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4月12日報道,近日日本方面公佈,此前墜毀的F-35戰鬥機的機體殘骸和發動機已經墜入了均深1500米的深海溝內。對於如此深度的海溝,美國和日本目前無法實施有效的打撈。

除了專業設備空缺之外,美國媒體目前擔心的是,雖然美日兩國已經封鎖了相關海域,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隨着海洋洋流的影響,F-35戰機殘骸終究會飄往別處,屆時他國如果組織專業艦隊和設備打撈的話,得到目前美國及其盟友未來最先進的戰機將不是難事。一旦得到殘骸並加以解析,通過數字化建模還原F-35戰鬥機的氣動佈局設計和相關敏感組建,例如發動機的構造,那麼他國便能在短時間內實現航空工業的騰飛。

除此之外,此次F-35墜機事故更加能夠看出美日在這方面準備不足的弊端。據瞭解,在F-35戰機消失在日本空管陸基指揮站的雷達屏幕之後,日本航空自衛隊官方有過一大段時間的空白。在這之間,他們反覆猜想的是這架戰機是否是因爲飛行員正在做什麼機動動作致使地面雷達站無法跟蹤進而丟失,亦或者是雷達的原因沒有發現?在這種種的猜想下,塔臺多次向F-35戰機呼叫。但是,始終不見陸基機場起飛軍機前去確認情況。

本來,如果航空自衛隊能夠跟上飛行員試飛進度的話,那麼這起事故的處理將會簡單很多。以中方爲例,當初殲20戰機首飛時,一架殲10B戰機伴隨訓練,始終不會離開殲20。若殲20在試飛途中出現任何事故而無法和地面基站聯繫的情況下,殲10B戰機則可以擔負這一角色,及時上報情況。很可惜的是,這些專業且最爲基本的常識,在日本航空自衛隊里根本沒有得到任何體現。而且,伴隨着墜機疑雲,日本國內也開始盛起各種陰謀論,筆鋒直指日本政府,更有甚至直接認爲是日本長官部有意迫害飛行員而故意忽視了飛行員的求救。

不過,現在事情已經發生,追究過去的錯誤已經沒有任何的作用,現在要看的就是美日兩國的態度。如果美日兩國政府願意拉下臉找第三國採購相關的打撈設備,那麼不用多久這架F-35戰機殘骸乃至飛行員的遺體都能被打撈上岸。如果拉不下臉執意繼續封鎖相關海域的話,也不是長久之計。畢竟,國際公海海域不是美日兩家說了算的,任何國家都有權經過或者作業,這是美國人自己說的。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