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賽就是一面鏡子,不能看幾場發揮好或者不好來判斷隊員能力。

目前看李進攻還不錯,並不是很好,在國內感覺還不錯,那是聯賽水平不高,副攻攔網普遍水平不高,這幾年確副攻了,要知道以前缺的可是主攻。

進攻點很低,一傳防守還有更大提升空間。進攻手段不是很豐富,面對高攔網很吃力,好在很年輕,有很大發展空間。同時要動腦子打球,很多技術作用並不流暢,大

斜線發力這個不錯。

姚笛。曾經的看好的苗子,目前真的沒看好,沒有那種大姐大的號召力,感覺傳完球就沒事一樣。不是那種很靈活的類型,在天津隊有魏秋月在的時候都沒能進步,現在看過客吧。

雖然吐槽了這些,不過引援後,還是看好天津聯賽奪冠。


前段時間津吹有題,說;"姚、李是今年世界盃最佳傳攻組合",今津人續吹,將姚、李分別說成;"國內第一二傳,第一主攻",這種提問意思很明顯,但的確很幼稚,很無聊,也很低下。

一,什麼是國內?提問者有意模糊"國內"的概念,把國內與聯賽混為一談,沒有界定,放大拔高,不是無知,就是刻意。

二,什麼是國內第一二傳,第一主攻?提問者自定兩人,隨口一說,悟空問答一推,就成第一了?試問:有什麼依據,參照了什麼標準?權威機構有發布還是有宣布?誰承認和認同了?完全是混淆視聽,臆造第一,嘩眾取寵,博人眼球,自欺欺人嘛!

三,聯賽未完,結果未出,最佳陣容,最佳單項未評,何來第一?就算評選出姚、李是聯賽最佳二傳,最佳主攻,那也是指聯賽,與國內有關係嗎?與國內第一有關係嗎?刻意混淆國內與聯賽,第一與最佳的概念有意思嗎?國內第一必沒有二人的存在,國內必有朱婷的存在,國內第一也非朱婷莫屬!

四,作為排管和排協及權威機構,在賽事結束的評選中,只評有單項最佳,而從沒有評選什麼賽事單項"第一",有聽說過誰誰誰被評選為國內乃至世界第一二傳,第一主攻的嗎?從來沒有!

實力不夠,吹有何用!即便要捧,也要有捧的真材實料,有捧的戰績,有嗎?造勢也要有範圍,總不能不顧一切,把未知當有知,把聯賽說成國內說成國際吧?

自己意淫可以,但不要騷擾別人,更不要把自己的荒誕無稽強加於人!


對一個球員的實力認可,有多種表述,如:聯賽單項最佳、比賽單場最佳、聯賽或某輪比賽最佳陣容、單項數據排名、綜合數據排名等。但各個位置(如主攻、二傳等)的國內排名,排協官方歷史上從來沒有給出過。都是坊間各家自己的說法。排協從來沒有給出過郎平是某某年中國女排第幾主攻手的定義。

我認為,如果一定要給國內女排球員在各個位置上評出個一二三,那就只能以她們在國家隊的地位為依據了,而且還是動態而非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很簡單,以上各種稱謂,都不能成為各個位置國內排名第幾的依據,最多是參考。舉例:

1// 17年,王辰玥是聯賽最佳副攻,攔網數據排名第一,你說當年她在國內副攻中排名第幾?

2// 如今,李盈瑩進攻得分排名第一,張常寧綜合數據排名第一,你說她們應該在國內主攻中排名第幾?

3// 王夢潔、林莉在聯賽中很多數據並不靠前,但她們是國家隊不同比賽的主力自由人,你說她們應該在國內自由人中排名第幾?

在不同隊伍、不同時期、不同賽事上取得的成績,與相同位置國內排名第幾,不是一個概念。只有在國家隊,最能反映一個球員在國內排壇的地位。

聯賽排名靠前,國家隊排列靠後;或聯賽排名靠後,國家隊排列靠前,這都是不奇怪的事。

不要對教練組的選擇,進行什麼偏袒、私心、成見、瞎眼之類的抱怨。在俱樂部你是絕對主力,到國家隊你是次主力甚至替補,兩邊的教練都是為了勝利?。我相信,張常寧不會抱怨,李盈瑩也不會。

排名第幾重要嗎?重要的是你能為俱樂部、國家隊做多少貢獻!你的基本功越紮實,為中國女排的發展貢獻越大,你在中國排壇和球迷心中的地位就越高。功夫不負有心人,天生我才必有用!至於排名第幾,何必糾結,隨它去吧!????????


以上賽季技術統計和球隊成績看,李盈瑩、姚迪分別是國內第一主攻和第一二傳這個稱號當之無愧,這不是所謂的 「津吹」 吹出來的,而是中國排協專家們根據章程評選出來的結果,李盈瑩十八歲即榮膺聯賽MVP,姚迪榮膺最佳二傳手實至名歸。

本賽季李盈瑩進攻能力有增無減,在多場比賽放棄進攻甚至不上場的情況下,目前仍以413分列得分榜榜首,二傳榜姚迪依然C位,反應到球隊成績上,天津女排八強賽以14戰11勝3負積32分,超出第二名北京隊4個積分的較大優勢名列第一位置,其中最後一場客戰山東,天津上的全部是替補球員,否則天津的積分優勢還會更大。天津之所以在前半程聯賽中與各隊相比有較大優勢,與球隊中有李盈瑩這個強攻點密不可分。有了李盈瑩,難打的調整球往往都能扣球得分,有了李盈瑩,許多決定勝負的關鍵球大多都能被天津這邊拿下來,有了李盈瑩牽制,其他點位的進攻往往也容易打開,不會輕易卡輪,球隊的各種戰術攻組織也顯得非常流暢。反過來說,李盈瑩進攻的高效率也離不開全隊的配合和努力,而二傳的作用尤為重要,傳的舒服到位,扣起來便得心應手,許多不到位球,在姚迪的調整下也能很準確的傳給李盈瑩,比如八強賽第13輪,天津對上海有一個球,正是姚迪在已經倒地的情況下,用半躺半坐的姿式把這個球傳球到位,李盈瑩球到手到,攻球過網,上海忙亂中扣球出界,天津女排3-2逆轉取得這場比賽的勝利。

首先要確定問題問的是在國內賽場上。因為情況不同還真是答案不同,在巴塞的梅西和在阿根廷的梅西也是不一樣的,在俱樂部的C羅與在國家隊的C羅成績也是相差很多的。克洛澤、格策等人在國家隊很厲害,回到聯賽都不太好。

在國內女排賽場上,李盈瑩是第一主攻是完全貨真價實的。首先作為一個主攻手,她的主業就是進攻得分,一般作為優秀球員進行比較的時候,都是先比主業數據。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在世界盃上評選金靴獎,首先就是比直接進球數。一個球員進8球,零助攻,另一個球員進7球20助攻,對不起還是8球是最佳射手,穿走金靴。如果進球相同,才會比較助攻數,如果助攻數量也相同,則比較出場次數,也就是效率高的勝出。因此主業數據佔優的必定是最佳,副業再出色也只能閉嘴認命。除了世界盃,任何球類的評選的都是如此,乒乓球獲勝者也是得分多的獲勝,真心不看你多削了幾個弧線。當然了我國排球界,確切的說是女排是個例外,主攻好壞喜歡用一傳數量來衡量。得不得分不重要,一定要接一傳。排協多希望王夢潔和林莉改打主攻啊,那樣評選最佳主攻手就沒李盈瑩等人啥事了。

作為大主攻,我國聯賽的單場和聯賽總分紀錄都是李盈瑩的,今年必定會蟬聯得分王,還有什麼可爭議的呢?在聯賽中,天津女排的打法就是主攻不接一傳,憑什麼要用一傳限定李盈瑩呢?當然了要是在國家隊這樣限定也可以,畢竟國家隊的戰術是這樣要求的,但是在聯賽中天津女排的戰術不這樣要求,在這樣限定可就是毫無理由了?

姚迪是不是聯賽最佳二傳手?在國家隊里他是丁霞的替補,這還真不敢說她是最佳。然而在聯賽,姚迪是真的表現出色,從統計數據上看,作為聯賽最佳二傳真是實至名歸。今年三次隔網相對丁霞,姚迪是完勝,而且是碾壓式的完勝。不服的請解釋,為啥遼寧連一局都勝不了?可別說其她人不行啊,顏妮可是神一樣的存在,世界最佳副攻。

姚迪在聯賽中最大的對手是刁琳宇,刁琳宇的實力相當出色,就筆者個人的看法,刁琳宇和姚迪特點不同水平相當,完全看不出誰更好一些。但是因為球隊成績,說姚迪是聯賽最好的二傳沒毛病。


謝邀。明知道她倆前面有朱婷,有丁霞,還拿出來討論,這就是挑事。很不明白,將李盈瑩、姚迪或者別的女排運動員拿出來評頭論足一番,意義何在?

每個人對排球的理解不一樣,能被運動員打動的點不一樣,她的某個舉動剛好觸動了你,那麼你就支持她好了,完全可以把她當成你心目中的第一,這跟別人怎麼看無關。

李盈瑩和姚迪在國家隊獲得的機會比同齡人要多很多,有表現好的,有表現不好的,狀態起伏很大,這也是她倆還成不了主力的主因之一。

再說了,是不是第一又如何,發揮出她們全部的能量就應當獲得掌聲。


如果說,李盈瑩是國內第一扣球手,那朱婷放在何位?除非她加入了土爾其藉。論技術,論聲望,李盈瑩遠遠落後於朱婷。李盈瑩敢參加外國隊嗎?外國隊有要她的嗎?至於姚笛,她幾進幾齣國家隊,說明她可有可無,與丁霞相比差距還不小。所以,天津隊的兩位都不是第一,進入三甲,還說得過去。


排超元年姚迪和李盈瑩率領天津女排奪得冠軍,李盈瑩奪得最佳運動員獎,姚迪獲得最佳二傳獎,足以證明二人是優秀的運動員,天津女排也是優秀的團隊。這是事實,有眼的人都看的見。至於有人抬出郎平在新聞媒體的發言。對李盈瑩的指責和批評是否適度,全國的排球專業人士自有論斷,當時國家女排輸球,郎平是輸急眼了,造成情緒激動,大腦缺氧後說出了不該說的話,把輸球的責任讓一個十幾歲初進國家隊的小姑娘背鍋。郎平在美國耽了這麼多年,沒把美國人實事求是的作風學來,反爾把特郎普的甩鍋的臭毛病學到手了。


我認為現階段說這個第一那個第二沒有什麼意義,進入四強賽以後各隊引援都要尋求最好的組合。我肯定李贏瑩和姚迪是最好的搭配組合,世錦賽姚笛能夠入選國家隊最根本因素就是考慮如何發揮李贏瑩的奇兵作用!當時張常寧因傷病後期回歸國家隊,如果選擇刁琳宇替補二傳不見得能夠發揮李贏瑩的奇兵作用。通過此次超級聯賽將會更加鞏固李贏瑩與姚迪搭配組合的地位,今年世界盃和東京奧運會只要繼續發揮李贏瑩的奇兵作用,姚迪肯定繼續入選國家隊。到三月份超級聯賽結束時,國內第一主攻和第一二傳就會有最佳的印證!


我認為當然是的。

首先李盈盈的扣球勢大力沉,常令對手防不勝防。不打死對方,勢必造成對方瘋狂扣你。所以說單只防守絕對防不住的。李盈盈的進攻有如最精湛的利器,無堅不摧,當之無愧排在第一位。

姚笛二傳說是第二,無人能稱第一,放眼世界也名列前茅。與之比肩者甚少。傳球傳的真是神鬼莫測,鬼神皆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