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們收治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中文名稱都不敢寫,只能寫英文—AIDS”。

——吳昊教授

作爲我國最早收治艾滋病人的醫療單位之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以下簡稱佑安醫院)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治療、護理及關懷工作領域的探索和研究始終處在前沿。佑安醫院愛心家園(以下簡稱佑安愛心家園)於1998年發起成立,是國內最早成立的防艾組織。

佑安愛心家園作爲佑安醫院的品牌之一,因其用愛心和溫情融洽醫患關係,變被動就醫爲主動幹預,把治療、健康教育、行爲幹預有機結合,探索出了一套極具特色的醫療服務新模式,現已成爲北京乃至全國的模範樣板。

那麼它發展壯大的基因是什麼?吳昊教授作爲佑安醫院感染中心的領頭羊,又有怎樣的管理理念?他對“終結艾滋病”有怎樣的認識與企盼?

帶着諸多的好奇與疑問,我們對吳昊教授進行了專訪。

消除艾滋歧視

佑安醫院一直在行動

“艾滋病位居三大公共衛生問題之首,是名副其實的21世紀瘟疫。”談及愛心家園成立的初衷,吳昊教授首先分析了一組數據."目前來說,在全球範圍內每年新增感染接近200萬人,有100萬人死亡。換句話說,就是每天有成千上萬人感染,每天有成千上萬人死亡”

不論是在愛心家園剛剛成立的1998年,還是醫療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艾滋病仍然身陷“污名”困局。長期以來,感染者羣體都在社會的角落,被歧視的陰霾籠罩。

“當時,我們收治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中文名稱都不敢寫,只能寫英文—AIDS。雖已時過多年,但吳昊教授對首例艾滋病患者仍記憶猶新。吳昊教授回憶道,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患者感染HIV後,家屬都避而遠之;去世後,火葬場都不敢火化。

“這種情況下,患者找到我們,我們該怎麼辦?”吳昊教授像是在問我們,又像是在問自己。1998年11月26日,北京佑安醫院醫護人員自發成立了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關愛機構——“佑安愛心家園”,目的就是讓HIV感染者回歸社會,讓社會接納這個羣體。據吳昊教授介紹,最初,愛心家園的建立與發展,得益於徐蓮芝教授、福燕護士長等一大批爲艾滋防治事業全心全意付出的醫務工作者。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佑安醫院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療的人數近9000人,主動關懷的HIV陰性者近4000人。給出這組數據的同時,吳昊教授對其治療效果進行了說明,“9000例HIV抗病毒治療者病毒抑制失敗0例,且艾滋病病毒載量都小於50 copies/ml。”

顯然,佑安醫院現在已經探索出了一套政府、醫院、志願者組織和疾控部門四位一體的艾滋病教育、預防、關懷和隨訪管理模式,此經驗已得到極大推廣。

梳理佑安醫院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有諸多重磅級的參觀者、訪問者和慰問者的身影,這些都是佑安醫院抗艾成果最有力的說明。例如:2004年12月1日前夕,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來到北京佑安醫院,看望正在這裏住院治療的艾滋病患者,慰問工作在艾滋病防治第一線的醫務人員和志願者。

胡錦濤總書記與艾滋病人握手,鼓勵患者戰勝病魔

(圖片來源:新華網)

李克強總理參觀佑安醫院

(圖片來源:國際在線)

在第27個艾滋病日(2014年)來臨前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佑安醫院看望艾滋病患者、防艾志願者和醫務人員,希望有更多“閃亮星星”繼續守望相助、照亮夜空,讓艾滋病患者前行的路不再孤獨。

2016年,(時)南非總統夫人託貝卡女士蒞臨佑安醫院,參觀了佑安愛心家園和感染中心,深入瞭解了佑安醫院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開展情況。她與志願者、艾滋病自助社會關愛組織互動交流,併到病房看望艾滋病患者,親切慰問了醫護人員。

用醫療制度保證醫療質量

用醫療質量換取患者信任

Q: 在日常協同作戰中,醫、護、患(包括艾滋易感人羣)三方彼此的信任關係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爲什麼很多患者聽到佑安醫院就會感到安心?

“確保醫療質量、減少醫療糾紛,我們通過愛心家園搭建起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的橋樑。吳昊教授介紹,有效的協作機制,以及醫務工作者較高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水平,是建立信任的關鍵和基礎。

感染中心目前是佑安醫院最大的臨牀科室,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收治病種最複雜、任務最重的感染性疾病診療和培訓教育基地。如今,感染中心在吳昊主任的帶領下,已經成爲全國領先的集科研、醫療、教學爲一體,具有國際疑難重症診治水平和應急救治能力的感染性疾病專科診療中心。

“平均每年收治患者中危重患比例近50%,但病死率僅不到0.1%。這樣的治療水平在全國首屈一指。吳昊教授介紹科室的團隊時,自豪之情溢於言表,“三級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會診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等,它們有力的保證了醫療質量。”

留人的三大法寶

感情、待遇、事業

Q: 人才是現代社會競爭與發展的重要生產力,對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來說,莫不如此。那麼吳昊教授具有怎樣的人才觀,留人的法寶又是什麼呢?

“感情、待遇、事業三者缺一不可。在經過了成立初期的艱難階段之後,吳昊教授希望把感染中心建立成爲佑安醫院最好的科室之一,給科室的每一位成員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最終成就團隊的一番事業。

除了人才引進、繼續教育外,研究生是吳昊教授培養人才最主要的方法,目前他招收了60多個研究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各自的優勢也很不同”吳昊教授坦言,對於管理,他最大的體會就是,只有劉備、諸葛亮、關公、張飛、趙子龍、馬超和黃忠都在,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組織。

作爲管理者,就要努力去發現每一個人的優點,通過學歷提升,職級晉升,出國深造等多種渠道,讓更多的人在更高層次的平臺上發揮自己的價值,獲得成就感。

終結艾滋病能否成爲現實?

人才的培養爲醫院和科室的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也爲人類實現“終結艾滋病”這一宏偉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一站式服務’內容會有不同,但最終的目標都是提高抗病毒治療療效和成功率。”吳昊教授對終結艾滋這一目標的實現充滿了信心。在他看來,一站式服務與國家“十三五”規劃一脈相承,而“十三五”規劃則很好的契合了WHO的三個90%的目標。

爲了實現到2030年終結艾滋病流行的目標,2014年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設定了“90-90-90”目標,即90%的HIV感染者被確診,90%確診的感染者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90%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感染者病毒得到抑制。

“在沒有疫苗,艾滋病還尚未被治癒的當下,如何控制艾滋病?”吳昊教授認爲,如果做到3個90%,每年新感染和死亡的艾滋病病例都會小於20萬,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效果也能說明艾滋病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現在國家重點專項和國內外的科技工作者,都致力於艾滋病疫苗的研發、功能性治癒的研究,有些方面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吳昊教授表示,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有艾滋疫苗的喜訊傳來。

爲了實現《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動計劃》總體目標,像吳昊教授一樣奮戰在抗艾一線的專家、學者和醫務人員,他們爲艾滋防治事業鞠躬盡瘁。雖然治癒艾滋病任重而道遠,但我們相信有了他們的付出,未來值得期待!

來源:醫聯APP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