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

一張「點卡」,讓你學會表揚孩子!

○作者:王洪梅

十一期間,朋友讀研究生的兒子放假回家,母子倆騎著街頭的綠色自行車去環城「旅行」。一路上,朋友給兒子講了很多關於做人、愛情、就業等孩子關心的或者即將面臨的問題,讓孩子受益匪淺。朋友在和我提及這段經歷時,自豪之情溢於言表。最後朋友鄭重其事地告訴我:「玉樹臨風的兒子是母親培養出來的!」

那一刻,我突然有所領悟,原來母親不單是孩子衣食住行的保姆,更應是孩子精神的導師,引領著孩子走一條光明大道。

縱觀古今,為子擇鄰的孟母,為子刺字的岳母,為國育兒的張麗鈞,她們無不向我們傳達一個樸素的道理:母親,就是獨立於大海的燈塔,指引孩子前進的方向。

反觀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和那些優秀的母親相比,就相形見絀了。當孩子遇到問題,我不是簡單粗暴地大喊大叫,就是給孩子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很少對孩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很少與孩子共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批評很快,表揚很慢的做法,不但沒有讓孩子更優秀,反而覺得孩子就像提線木偶一樣,缺乏獨立意識,學習生活缺少進取心。

1.面對孩子的「罪狀」,我該怎麼辦?

那日放學後,老師向我曆數孩子上課精力不集中、做作業磨蹭等種種毛病,同學們向我一一舉報孩子上課疊手工、愣神等不良表現,本想大發雷霆的我,看著孩子站在一旁低著頭、垂著肩,可憐兮兮的模樣,心驀地軟了下來。此刻孩子的內心該是多麼無助啊,我再劈頭蓋臉地斥責他,他的自尊將按放到哪裡?我站在那裡百感交集,手足無措。老師和同學們離開後,我蹲下身子,真城地看著孩子,誠懇而堅定f 對他說:「兒子,無論老師同學如何評價你,媽媽都和你站在一起;無論你遇到什麼難題,媽媽都和你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兒子抬起頭,黯淡的眸子一亮,眼中閃過那種「重獲新生」的光芒。我緊張的心情才稍稍平復了一些。

2.一封信打開孩子的心扉。

我第一次開始認真思考孩子的教育問題,伴隨孩子度過了11年後,我才意識到要保護孩子那顆敏感脆弱的自尊心,要幫助他從各種負面角色中解放出來,重新看待自己。我坐在桌前認真地給孩子寫了一封信,反思自己的錯誤教育方式,向孩子誠懇地道歉,並且希望他能做一個自己管理自己的男子漢……當孩子讀完信後,撲進我的懷裡哭了很久,我那顆堅硬的心伴隨孩子的眼淚一點點變得柔軟了。讓我欣慰的是,孩子壓抑已久的負面情緒終於得到了釋放,我知道我在育子的路上又向前邁了一步。

3.為孩子「點贊」,具體描述優點。

時下,網路上正流行為他人「點贊」,我也為別人點了無數次贊,我為什麼吝嗇於為孩子「點贊」呢?孩子身上並不是缺少優點,而是急功近利的家長缺乏了發現的眼睛。慢慢地,我開始細心觀察孩子的點滴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我都把它挖掘出來,寫在製作好的卡片上。

「今天,一個小男孩在寫作業前與媽媽立下『軍令狀』,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他果然做到了。這就叫做說到做到,是誠信的表現!」

「晚上放學後,你雖然不喜歡那個淘氣的小弟弟,但是你仍然哄他玩,逗他開心。這就叫做友善!」

「早晨起來,你自己主動穿好衣服,沒用媽媽督促自己整理書包。這就叫做自己管理自己!」

接連幾天,孩子都收到了寫著類似內容的各式卡片,孩子收到卡片後,看完隨意放在書桌上,我心裡有些泄氣,以為孩子對這些卡片「不感冒」呢,我就暫時停止了發放。

孩子有一天十分不解地問我:「媽媽,這幾天你怎麼不送給我卡片了呢?」

「你很希望收到卡片,是嗎?」我趁勢問他。

「嗯,自從你給我發卡片後,我才知道自己原來有那麼多的優點,不如我們給卡片起個名字,就叫它『點卡』吧。」

「哦,主意不錯,有了『點卡』,你自信,我開心,全家幸福,不如我們叫它『幸福點卡』,你看怎麼樣?」兒子聽後拍手叫好,我們母子第一次在同一件事上,雙方都能欣然同意達成共識。

4.「幸福點卡」帶來親子關係的改變。

從此以後,幸福點卡成了我和孩子主要的交流方式,內容從生活到學習再到做事、做人,只要有閃光點,我都一一寫出來,並且把這些優秀的表現總結成一個詞語來激勵他。得到幸福點卡後的孩子更願意努力和我合作,這讓我非常喫驚。以前認為,讓孩子進步,就需要指出他的錯誤。但現在,我覺得告訴孩子他做對的地方,他就會想辦法提高自己。當然,也並非一味地讚賞,過度的賞識也會讓孩子自信過度變成自負,在一些事情上我也會告訴他我的底線,並且發給他一張「批卡」。

漸漸的,我發現孩子做事情積極主動了,寫作業的效率提高了,質量提升了,臉上也有了笑容。書法有了長足的進步,班級佈置書法任務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完成;期中考試各科成績都有所提高,正向著理想中的目標穩步前進;更值得欣慰的是,他在家裡說話聲音小了,發脾氣的時候少了。因為少了我的督促聲,幸福點卡代替了我的喊叫,我們的親子關係愈發融洽了,我也對育子更有了信心。我們母子正努力「挑戰微笑21天」,雖然開始很難做到,但是也在互相監督,提醒對方嘴角上揚學會微笑。

5.家長非生而知之,乃是學而知之。

其實,很多時候,問題孩子的背後是有問題的家長。家長要好好學習,提升自己的育兒指導能力,學習的根本在我們家長自己身上。而孩子是上天派來的老師,是來修鍊我們的,他們不斷地給我們製造「麻煩」,實際上是側面地讓我們成長自己。《大學》中有一句話:「未有學養子而嫁者也。」不是學會了養孩子,才會去結婚生子,而是有了孩子我們纔想各種辦法養孩子,在幫助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是真正解決了自己的問題。當我們家長解決了自己的問題後,請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需要我們用愛心耐心去用心雕琢;也請相信,每個孩子都渴望鮮花和掌聲,渴望來自師長等他人的認同。我希望,我自己能把幸福點卡堅持到底,讓幸福點卡伴隨孩子成長,讓愛永駐我家,永駐千萬家。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