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入華,對國內金融市場影響肯定是積極正面的,評級機構主要作用是,對經濟體或企業評估分析及信用報告。

主要能為國家,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提供投資評估報告。

需要融資的優質企業提供,高信用評級報告,就可以在國內外髮型債券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也為具有違約風險的不良企業出具垃圾評級,給投資者提示風險。


三大國際級評級機構標普、穆迪和惠譽入華意味國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一步提升,畢竟這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主要服務對象是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股票評級、債券發行評級。

對於國內的金融市場而言,首先,相對於國內券商和會計事務所的的評級、相關工作,三大國際級評級機構標普、穆迪和惠譽在華工作的開展,一方面將搶佔部分市場份額,同時另一方面也將為國內類似機構提供更專業的借鑒,起到鯰魚效應,刺激國內券商、會計事務所業務往更專業化、更謹慎和理性化的方向發展。

其次,對於投資者來說,將對企業的股票和債券有更全面和理性的評級參考,更好地作出投資判斷。對於企業而言,將面臨更多的專業化評級機構的監測,好的、壞的都將被進一步放大化,弄虛作假、隱藏風險被發現踢爆的概率將更高,整體而言有利於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但是,標普、惠譽此前已經宣佈將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一套評級標準和方法,這種區別於國際評級標準和方法的特色評判,恐怕讓其評級的參考價值大打折扣。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