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近日看到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水墨絲路》一書。作者馮一束曾是外交官,多年從事對俄羅斯和歐亞國傢的友好合作工作。書中他結合親身經歷,以新歐亞大陸橋為地理索引,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往為主線,闡述瞭“一帶一路”構想的文化依託,印證瞭“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形成的歷史必然。

歐亞國傢山水相連,古老的絲綢之路早已把各國連接在一起。作者以豐富的筆墨語言和創作激情表達瞭對歐亞地區國傢和人民的熱愛,把外交工作、語言學習和繪畫藝術三位一體結合,生動地展現瞭歐亞地區多樣文明和共贏的發展路徑。自東向西橫跨中原大地,在體驗中國國學精髓的同時,無處不折射出千百年來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和發展的印跡。

以水遊覽車行車紀錄器推薦大貨車行車紀錄器安裝墨思路描繪“上海精神”

上海合作組織從青島揚帆啟程,正在繪就發展壯大的新藍圖。各國間已經形成安全、經濟、人文和對外合作“四輪驅動”的全方位發展格局。在廣袤的歐亞大陸上正在不斷湧現更多“民心相通”的動人故事,它需要中外朋友共同來講述。《水墨絲路》是一本友誼之作,俄羅斯著名漢學傢、曾經的外交官擔任譯者,以漢俄對照的形式呈現給中外讀者,堪稱“天作之合”。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希望正在從事或將要投入中外跨文化交流事業的青年一代,承載起以世界的語言講好中國故事,以豐富的民族文化符號講述多樣的文明,構建共同的和諧傢園的重任。

《光明日報》( 2018年08月01日?16版)

作者:陳元(中國俄羅斯友好協會會長)

中國同中亞國傢建交幾十年來,國傢關系不斷邁上新臺階,各領域的合作全面展開。上世紀90年代“上海五國機制”在安全領域的合作開創瞭新的模式,為互利合作註入瞭持久動力,並為創建上海合作組織提供瞭條件。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的“上海精神”成為構建新型國與國關系的基石,上海合作組織成為新型國傢關系的典範。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來,各層級、各領域的合作機制日臻完善,形成利益交融、興衰相伴、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隨著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上合組織已經成為世界上涵蓋人口最多、覆蓋地域最廣、潛力巨大的綜合性區域組織。理性而認真地思考和領會絲綢之路的復興,不僅有助於我們對人類歷史與現實的理解,也將致力於共建美好的地球傢園,進而一道推動國際秩序向更加合理的方向演進。“共商、共建、共享”成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原則,“一帶一路”偉大構想應運而生。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帶一路”的先行區,“一帶一路”倡議正在積極與各國發展戰略對接。“上海精神”和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脈相承,是國際理論和實踐的創新,破解瞭世代難題。

《水墨絲路大卡車專用4錄行車紀錄器安裝》?馮一束?著/繪??新世界出版社

[責任編輯:孫滿桃]
C4EC29874083D255
相關文章