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這個人的了解來自魯迅小說《葯》裡面的注釋,只知道他被革命黨人槍殺,刺客的肝臟被他的衛隊炒吃。

在此談談對革命黨人的暗殺行為的看法。

他們對暗殺對象是有選擇性的。

選擇的標準是什麼呢?

第一個標準是:滿清官員和貴族王爺。

第二個標準說出來大家會覺得驚訝,那就是:廉潔,公正,敬業。

對於那些貪官,昏官,蠢官,他們則會手下留情,不動他們一根汗毛!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有?

因為革命黨人的目標是推翻滿清王朝,而朝廷的好官清官開明的官可能會使得王朝慢慢的向好的方向發展,那樣一來要推翻就會很困難了。

而貪官昏官蠢官對於任何政府來說都是一大禍害,回顧歷史不難發現,不少朝代就是終結於官僚的徹底腐敗。

所以,如果要結束一個王朝的統治,就要盡量減少好官的比例,提升壞官的比例。

這就是革命黨人不殺貪官的原因。

這個叫恩銘的人我不知道是不是好官,我就說說汪精衛企圖暗殺的那個親王吧。

作為刺客的汪精衛本來應該處以極刑,但是該親王認為,這個年輕人要殺他並非出於私利,而是為了國家的未來,所以他決定饒他一命。

不僅不殺汪精衛,親王還親自到牢里看望他,和他交流政見觀點。

就是這麼一個很開明的,很有包容心的上層人士,被汪精衛孫中山他們鎖定為刺殺活動的獵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