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溝通,才會顯現出來道德問題,比如公交車讓座位吧,一位70歲老奶奶上來後,自覺性強的年輕人可能會讓座,但是人家也是掏錢坐的,沒必要讓也無所謂,而有些老年人就仗自己一把年紀,就會試圖溝通,給讓個座,如果年輕人不讓,那麼就會顯現出道德問題來了,就會說現在年輕人沒一點素質,不尊老愛幼,道德綁架,是最可怕吧,道德與溝通在我看來,不僅不是天敵,還是一對狐朋狗友


謝邀

國際慣例,先丟結論,道德會影響表達,但絕不能單單的看作阻礙!

首先來看,道德為什麼會影響表達呢,因為道德觀念,會讓人形成一種思維慣性,以及一種界定標準

簡單理解,比如:百善孝為先、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尊老愛幼,這些都屬於我們的文化賦予國人的道德觀,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道德觀,到底是對是錯呢?

1、百善孝為先

善和孝,本來就是相對的概念,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種答案

2、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請參考西方文化影響下的家庭觀念

3、尊老愛幼

最想吐槽的是這個,我們的文化既道德觀告訴我們要尊老愛幼,但是現在層出不窮的熊孩子系列,壞人老了系列,一次次的提醒我們,其實我們應該尊重的是行為,而不是身份!

所以,題主你所想表達的,本來就矛盾,道德本來就是被社會統治階層所強加的,是相對概念,而你所想的真心話,也是一個相對概念,也許別人的真心話,不是你的真心話的時候怎麼辦?總不能強加於別人吧

當然,也有可能是正面的影響,比如某大地震,因為道德的慣性影響,大家捐錢捐物,並且還在捐錢捐物的同時增加了神聖感,然而並不排除有的人在捐錢的時候,心裡吐槽一句「關我屁事」。

以上只是個人看法,歡迎理性討論,無腦噴就滾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