三點常識,沒想到爭論仍在繼續。

網友和自媒體為BOSS直聘、馬蜂窩、知乎和優信等幾個互聯網公司操碎了心。確實,畢竟這幾家都花了至少1.65億拿下這個黃金廣告時段,更應該拿出一個好廣告來,讓觀眾在球賽間隙也不想換臺,更不想去廁所,而是專心地看完。

大家吐槽廣告的同時,心中還有一個疑問:到底這些廣告是誰拍的?

於是有人就開扒。

哦,原來至少有2個(還有一種說法是3個)廣告都是葉茂中拍的。

葉茂中是誰?

哦,好像機場經常能看到他的廣告。

他到底專不專業?拍這些廣告,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大叔非常相信葉老師是專業的(不信的請百度),比大叔專業多了,所以,大叔和大家唯一相同的疑問是: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昨天,大叔問了葉茂中9個問題,沒想到他很快就回復了,更可貴的是,回答得很認真。於是,有了今晚的這篇推送。

1

大叔:目前網上很多人質疑世界盃的幾個洗腦廣告,您怎麼看?

葉茂中:從廣告的目的角度來說,有一部分批評的聲音肯定比觀眾完全視而不見要好很多。消費者也會分為衝突的兩面,有質疑,也有理解的;有吐槽,也有接受的。

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革命4.0裡面提到:有時候品牌需要負面口碑才能激發粉絲羣體的正面擁護,兩相交鋒之下,其實又可以為品牌帶來二次傳播。要知道一個廣告投入到世界盃的舞臺,最害怕的就是沒有任何衝突和波瀾的完美主義,什麼都對,什麼都美美的,但沒人留下印象,沒人評價你,沒人消費你,肯定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一件事情。

其實,現在的消費者都是很明智的,誰都無法替他們思考, 世界盃的廣告因為密集的投放,尤其對於那些真球迷而言,製造了衝突,自然會聽到更多吐槽的聲音,從人性的本質探尋,是沒有人喜歡廣告的,更何況在鍾愛的足球面前。但令人衝突就是,在4年一見的熱點面前,我們必須幹擾人們的注意力,讓他們記住我們,記住我們的產品,我們不能甘於只是做正常的廣告。

2

大叔:好多人說互聯網公司的世界盃廣告毫無創新,只會簡單粗暴,您認同嗎?

葉茂中:廣告創意的審美和品味是很主觀的東西,因人而異。但不管是俗還是雅的創意,關鍵在於是否觸動了受眾,是否製造了衝突,是否在消費者記憶中留下了觸點按鈕,讓人能在世界盃嘈雜喧鬧的傳播環境中關注我們,記住我們,並且在對應的消費場景下回憶起我們的品牌。

至於說簡單粗暴,這並不是衡量一個廣告成功與否的標準。客戶找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更多人下載他們的APP。要知道這些互聯網品牌在我們看來或許很熟悉,但面對電視前的全國觀眾,他們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品牌,他們要的就是老百姓能記住品牌的名字,知道他們能解決什麼衝突。

之所以把廣告做得簡單,是因為我們只用說清那一個核心衝突就能吸引新用戶;之所以粗暴,是因為重複纔是最佳的記憶方法。用最有效的方法去達成商業目的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最關鍵的一點,是在如此昂貴的15秒,是不允許我們有過多的細枝末節的,必須是一招致勝的解決消費者的衝突,打個比方,你只有15秒向女神表白,你是不是該把自己最大的優點告訴女神?起碼,要讓女神記住你的名字,不是?

3

大叔:有一種說法是,馬蜂窩、知乎和BOSS直聘的三個廣告都是您策劃的,是這樣嗎?

葉茂中:馬蜂窩和知乎是我們策劃的。可能是因為BOSS直聘和我們的廣告經常連著播放,再加上投放密度也比較大,所以才讓大家有了這種錯覺。

4

大叔:你的「衝突」理論,我很早就看到了,能否說說在「馬蜂窩」和「知乎」兩個案例中的運用?

葉茂中:簡單來說,馬蜂窩通過「旅遊之前,先上馬蜂窩」這一戰略訴求,給消費者製造了「旅遊之前,為什麼要先上馬蜂窩?」的心理衝突,給消費者預留下了一個懸念,那麼等到他們有旅遊需求的時候,就會在這個沒解決的衝突的驅使下,先下載一個馬蜂窩看看。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在強敵林立的旅遊市場中,佔據流量入口,不管對手訴求什麼,用戶都會先來馬蜂窩瞅一眼。

知乎這個項目中,從小知乎到大知乎的戰略轉移——我們洞察到了互聯網用戶「需要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但大多數平臺信息良萎不齊」的潛在衝突,通過「你知道嗎」、「你真的知道嗎?」、「你確定你知道嗎?」、「你真的確定你知道嗎?」四連問的衝突訴求來激活並放大消費者衝突,進而為知乎制定了「有問題,上知乎」的全新戰略,以此推動知乎成為互聯網高質量信息內容平臺的代名詞。

5

大叔:還有人分析,說現在網上罵的人,都不是目標用戶,所以沒關係,您怎麼看?

葉茂中:其實吐槽我們廣告的人裡面,一定包含有我們的用戶,或者潛在用戶。我們當然不希望被人討厭,但在世界盃傳播的節點上,我們要理清傳播的首要衝突和次要衝突。

如果第一要務是讓更多的人,更快的知道「我是誰,我能幹嘛?」那我們還是要解決首要衝突;消費者不愛廣告,過去是,現在也是,世界盃尤其是;所以,在製造了消費者觀看比賽的衝突後,廣告的訴求,必須解決消費者的核心衝突,讓他們在討厭你的時候,也能記住你能幹嘛?在卸載你之後,某一天他們的衝突爆發的時候,依舊會想起你!

我們珍惜每一個用戶的價值,只是在世界盃的黃金時期,面對傳播的衝突,我們有所取捨! 但我們相信客戶的產品力,和他們解決消費者衝突的能力,支撐品牌美譽度的關鍵還是產品力,產品解決消費者衝突的能力越強,消費者對品牌的美譽度和粘度就越高。反之,產品不好,廣告做的越感人,越美好,對品牌反而是一種透支,不是嗎?

6

大叔:對目前的網路一些聲音,品牌主給你的反饋是什麼?

葉茂中:知乎、馬蜂窩的總裁以及投資人徐新對投放結果都非常滿意。從百度指數和下載量等數據以及網上爭議四起的現象看,我們已經在世界盃這個流量池內砸出了巨大的水花。

7

大叔:用戶口碑對任何品牌來說,在現如今,都是珍貴的,引起討論甚至爭議也是品牌想要的,聲譽和聲量之間,怎麼平衡?

葉茂中:聲譽和聲量之間其實並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聲譽好壞主要看產品是否真的解決了消費者衝突,而聲量大小是看你廣告投放的多少。

一個品牌的崛起必然離不開這兩個因素,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在什麼時候該做聲譽,什麼時候該做聲量。很顯然知乎和馬蜂窩在產品的打造上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在小眾人羣裏也積累了很好的口碑。下一步要做的,其實就是由小眾走向大眾,這既是互聯網賦予大多數APP的使命,也是應對競爭升級的一個必然選擇。

8

大叔:過去幾年的大賽,好像沒有如此廣泛地對中插廣告的討論,您怎麼看這次這種現象?會不會有一個底層邏輯是因為正好這三個風格一致,且被放在一起,再加上偽球迷太多,大家沒辦法聊太多的球,只能撲向了吐槽廣告呢?

葉茂中:其實每年世界盃期間都有洗腦廣告,消費者也都會有情緒,只不過在互聯網沒有常態化之前,是缺乏爆發的渠道的,而如今消費者可以在很多平臺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再加上這次世界盃在俄羅斯舉行,比賽開始的時間非常友好,因此關注世界盃、看廣告的人數也多了不少,吐槽的聲量自然也就大了起來。

9

大叔:我算是專註研究公關的,不懂廣告,而您是廣告界的大咖,操盤了很多案例,您現在怎麼看廣告、公關、營銷與品牌這四層關係?您認為一個好的廣告的標準是什麼?

葉茂中:這幾個都是行業的一些分類,各有分工。

在我看來,品牌是一個結果,是通過長時間的營銷工作做出來的,廣告也好,渠道建設也好,是最終建設出來的一個結果。營銷是一個體系,廣告也好,公關也好,都在營銷的體系之下。

至於什麼是好廣告,關鍵在於核心訴求是否解決了消費者的核心衝突。衝突的營銷思維就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先找到消費者的衝突,將企業的解決方案打造成消費者衝突的解決方案,廣告只是激活衝突並傳播解決方案的手段之一。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