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讀君來回答這個問題。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

想摘桃子的人太多,克倫威爾只允許跟自己利益一致的人來摘桃子。

十七世紀中期,英國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拐點。名義上英國仍然是封建的君主專制,但國家經濟已經資本化,經濟命脈由:農業新貴族、開小作坊的小企業家、干海外貿易的商人,以及向政府和私人放貸的大土豪一同控制。這些人為了獲得跟經濟地位相同的政治地位,積極往國會內滲透。

於是國會跟國王查理一世的矛盾很大。查理一世表示,不管是誰,不管幹什麼行業,都得從國王這裡買專利權。1640年,蘇格蘭人民起義,為了籌措軍費,查理一世召開國會。

查理一世:我要加稅,打蘇格蘭。

國會:憑什麼加稅?

查理一世:憑我是國王!

國會:好,我宣布,從今往後,國王沒有任何專賣權,而且沒有經過我的同意,不準擅自徵稅。

查理一世:你敢!我要討伐你!

1642年8月,國王宣布「討伐國會」,英國內戰爆發。這個時候克倫威爾登場了,他帶領60名自耕農組成的騎兵團加入了國會軍。

1644年7,在馬斯頓荒原戰役中,克倫威爾率領「鐵騎軍」戰勝王軍,第二年,國會讓他改組了軍隊,建立了一支由自耕農為主,包括手藝人、學徒和幫工在內的新模範軍。

1648年,新模範軍徹底擊敗王軍,國會贏得了戰爭,然後他們砍了查理一世的頭。自此之後,克倫威爾控制了英國。

贏了戰爭,很多底層平民的生活並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困窘。當初一塊打國王,說好贏了之後分金銀,沒想到克倫威爾翻臉不認人,禁止農民開荒地,宣布土地都是國會裡大老爺的財產,誰敢動就干誰。

1649年,各種不服克倫威爾的勢力跳了出來,要求平權和自由。克倫威爾一概不理會,直接派兵彈壓,他還親征愛爾蘭,殘酷鎮壓了愛爾蘭民族起義。

1658年,作為一個政治「夜壺」,克倫威爾盛滿了,再沒有作用了。幫國會的老爺們扛了一輩子雷,克倫威爾在罵聲不絕中去世。

關注廁讀大歷史,每天分享歷史知識,品味歷史智慧。

(1)資產階級剛剛推翻封建王朝的統治,封建勢力不甘心失敗,時刻準備復辟,資本主義與封建勢力之間的鬥爭仍然激烈。(2)為了維護資產階級革命的既得成果,只有建立強有力的政權才能穩定政局。這些知識點在101教育ppt里都有詳細分析與說明,對於知識點的鞏固有較大的幫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